约翰达秘生平简介

约翰达秘是英国“普利茅斯运动”的发起领袖,他是一位低调的存在者。但却有许多人受到他的影响,包括我们中国的许多人。

达秘简介

约翰达秘是英国“普利茅斯运动”的发起领袖,他是一位低调的存在者。但却有许多人受到他的影响,包括我们中国的许多人。

出身

1800年11月18日,达秘约翰(John Nelson Darby)生于威斯敏斯德,他父亲的伦敦寓所内。他是幼子。当他才五岁的时候,母亲离世,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在这孩子的心里。他心中怀念先慈的情形,有时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来。在他五十岁之时,他写到他的母亲,这样说:“我想我时常注视先慈的遗容。在我幼稚之日,她如何照顾我,只有母亲才有这种照顾。我只能记得一个不完全的面貌,因为我早年就失去了她,但是她那双温柔的眼睛看着我,她以我为她心中的宝贝。她胜过我、得着了我,虽然当时我所知有限。在我不懂何为信任之前,她得着了我的信任。因此我学习了爱,因为我觉得自己是蒙爱的,我成了爱的对象,那爱也以服事我为喜乐。我一切所学习,而且珍藏在我心里,变成我人格一部分的,都与挂在我眼前的慈容攸戚相关。这就是我先母的素描。她虽然早已不在,我却能在心中回忆着她。”

早年教育

他早年的教育,受于威斯敏斯德学校,然而那些年日非常平淡,也无什么光荣的预兆。1815年全家迁居爱尔兰古堡,年轻的达秘首次足抵该地。他就进入杜百龄(Dublin)的三一学院攻读,那里的和谐空气立刻使他整个的人得着释放。他的进步非常惊人,十九岁就得着学位,而且名列前茅。加上三年专攻法律,于1822年他得着资格作爱尔兰律师公会的会员,可是他并未执行律师业务。就在于此,他未来的工作开始显明。

天召显明

达秘自18岁就关注了属灵的事,那是他的良心对于法律的工作非常不安,经过了极为挣扎的心里过程。

有一次,当他和开雷(William Kelly)谈到深切属灵的经历时,他说有七年之久他实在活在诗篇八十八篇中,他惟一的光线就在开首的一句话:“耶和华拯救我的神啊。”

这段心路历程记录的并非很详细,这与达秘的性格也有关系。但我们知道因为这七年,他被训练为一个准备被使用的人。在达秘的经历里,那一线的光辉,照亮了他七年的黑夜,最后引导他进入光天化日之下。他也准备好了,一生来服侍在上的那一位。他欢然的放弃了律师职位,最后在爱尔兰的一个教会执事团队中开始他的工作。

山区工作

达秘被派到威克诺州( County Wicklow)的山区,即客拉兰( Calary)教区作副牧师。那是一个大而散开的教区,他觉得和他非常相合。他安心的住在一所建在沼地上的农民屋内,全心执行各种牧师职务。因着他忠恳的履行职务,严格的执行教规,他很快就得着了贫寒百姓的欢心。他同情百姓的遭遇,体贴他们的软弱。他把礼拜堂的财产捐作开办学校和慈善事业之用。在他一年副牧师的任内,整个教区都得着他良好的影响。他不是一个雇工,也不是一个官吏,而是一个赤忠侍奉的人。几乎每晚他都在农民的家里教训他们,他的足迹走遍整个散漫的教区,难得有一夜他在十二时以前回到自己的茅庐。

直到有一次,他的坐骑受惊、旋转,把他剧烈的掷在一肩门板上,使他身体受到严重的损伤。这样他必须往杜百龄就医。在那里他逗留了一个时期,在长期休养时,关于国教和他自己牧师的地位问题。

思考国教

他说:

在我孤独之时,矛盾的思想加增;但是经过里面的熟思,圣经的话完全得着了优势。我一直承认这是他的话。仔细阅读使徒行传,给了我一幅原初教会的实际图画;使我深深觉得那里的情形和教会今日的实在光景大不相同,纵她仍旧是他所爱的。

由此,达秘开始与一班志同道合的同道开始以使徒行转所记录的教会的样子聚集。达秘也辞去了在国教中的职务,开始了他后面更影响后人的服侍。

服侍原则

  • 一、达秘是以圣经为服侍的根基,他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的研读,甚至自己还翻译了一本英文的新约。可以看出他极为看重圣经的地位。当有人以他的作品来说话时,说的不对时,他会公开承认“那是达秘错了”。
  • 二、在小事上常显出温柔。无论是对婴儿、对儿童、对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并没有多大的所谓的架子。

个人性情

达秘是一个不寻求朋友的人,在他的人生中,有屈指可数的朋友,但他并不寻求朋友。这种较为孤僻的性格可能与他早年是去母亲有极大的关系。但他虽然不寻求朋友,人却喜欢与他做朋友。主要是看到他的真诚、他的温柔、他的细腻。

但达秘的性格确实也很大的影响了他的服侍,所以在同时代的司布真对达秘的看法并不好,说达秘是有些狭隘的。达秘的狭隘主要还是在闭关弟兄会的事上,当然这是他们自己的理解,表示尊重。

文字工作

达秘也留下了许多文字的作品,包括那本他自己翻译的英文新约。还有一些注释书和诗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他留下来的一些歌本,是值得我们去看看唱唱的。他的确具有文字上的才华,也有语言的功底和学习能力。

有些人认为达秘是个教师,他专长于教会的呼召和性质。你说这是恢复也好,说它是革新亦可,它的影响的确是具有革命性的。那些诗歌表示他里面的单纯虔敬,似乎不应当出于他的手笔。但是达秘的一生充满了奇妙显著的矛盾。他一面有伯纳多(St.Bernard of Clairvaux)的柔仁忠诚,一面带着多明尼的沸腾热诚。他如同一个奥秘派的人,专心于诸天之上,同时又象一个宗教派的人,囊中常有法宝。他是一位机智的领袖,有时却有猛烈的冲动,使其他的弟兄感觉局促不安。他的一生犹如一幕景色,有高耸的山岩和岩穴,有青绿的草场和迂回的溪流,有汹涌的瀑布和平静的湖水;每一件都显在布景上,抓住人的视线。他被许多人所尊敬,也受到许多攻击。

人生终点

在1881年上半年,他在苏格兰邓地(Dundee)跌倒受伤极重。那次跌倒较比他当时所想象的还要严重,大大影响了他的心脏和肺部。有一段时期,他晚上不能躺下休息,只有坐在床上才能得些睡眠。1882年三月间,他被送到波尼摩(Bournemouth)一位朋友汉门(H.A.Hammend)的家里养病。将近二月之久,他弥留在本仁约翰(John Bunyan)所称之巴拉地(Beulah Land-即流奶与蜜之地)。

最后在四月二十九日,旁边守着的人知道时间已到,不久这位精兵要结束了他地上的日子。他已经在他的世代中服事了在上的那位,现今如同一个疲倦的旅客倒下安眠,和他所事奉的那位同在,等候那无云烟的早晨。

五月二日达秘的遗体葬在波尼摩墓地。送殡的约近千人。“寂静无声,只听见脚步的践踏,步伐整齐,几如军葬一般。”记念碑上刻着:约翰达秘,”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

1882年四月二十九日离世,享寿81,在世隐藏服事,在天同享福分。

约翰福音 4:39-42 | 强调主语

强调主语是为了强调后续动词与主语的亲近性。

一、介词短语的递进

(39) διὰ τὸν λόγον τῆς γυναικὸς μαρτυρούσης
(41) διὰ τὸν λόγον αὐτοῦ

这里的介词短语明确说明了苦女子所在的城市相信老师是有一个转变的过程。39 告诉我们该城的人是因为女子的话(λόγον)而相信的。城里的人很难相信一个女子愿意将自己的羞耻袒露,除非这个女子的心灵状态有很大的改变。

41 的介词短语告知我们,城里的人已经看到老师,而且老师也对他们说话(λόγον αὐτοῦ),虽然文本没有记录老师说话的内容。但这里显然的是,城里的人找到了女子心灵改变的原因:木匠老师。

从因为做见证的女子的话(διὰ τὸν λόγον τῆς γυναικὸς μαρτυρούσης),到因为他的话(διὰ τὸν λόγον αὐτοῦ)。不仅仅是认知的提升,也是生命感悟的提升。

二、主语强调与完成式的意义

所以到了 42,文本有一个解释,这里有两处细节值得摘录:

(42) τῇ τε γυναικὶ ἔλεγον ὅτι Οὐκέτι διὰ τὴν σὴν λαλιὰν πιστεύομεν· αὐτοὶ γὰρ ἀκηκόαμεν, καὶ οἴδαμεν ὅτι οὗτός ἐστιν ἀληθῶς ὁ σωτὴρ τοῦ κόσμου.

(一) αὐτοὶ(人称代词/主格/复数/阳性/第三人称),原意为“他们”,用在此处是要强调后文的动词(ἀκηκόαμενοἴδαμεν)的主语,这两个动词都是完成式的第一人称复数,主语是“我们”,就是城里的那些愿意相信老师的人。所以这个词我们不能翻译为“他们自己”,而是要翻译为第一人称复数的强调词:我们自己,汉语译为“我们亲自”是非常棒的翻译。这里文本想要表达的是(39)和(41)中的“相信”的递进关系,并且强调的是“亲自的经历”。因为老师之前和他们一起住了两天,这两天里他肯定和城里的百姓说了很多的话(λόγον αὐτοῦ),这就是这里的 αὐτοὶ 的来龙去脉的背景。

(二) ἀκηκόαμεν(完成式/已经听到) 和 οἴδαμεν(完成式/已经知道)。这两个动词的现在完成式是要强调“已经”。强调动作的完成,并且持续的发生效果。他们到底相信了什么?就是后文说的 οὗτός ἐστιν ἀληθῶς ὁ σωτὴρ τοῦ κόσμου(这真是世界的救主 或 这真是世人的救主),这就又和前面女子的问题相呼应,且现在可以肯定的说:这人就是基督。

约翰福音 4:27-37 | 虚拟语气的两个动作,作为永远的食物

老师在整个过程中,话题的切换可谓是天衣无缝。从女子要水,谈及活水,又谈到女子的心中苦水,然后苦水变甜,结果学生们不理解的拿来肉身食物,老师谈及心灵的食物,又是以苦女子的实际案例告诉他们什么叫举目,什么叫查看,要知道永恒里的食物是什么。最后还给他们打气打预防针,虽然你们是去收割,但是还是会遇到困难,遇到困苦,流泪流汗,但要知道你们到底是要什么。

约翰福音4:27-30主要记录了那苦女子的回应,从希腊文的角度,还是非常值得去思考的。

首先,27的文本给我们有看到当时木匠老师所做的事多么突破犹太人的传统认知。

27Καὶ ἐπὶ τούτῳ ἦλθαν οἱ μαθηταὶ αὐτοῦ,  καὶ  ἐθαύμαζον ὅτι μετὰ γυναικὸς ἐλάλει·  οὐδεὶς μέντοι εἶπεν·  Τί ζητεῖς;  ἢ τί λαλεῖς μετ’ αὐτῆς;

ἐθαύμαζον惊奇。徒弟们对回来后看到的场景感到惊奇,为什么呢?后面有记载。

μετὰ γυναικὸς ἐλάλει与一个女人说话。原来徒弟们惊奇的是老师和女人说话。

μέντοι但。虽然心中有很多的疑问,但是还是不敢去问老师具体的情况。

这段文本简单的记录了徒弟们那是的心里活动。最后文本诚实的记录了他们的困惑,有两个:

1. Τί ζητεῖς; — 你在找什么?徒弟们的第一个问题是老师一定在找什么东西,才和这个女子说话的。老师真的是在找,在找人。

2. τί λαλεῖς μετ’ αὐτῆς; — 你为什么和她在一起?徒弟们的第二个问题是即使老师你要找东西,也没必要和这个女子说那么多的话吧。你和她没有那么亲。但是老师却是和女子在一起。

所以,其实老师的谈话目的还不只是要苦女子能够得安慰,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抓紧机会教导跟着他的这些学生。因为在第四本福音书的这里,学生们已经跟着老师很多年了!但是好似心窍还是不开,爱心还是没有建立起来。

他们心中的两个疑问,恰恰真的是老师在整件事件中的两个行动。一是在找人,他找到了苦女子;二是和人在一起,他真的与苦女子在一起聊天。但老师寻找的,不仅仅是在一起聊天,更是在一起行走。

再者,聚光灯一转,焦点又赚到了苦女子身上。但是显然她已经有了心灵的某种医治和释放。

28-29ἀφῆκεν οὖν τὴν ὑδρίαν αὐτῆς ἡ γυνὴ καὶ ἀπῆλθεν εἰς τὴν πόλιν καὶ λέγει τοῖς ἀνθρώποις· Δεῦτε ἴδετε ἄνθρωπον ὃς εἶπέ μοι πάντα ὅσα ἐποίησα·  μήτι οὗτός ἐστιν ὁ χριστός;

ἀφῆκεν οὖν τὴν ὑδρίαν αὐτῆς她丢了自己的水瓶(水罐)。那可是她赖以生存的东西啊。这种丢掉,其实并非是必须的。她完全可以带着水瓶去做接下来的事情。但是她丢了!这其实非常不容易。

ἀπῆλθεν进去。进去哪里?后文记载到了进到她生活的城市。这座城市里应该给她的多是痛苦和忧伤,或许她想搬家都不一定。但如今她进去了!

λέγει说。不仅进去了,还说话。说什么呢?说:有一个人。这人是谁?

ἴδετε来看!之前我们谈过老师的三个连续的命令语气的用词。这里,女子用了一个命令语气的词汇:来看!她的这份语气,不仅在于老师和她聊天中带来的医治,更是在她心里有一个隐约的想法和认知。就是我们在(26)中所说的那句话:我就是!和你说话的!(25)中女子有个疑问或者是困惑,或者是心中隐约的感受,这人莫非是弥赛亚?如今,她的认知更提升了一步,她对城里的人说:来看!这份命令带着期盼、带着惊奇、带着对城里人的请求,是一份十分复杂的情绪表达。对她来说,挑战更大的是:城里的人知道她以前的事情(εἶπέ μοι πάντα ὅσα ἐποίησα,说出了我所做的一切),如今她好似有些不受困扰,愿意以命令语气来表达心中所想的。

μήτι οὗτός ἐστιν ὁ χριστός;μήτι (难道,除非)这个词往往强调的提问者的疑问,常常是带有怀疑的意思。言下之意,(οὗτός ἐστιν ὁ χριστός; 这就是基督?)困惑点还是在于老师的自我身份表明。老师会继续的对苦女子有引导。

现在,焦点又转回了学生们身上。学生们把吃的东西带回来了。老师接着就以此为话题开始了一次情景教学。关于食物的话题。

老师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Ἐγὼ βρῶσιν ἔχω φαγεῖν ἣν ὑμεῖς οὐκ οἴδατε。这句话一说,学生们或许会感到惊奇、或者愤慨。因为他们就是大老远去买东西给老师吃啊,如果老师吃独食,那叫什么事情。文本记录了他们的第一种想法:难道有人给他带了东西吃?(Μή τις ἤνεγκεν αὐτῷ φαγεῖν; )这是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因为那会老师就和苦女子在一起。但是学生们没想到的是:不是女子给老师食物,而是老师要给女子活水

接着继续说食物的话题,他说:我的食物是Ἐμὸν βρῶμά ἐστιν ἵνα ποιήσω τὸ θέλημα τοῦ πέμψαντός με καὶ τελειώσω αὐτοῦ τὸ ἔργον. )是什么呢? ἵνα 这个词是目的从句的指示词,常常翻译为为了,从句中的东西一般都使用虚拟语气,意思乃是还没有成就之事,作为目的和理想而存在的。这里老师说了两件事情:

1. ποιήσω 做(虚拟语气)。做什么呢?τὸ θέλημα τοῦ πέμψαντός με (差遣我那位的旨意),原来如此,老师是以行那位的旨意为食物,这个食物是无穷无尽的,因为那位的旨意乃是无限的,无穷的,不可限量的。为此,老师实际在告诉学生们,实际上他压根不缺乏食物,显然这里的食物是指心灵中的饥渴。正是对应了老师与苦女子的谈话的核心问题,一个是要水,他准备给水;一群是要给他食物,他准备给他们真正的食物。

2. τελειώσω 完成(虚拟语气)。完成什么呢?αὐτοῦ τὸ ἔργον (他的工作),这里的他就是指天上的父亲。这个短句实际是上面短句的平行句,因为行那位的旨意,自然就要去完成那位的工作。

接着,老师开始解释了什么叫做 行那位的旨意,完成他的工作

ἐπάρατε τοὺς ὀφθαλμοὺς ὑμῶν καὶ θεάσασθε τὰς χώρας ὅτι λευκαί εἰσιν πρὸς θερισμόν·

在这段话语中,老师又用了两个命令语气的动词。这里,这个东西更多的就是强调命令,少有请求之一。

1. ἐπάρατε 抬起。我们汉语翻译为。翻译的非常好。就是要抬起眼睛。

2. θεάσασθε 观察。好好的观察田地。

这里,老师是对学生们说话。作为学生应当能够听。要去做这两件事情:举目查看。注意,其实老师在苦女子的事上给学生们有一个实际的榜样,让他们能够非常具体的能够学习:什么叫举目,什么叫查看。老师看的到,老师能明察,老师看到那一棵庄稼白了,老师也去收割了,老师心中很欢喜,心中很饱足。

最后,老师又讲了一段话,是给学生们打气的。主要的焦点是在于流汗与流泪的问题。

还是从食物谈起,因为之前就是再聊食物的问题。食物就是五谷,但老师需要提升学生们对食物的理解,虽然之前已经解释了真正的食物是完成那位的工作。现在具体在解释:

原来这五谷,是存到永远的生命里去的,是作为那生命的粮食。并且老师这里说:撒种的和收割的都会因为有粮食的收成而欢乐,这欢乐就是心中的饱足和永恒的工价。(36. ὁ θερίζων μισθὸν λαμβάνει καὶ συνάγει καρπὸν εἰς ζωὴν αἰώνιον, ἵνα ὁ σπείρων ὁμοῦ χαίρῃ καὶ ὁ θερίζων. ἵνα 这个词是目的从句的连词,翻译为为了。所以无论是收割者(ὁ θερίζων)的收割的工价的给予(μισθὸν λαμβάνει),还是收割的果实存到永远(συνάγει καρπὸν εἰς ζωὴν αἰώνιον),都是为了(ἵνα)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ὁ σπείρων ὁμοῦ χαίρῃ καὶ ὁ θερίζων)。

哇,老师再一次提升学生们。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工价和果实,更是为了所有参与那位工作的,一同(ὁμοῦ)快乐。那是一种欢乐的相聚,好像喜宴一般。那是天上的父亲一定是快乐的。

3738又把什么叫完成那位的工作更加处境话的解释了一遍。我们是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撒种者的角色还是收割者的角色的(Ἄλλος ἐστὶν ὁ σπείρων καὶ ἄλλος ὁ θερίζων),在当时的处境中,学生们其实是收割者,因为种子是前面的圣贤撒下去的,包括这颗苦女子心中的种子。

最后老师在38中,给了一个很隐晦的,悖论式的结论,就是接下来学生们会走的路。

他说:他差遣这些学生出去,不是去劳苦,只是去收割别人的劳苦,是进入别人的劳苦中(καὶ ὑμεῖς εἰς τὸν κόπον αὐτῶν εἰσεληλύθατε)。这是相当双关的一句话,意思是进到别人的完成的劳苦可能是收割,但是这收割本身也是一种劳苦。

所以,无论是流泪的,是欢乐的,都是在完成那位的工作。是流泪中有盼望,欢乐中有流泪,是极为悖论式的灵性生活。

其实我们读到这里,我们发现整个对话的三方:老师、苦女子、学生们。聊的核心话题是:水、食物、工作。

老师在整个过程中,话题的切换可谓是天衣无缝。从女子要水,谈及活水,又谈到女子的心中苦水,然后苦水变甜,结果学生们不理解的拿来肉身食物,老师谈及心灵的食物,又是以苦女子的实际案例告诉他们什么叫举目,什么叫查看,要知道永恒里的食物是什么。最后还给他们打气打预防针,虽然你们是去收割,但是还是会遇到困难,遇到困苦,流泪流汗,但要知道你们到底是要什么。

Timothy Ware《Orthodox Church》- 第一部分(历史)- 第二章 大分裂

讲述东西大分裂的整个过程,简单版的。

译者按:因国内缺乏靠谱的介绍东正教会的作品,所以译者将此书逐步翻译在此。不给出作者的原文以保护版权,译文译者保留版权,引用请注明出处。为保证阅读观感,特别是字体、图标、图片等的排版效果,直接上传的是PDF文档。移动设备可以直接通过下载链接阅读。

本PDF文档为提摩太.维尔所著《东正教会》的第一部分(历史)- 第三章 大分裂之译文。我们可以看到维尔主教详细讲述了分裂前、分裂过程、分裂后直至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翻译Timothy Ware的《The orthodox church》第一部第三章的感受

这章的内容是东西大分裂,作者简要的从分裂前的积累,分裂的核心问题,分裂的定局,分裂后的延续,复合的尝试,并以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作为结束。以史为镜,还是有一些感受要写。

这章的内容是东西大分裂,作者简要的从分裂前的积累,分裂的核心问题,分裂的定局,分裂后的延续,复合的尝试,并以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作为结束。以史为镜,还是有一些感受要写。

一、政治和信仰的联合,吃亏的一定是信仰群体。那时显然的,神圣罗马帝国有等同于天国的味道。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在这块的认知就比东方要强一些。包括如今的俄国东正教、乌克兰东正教等,将政教捆绑,吃亏的一定是信仰一方。书中谈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也谈及了两个核心的教义争论:教宗权柄与和子句的问题。

二、分裂的核心问题:教义争论。这个可能是从西班牙开始的,为了反对亚流主义,在没有会议沟通的情况下加入了和子句。这个做法引起了东方极度的反感。而罗马也把平等中的首位变成了具有实际权柄的首位,即教宗的权柄统管所有教会。这两点都是东方不能接受的。这给我们有几个提醒:一是任何教义立场的问题不能私自一个人或一群人做决定,一定要众教会层面大家认为可以代表整个地方教会的人一起交流决定。二是教会领袖切忌不可私自提升某种决定权,或不经过沟通自己做决定,都是破口。

三、罗马和东方都不互相谦卑。1054年公使与牧首的零沟通处理问题,成为实际分裂定局。本身想解决问题,结果事情越搞越大。所以在找要做教会之间事务处理的人员上,又要有立场又要谦卑,并且要能够分得清问题的主次与原则与否。

四、十字军东征将上层问题变为会众的对立。这里夹杂了太多的国家、民族、信仰的东西,是个混合体。仍然把尘世国度看为天国。最后双方变成动刀动枪,书中说比穆斯林进君士坦丁堡的作为还不如。

五、分裂后复合的问题。分开后再合在一起那是难上加难。越是时间久远越难复合。书中记载了两次机会,很多是政治性因素过多。如果要处理教会分裂复合问题,单从信仰层面就可以,不要涉及其他非信仰因素。

约翰福音4:16-26 | 命令语气的作用

今天又读了一段希腊文,文本在约翰福音4:16-26。我们之前谈及了那位苦命的女人慢慢的愿意与木匠老师面对面,她是带着某种活水的期待,好似心灵慢慢得滋养,也愿意慢慢敞开心灵。

今天又读了一段希腊文,文本在约翰福音4:16-26。我们之前谈及了那位苦命的女人慢慢的愿意与木匠老师面对面,她是带着某种活水的期待,好似心灵慢慢得滋养,也愿意慢慢敞开心灵。

结果,老师马上对她说了一句话,是命令语气的一句话:

(16)Λέγει αὐτῇ·  Ὕπαγε φώνησον τὸν ἄνδρα σου καὶ ἐλθὲ ἐνθάδε.  

1. 红色的词:回去!

2. 绿色的词:去叫!

3. 橙色的词:回来!

所以,如果将语气翻译出来,这句话就应该翻译为:

对她说:“你回去!叫你的丈夫!回来这里!”

真的是一键三连啊。老师非常能抓住教导的机会,命令的机会。这个场景中的苦女人,心头是一震的,心里有所逃避,她在想这究竟是谁?

但希腊文中的命令语气,也可以用作邀请和恳求。就像老师教我们怎么和父亲祈祷的那段话,那是一段命令语气的话,但我们把这些话翻译为恳求形式。

所以这一键三连里,透露了许许多多老师的用意。他多么希望这苦女子愿意面对核心的心灵问题,也能够听得出老师的某种期待。是命令!是带着恳求与期待的命令,这是老师的虚己。

这女子马上有些逃避,然后转换话题,并且认为老师是先知,因为知道了她内心无人知道的事情。接着将话题转移到了礼拜上。

老师在这里又有一个命令的话语:

(21)λέγει αὐτῇ ὁ Ἰησοῦς· Πίστευέ μοι,  γύναι,  ὅτι ἔρχεται ὥρα ὅτε οὔτε ἐν τῷ ὄρει τούτῳ οὔτε ἐν Ἱεροσολύμοις προσκυνήσετε τῷ πατρί.  

红色的词:你要相信!

相信谁?后的 μοι。就是“我”。这话就是:你要相信我!

并且明确否定了她对于礼拜的理解,不是在哪块地、哪座山的问题。是要在更为广阔的地方来操作,这地方就是人心,一颗被圣灵生出,在真理中的心灵里来操作。

此处我们的汉语可能翻译没有到位,但不能说是错误。

到了后面,老师又说了一句:

(23)ἀλλὰ ἔρχεται ὥρα καὶ νῦν ἐστιν,  ὅτε οἱ ἀληθινοὶ προσκυνηταὶ προσκυνήσουσιν τῷ πατρὶ ἐν πνεύματι καὶ ἀληθείᾳ,  καὶ γὰρ ὁ πατὴρ τοιούτους ζητεῖ τοὺς προσκυνοῦντας αὐτόν·  

枚红色词:寻找。也就是我们的老师明确表达,天上的父亲在做一件事,好似寻找一个空空的瓶子,来将圣灵与真理放进去。这是极为虚己和谦卑的话。

直到有一次我们的老师说:只要有两个或者三个人相聚在一起的时候,他就会在那里。在那里到底是做什么?那句话的本身并没有做价值判断,显然如果根据整本圣经,他是在寻找,寻找这里和苦女子说的那段话里面的那些“真正的敬拜者”(οἱ ἀληθινοὶ προσκυνηταὶ)。

继续聊着,就聊到了弥赛亚的话题。这正是老师所要的结果。最后他以一句话,一句极为挑战女子的话作为阶段性的结束:

(26)λέγει αὐτῇ ὁ Ἰησοῦς·  Ἐγώ εἰμι,  ὁ λαλῶν σοι. 

红色的句子:我就是(弥赛亚),就是和你说话的人!

至此为止,一键三连的目的已经达到。所以所谓的命令,其带着温柔,带着期待,甚至带着恳求,是一份爱在那里的,不是冷冰冰的。

好似以赛亚的命令责备,又似耶利米的忧伤恳求,还带着何西阿的温柔等候。

新教传统为何无法深入发展灵修学

这个话题也是比较值得讨论的。记得俺刚信主的时候,教会中的牧者经常会说:最近灵修生活如何?最近和主关系好吗?读经祷告正常吗?等等…实际新教传统话灵修,实在是无话可谈。因为太过宏大叙事,又缺乏操练路径。

这个话题也是比较值得讨论的。记得俺刚信主的时候,教会中的牧者经常会说:最近灵修生活如何?最近和主关系好吗?读经祷告正常吗?等等…

实际新教传统话灵修,实在是无话可谈。因为太过宏大叙事,又缺乏操练路径。灵恩运动起于新教传统从某种角度就是对新教缺乏深入灵修传统的较为负面的回应。因灵恩运动核心还是在于信仰感受和观感,并非真实落实到成圣或神化之事上。

最近读洛斯基的《东方教会神秘神学》与《神圣攀登的天梯》这两部东方作品,第一部是俄国人写的,第二部是修士的作品。但其实他们一个讲理论,一个讲实操,是落实到人的位格实体上的。

为何我们谈灵修会觉得有总飘渺和虚无感,因为没有落实到人最终的目的:成圣。新教传统的成圣,罗马传统的圣华,东方传统的神化,这三个看似好似是一个概念,仔细想来,其实不是。或者说,神化的概念范围远大于成圣或圣化。

这是有三一论与基督论的认知决定的。罗马传统中,特别是阿奎那成为罗马显学后,三一论更偏于理智本性层面,缺乏落实位格实体层面。也因为此,从罗马这个蛋里面生出的新教传统,实际也继承了罗马对三一论区于本性的认知。这是涉及灵修实操的。

简单说来,三一论并非是不重要,并非只是判断是否是异端的准绳,三一论的认知还实际涉及到人最终蒙救赎,是为了什么。

同样,基督论的认知也是如此,罗马因为一直停留于赎罪的替代性和法律性,才强调基督神人二性的重要性。东方强调的是基督二性连于一个位格是为了一个蒙救赎的人神化之可能,东方强调的是救恩最终应该的样子,并发展至教会论时,能够让一双打开的灵眼,从柔弱的地上教会里看到那充满万有者的教会,这是信心的眼睛看到实底。

著名的和子句问题是个关键问题,圣灵来源于哪个位格?最初的尼西亚信经是子生于父,灵发于父,为此明确父是本源,且本源乃是实体存有,是位格的交通。这里就确定了本性并不是存有,本性不先于位格,所以不存在“神”这个类别,好似从神生的一定就是神,这种三一论的处理是有希腊哲学的影子的。所以,最初的尼西亚信经中论及三一的部分,意义明确,父是本源,子是彰显,灵是充满;这与万世以前所生发,三者唯一的区别,也是位格的成因是:父是本源非受生,子是彰显乃受生,灵是充满乃发出。当子道成肉身取了人性时,让神人二性连于一个位格,使得我们常听到的与主联合真的能够成为实际,这是起初人受造的最终目的。

后处理基督一性论和基督一志论异端时,也是为了能够保证人类救赎神化之路通畅。若基督之后一性,则蒙救赎之人里面内住的圣灵无法实际神化一个人却又要保证此人的独立性;基督一志论破坏了人蒙救赎之核心,就是人需要效法基督常常顺服天父。实际是基督的人性意志顺服基督的神性意志,这种顺服因面临真实的人性软弱具有实际意义,这也是希伯来书所见证的。

为此,东方发展出了一套可操作的,有具体步骤的,可被教会遮盖保护的灵修路径,就是关于“心禱”与“圣像”,还有圣餐。并且因为一脉相承着2000年,灵性传承极为丰富。

罗马仍然保留了“心禱”与“圣像”,不过因为在三一论中和子句的加入,父与子都成为灵的来源,导致在本源意义上的不清楚,位格认知趋于混乱,就容易出现一些不可控的问题,不过罗马仍然保留了这个路径。

新教传统在改革时,直接将这些作为迷信扫荡一空,但这并不能解决真实的偶像崇拜问题与在灵修时恶灵入侵的问题。所以包括新纪元之类的事物对新教的入侵,心理学对新教的入侵,甚少具有可操作的抵挡能力。

所以,新教传统若要重拾灵修之可能,不仅要重视圣经、祈祷、还需要重新整理三一论与基督论中许多点,让教义与成圣不割裂,让神学成为可操作的灵修实操。

如何避免圣职成为教阶

最近休息,但还是每天会用30分钟来翻译提摩太维尔主教的《东正教会》一书,我已经翻译到了第三章的四分之一部分。

最近休息,但还是每天会用30分钟来翻译提摩太维尔主教的《东正教会》一书,我已经翻译到了第三章的四分之一部分。

在第三章中,维尔里面用了一些篇幅讨论了罗马教阶中圣职人员与一般信徒的严重对立问题,这在东方没有如此出现过。东方虽然也有出现圣职人员与一般信徒的对立,但没有如此严重。

其实新教系统的一些大的系统也逐渐会出现圣职人员与一般信徒的对立,我想表达的是,这个对立其实不是圣职与非圣职的对立,而是因为圣职变成了教阶,产生教会内部的阶层,自然就有了对立。

就像之前美南浸信会出现的神职人员性侵问题,还是天主教出现的神职人员性侵性侵问题,都是与圣职与教阶这个主题有关。

圣职是圣经的概念,如论是旧约的祭司、先知,还是新约中的使徒、先知、牧师、教师、执事、长老等。这些都是圣职,如果一个人担任圣职,那是极为荣耀的事,又是一件可怕的事。就像亚伦的儿子用凡火献祭被击杀一样,轻慢不得。

但圣经从来没有一个概念说这些人要成为某种教会内部的阶层或群体,拥有特别的地位,这是要不得的。

教会的秩序为上帝设立赐予,承担圣职者从秩序角度确实好似承受了更大的荣耀,这也没有问题。因为一个身体上的肢体,就是有做荣耀的,也有做软弱的,但这不等于荣耀的肢体需要形成小团体,软弱肢体形成小团体,这样的教会构成一定是气血不通的,容易产生各种稀奇古怪的病。

后来,维尔说到,东方那时拣选圣职人员和学历、出生是没有关系的。很多君士坦丁堡牧首在成为牧首前都是一般的信徒,只是上帝将他逐渐显明出来来承担这个职分。不过公元800多年的罗马,教阶已经逐渐形成,能够爬上教宗位置的,必要从下面一步一步上来。

当教阶形成,则就形成了教会的某个同温层,不同的同温层之间沟通存在障碍,教会就会出现僵化和疾病的状态。

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思路上,新教的部分改革者走了一条极端路线,就是否认圣职的实在,来处理教阶的问题。实际上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案,因为即使没有明文的圣职,在信徒群体也会有某种潜移默化的圣职的观念,教阶仍会形成。

那么,我们要看如何正确处理圣职与教阶的问题,讲的还是比较明白的。

首先,圣职是上帝亲自命定和拣选的,人要看为宝贵。

其二,圣职承担者需要承担牧职工作,不能够形成一阶一阶的圣职阶层,导致某一层圣职人员与会众脱钩,从而形成教阶。若形成教阶则必然会有罪恶进入而不为会众所知。

其三,圣职承担者必须要有为父和舍命之心,这是难的,但可以不断在这点上进步。

即使在使徒还在的时候,会众已经会有恶意的认为存在教阶,旧约时期可拉也攻击摩西亚伦形成教阶,这些都是莫须有的控告。因为摩西亚伦保罗都是有为父心肠的人,都竭尽全力承担牧养职责,会众的指责是无根据的,是虚假的。

教会同温层的话题是另外一个话题,与教阶有关,但更多是属于小团体的这个主题。有机会在思考记录。

修院对于教会的重要性

在不那么细致地整理和学习了一些600ad之前的教父作品后,已经隐约建立了这样的结论。

在不那么细致地整理和学习了一些600ad之前的教父作品后,已经隐约建立了这样的结论。

不论从教会领袖的训练角度,灵性中心的建立角度(灵性中心应该包括属灵传承、操练实际、文本整理、属灵领袖的代际传承(应该包括异象和恩赐和心志)),俗世圣徒寻得看得见的秘所角度,和对世俗世界实际影响的角度,都极为重要。

就如早期的三类朴修者所揭示的:独居修士、群居修士、与有实际家庭社会生活的在俗修士。实际上,所有的圣徒都应该囊括在这三类人群中

可惜的是,新教传统中想要第三种在世分别的生活训练,实际却已然分崩离析。原因很多,但一和二的缺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并且修院的建立,需要摒弃罗马后期发展出来的修会的概念,那是教会分裂的种子,要不得。

在奥秘派的属灵传承中,则较为注重独居亲近主而撇弃群居和正常的家庭生活操练,又是另外一个方向。所以从十架约翰、芬乃伦、盖恩夫人这支出来的,如果有家庭,家庭见证生活都不好。

在埃及和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独居修士,则有些过度受苦之操练,或许有时代性,给现世也有提醒,不过容易走到行为比较中。

较为平衡的是巴西尔的群居修院,他较为平衡的踩到了这三个点。群居中仍然提供需要独居的小房子空间、仍然提供社会的医疗和教育服务,开放修院,也允许有需要的圣徒小住调整灵性状态,感觉做的是比较好的。这支传承,被东方保存至今。值得欣慰。

在新教传统中,注重社会介入的几乎都会走进自由神学社会福音的路里;注重分别为圣独居世界的基本都会走到分离主义的路里;想要搞平衡的福音派路线,走着走着就搞不清方向。因为缺少深厚的长久的属灵沉淀。

如果要在中国建立成型修院,确实困难太多。但现在新教传统中的各类训练的地方都具有这个潜质。不过又缺乏属灵操练的方式和实际训练的指导,如果只表达为靠圣灵带领或自己领受话语带领,就太有难度。

需要有位老师,能够带着拾级而上,不至于过于空洞、要求过高、又摸不清各种准则。

芬兰政治家佩维-拉塞宁再次受审

芬兰政治家佩维-拉塞宁(Päivi Räsänen)在分享了她对婚姻和性行为的基督教信仰观后,因涉嫌 “仇恨言论” 再次受审。

芬兰政治家佩维-拉塞宁(Päivi Räsänen)在分享了她对婚姻和性行为的基督教信仰观后,因涉嫌 “仇恨言论” 再次受审。

这位芬兰前内政部长因分享其笃信的信仰而面临三项刑事指控。

去年她被无罪释放,但在芬兰检方对“无罪”判决提出上诉后,她再次接受审判。

在周四的听证会之前,国际民主辩护协会(ADF International)执行主任、拉塞宁的律师团成员保罗-科尔曼(Paul Coleman)就该案对言论自由的影响发出警告。

他说:“在民主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的信仰,而不必担心受到国家起诉。”

他说:“通过所谓的‘仇恨言论’法将言论定罪,会禁止重要的公共辩论,也会危及民主。对佩维-拉塞宁的无情起诉不仅消耗了她四年的生命,还恐吓其他人保持沉默。”

“国家当局无权压制他们不喜欢的观点。这就是为什么此案不仅关系到佩维,还关系到想自由发言的每个人。”

拉塞宁被指控犯有“煽动少数群体”罪,原因是她在 2019 年的一条推特、同年的一次电台辩论以及 2004 年的一本小册子中发表了关于婚姻和性行为的言论。

她与芬兰福音传教教区的尤哈娜-波赫约拉(Juhana Pohjola)主教一同受审,后者是这本小册子的共同作者。

赫尔辛基地方法院去年驳回了对他们的指控,称“解释圣经概念不是地方法院的职责”。

据 ADF 报道,检方声称法院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并要求对他们处以总额数万欧元的罚款。民主同盟军说,检方还要求对反映拉塞宁信仰的出版物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