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浏览并执行某些功能。您可以在 "同意"类别下找到有关所有 cookie 的更多信息。

被归类为 "基本"的 Cookie 保存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网站基本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 来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以及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只有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这些 cookie 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 cookie,但禁用某些 cookie 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总是激活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约翰班扬简要生平

一生就是天路历程

约翰班扬(又译本仁约翰,以下简称为班扬)是补锅匠出生,但谁都没有想到,当上帝开始使用一个人时,祂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因为在他凡事都能。 班扬早年的时候是一位浪子,甚至到了良心麻木的程度。蒙恩后,整个人逐渐被更新。上主却在他生命中有更大的安排:他出入监狱多次,写出了许多寓言体的灵修著作。其中以《天路历程》和《丰盛的恩典》(此书又汉译名为《罪魁蒙恩记》)为最有名。 此篇将简述班扬一生,不仅看到那给众人极大祝福的灵性作品,也愿意从他的一生去看他怎样持守上主给他的产业。“忠心”二字用来描述他是合适的。也能从他一生看到一切都出乎上主的恩典 本篇将引用班扬自传《丰盛的恩典》和其他的一些班扬传记内容

出生卑微

班扬出生于1628年11月,在一片废墟和残垣的爱尔斯多。班扬祖上原为富户,但因家道中落,至班扬父亲,已经以补锅为生。

就像班扬在自传《丰盛的恩典》中说:

我出身微寒,生长在当地最被藐视的家庭中,所以我无法自夸自己是名门绅士。

虽家庭贫困,但班扬父母仍尽力送他去学校读书。不过据其自传描述,学校中还是过于顽皮,以至于学了什么就忘记什么。他真正的学习还是在蒙了恩典之后。

班扬在幼年已然是一个恶贯满盈之人:

那时候我甘心乐意的被撒但任意掳去,心中充满着各样的不义、咒骂、发誓、说谎、亵渎神的圣名。

但脑中又常常充满硫磺湖的痛苦画面,他害怕自己因为那么多的罪恶而去那里。直至9-10岁时,一想起审判就心里不安。

有一天,班扬母亲因疾病突然离世,他心里忧伤,但这些忧伤仍然无法带他离开罪恶。

虽然如此,但上主仍然在暗中保护着他:

有一次,他掉进水沟中,几乎淹死,结果逃过大难。又有一次,他跌入家乡爱尔斯多的河中,也几乎被淹没,然而慈爱的神,怜悯了他,把他从死亡之中救出来。又有一次,他与几位朋友结伴到近郊游行,有一条毒蛇跑出来,他把蛇捉住,又用手探入毒蛇的口,拔掉蛇的毒牙,只要有一点疏忽,他便会染毒身亡。

那时,虽有审判的惧怕,但他对有关基督教的一切都极为的厌烦和抵挡。此时此刻,他就是在灭亡城中将去硫磺湖的灵魂。

进入婚姻

不久班扬结婚了,上主怜悯了他,赐给他一位不错的妻子(妻子名叫玛丽)。她有敬虔的母亲和哥哥。

二人结婚时,连基本的家具都没有,甚至连餐具都没有,而妻子却带着两本灵性书籍(《凡人登天之路》和《敬虔操练》)。班扬没事也会去翻翻,虽未给他带来悔改,但却使他有些许快乐。

读书带给他的觉悟是他仍活在罪中,他想着能否靠自己改善以下邪恶的生活。所以他也开始热心参加宗教活动,礼拜天参加两次崇拜,无论是读经、唱诗、祈祷等等,都有很好的表现,但私下仍然过着罪恶的生活。

我就随妻子到礼拜堂,每天二次,坐在最前排,不管是说话或唱诗,我都表现得十分敬虔,实际上我在日常生活中,仍然陷在罪中,并没有真正悔改。

有一天他感受到有声音从天上临到自己的心灵:

你是要离开罪而上天堂呢?还是要保留你的罪下地狱呢?

蒙恩重生

这个声音让他呆在原地,许多的罪如同电影一般在他面前闪过。他想着既然自己罪恶累累,上天堂肯定是无望了。于是他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继续犯罪下去。

我就如此活在罪恶之中,竭力追求在罪中的快乐。有一天,我站在邻舍的店铺外,像疯子一样地大声咒骂。店里有一位妇人,听见我怒骂的声音,向我提出抗议。她说我咒骂的恶毒的程度,令她战栗。

经此责备,他反而安静下来,他想改咒骂别人的说话习惯,但无济于事。他盼望自己能够改正。但是他仍然在守诫命得救的观念里,虽然行为偶改观,但心中仍无释放之喜乐。

结果一个晴天霹雳发生在他的生命中,玛丽生了女儿,但是天生瞎眼。这事带给他极大的痛苦,但是却是上主开始行驶拯救的开始。

班扬也彻底的放弃靠自己更新行为得救的想法,反而那天他蒙了恩惠。

一天,我蒙了上主的眷顾,到了培得福,在这小城的一条街道,我遇到了三、四位穷苦的妇女。在阳光下,她们坐在门口谈论祂的事。这时我已经关心切身的灵性问题,就移前受教。她们所谈论的,是关乎重生,以及上主在她们心里所作的工。

班扬从未考虑重生的事,这次相遇让他明白一个人被拯救不是靠自己努力,而是藉信靠耶稣基督而得救。

难怪他醒悟,在心中思想:

在这时刻,我开始醒悟过来,发现自己的一生毫无价值,没有彻底认识到内心深处的欺骗和诡诈。我虽然想到救赎和宗教问题,我从来没有重生过,更不知道撒但乃是用各种的试探,来阻挠我得着基督的生命。

如此,他和玛丽在家中勤读圣经几个月,开始呼求上主救他。一日他读到:

这人蒙圣灵赐他智慧的言语,那人也蒙这位圣灵赐他知识的言语,又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信心。

但他真的不确定自己是否有信心,后有读到:

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上主。

但他又信心疑惑,撒但还控告他:

你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得救的,是没有希望的。

但圣言仍坚定的回复班扬说:

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上主。

但班扬还是迟疑,像他这样罪大恶极的人,上主是没有办法拯救的。所以他的纠结乃是在于他定睛在罪孽上。后又有一处圣言赐予他:

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

班扬开始呼求耶稣基督用宝血来洗净一切的罪孽。但疑惑仍然会袭来,就这样拉锯战长达一年之久,又有一处圣言临到说:

借着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

这一日,他明白了,属灵的悟性打开了。他知道上主已经因为爱子的血接纳他了。

这是他重生之日,他自己也坦言这是他生命中最为值得纪念的日子。

虽然撒但不肯放过他,但他又有话领受说: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喜乐全然临到,忧愁一去不返,新造之人从此立定!

继续长进

班扬重生后,仍然补着锅养着家。但生命已经不再一样。

之前遇到的极为敬虔的妇人可以说是班扬的引路人,当他再一次遇上她们时,得知她们都受教于一位培得福教堂的计福特牧师。

这位计福特牧师也是一位奇人。本来作为俘虏是要被处死的,但是上主行了奇妙的事将他救了出来:

计福特牧师告诉本仁约翰说,执刑的前夕,计福特的妹妹来到牢狱,她想在计福特死前,见哥哥最后的一面。她妹妹走进牢狱时,所有的警卫不是醉倒,就是酣睡,她宛如走入无人地带。而计福特也像当年的彼得,以为自己是在梦中,计福特兄妹两人就这样毫无阻挠地走出了监牢的大门。

这是一个类似彼得出监牢的神迹。但是等计福特得救后,却忘记了上主的救命之恩。仍然过着放荡堕落的生活。直到有一次被上帝光照后彻底悔改。

得救后的计福特牧师和其他11位伙伴在1650年建立了培得福的自由教会并成为带领者。

1653年,班扬正式提出加入培得福自由教会的申请。此教会有个美好传统,每个新入会的成员需要做一个蒙恩的见证。

班扬战战兢兢的讲了自己蒙恩的经过。这一次的分享让计福特明白班扬是具有讲道恩赐的人,鼓励他用此恩赐来传扬和服侍基督。

1655年,因教会事务越来越多,班扬一家搬到了培得福。

学习服侍

班扬一开始并不愿意去做讲台的分享,但因弟兄们的再三邀请,盛情难却,就分享了两三次。发现地下的会众都明显的感受到了恩膏和被牧养。班扬自己也确认了有讲道的恩赐。

从此,班扬开始在不同的地方开始练习讲道。又因为计福特牧师身体羸弱,长久卧床,班扬常常需要替代计福特牧师上台讲道。

直到1655年九月,可以说是班扬灵性父亲的计福特牧师突然病逝,班扬内心极为悲恸。

1656年一月,教会聘请了一位新的牧师伯顿。班扬便开始在各方面帮助伯顿,并且分担讲台的工作。

班扬非常认定自己是不配之人,是从死人堆里被救出来的一位锁链使者。他不愿意将讲台仅仅当作工作,讲道大有能力,呼喊着叫人逃避地狱的烈焰!

监狱生活

此前克伦威尔国会派得胜,让清教徒的影响力大增。涌现出来许多重用之人,包括约翰欧文、理查德巴斯特等,班扬的名声也大增。

1658年,克伦威尔离世,英国的保皇派开始了君主复辟。自由教会开始人心惶惶,他们害怕又要回到曾经被逼迫的日子。

更大的哀伤袭来,班扬的妻子玛丽在1659年离世,留下了四个孩子。

主还是有怜悯的,为他预备了第二位妻子,名叫伊丽莎白。孩子们也喜欢这位新妈妈,没有隔阂感。

1660年5月,查理士二世登基,等权力和地位巩固后,开始对清教徒迫害,英国的国教地位也被恢复。

培得福自由教会因为不认同英国国教的理念,被迫更换聚会场所。

被捕

从1662年起,因查理士二世推行政教联合,颁布法令只认英国国教,其他的教会和崇拜都是非法的。因此有许多的人因为坚持信仰而被下到监牢,约翰班扬也在内。

因监狱中一些狱卒同情班扬,所以第一次的监狱生活还是相对自由。在这次的监狱生活中,班扬创作了许多作品,第一次展现了作诗的才华,要知道他可是没上过几天学的人。一些作品罗列如下:

  • 《狱中默想》,Prison Meditations
  • 《一件急需的东西》,One Thing Needful
  • 《圣城》,The Holy City
  • 《死里复活》,The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 《丰盛的恩典》,又译《罪魁蒙恩录》,Grace Abounding of the chief of sinners

其中,《丰盛的恩典》一书乃是其自传,现在已经有中文译本,可直接购买。里面记录了班扬许多真实的挣扎,甚至可以说是一刻不停。

班扬是一个明白争战的人,这也是为他写《天路历程》做预备!

暂时的自由

1665 至 1666 年,因英国爆发了黑死病。英国国教的许多神职人员撇下羊群逃命,为伦敦市民不齿。整个伦敦弥漫着死亡气息。

这时政府开始想起在狱中的非国教信仰的信徒,特别找到班扬,对他说:

你的信仰不符合现政府的宗教体制,政府依法不能释放你,另一方面政府现在觉得,在这紧急时期,黑死病肆虐,有意放你离开监狱,为社区服务。有朝一日,黑死病沉寂之后,你再回监狱服完刑期。

班扬当然同意,回复说:

我被主呼召,是要服事众人,服事弟兄姊妹,服事主耶稣自己,虽然政府偏待人,把我列为重罪犯,但是我一有机会,我仍要服事众人。

就这样班扬投入了救灾的工作,也有机会可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

回到监牢

黑死病结束后,班扬就回到了监牢。

有一件事情令他非常欣慰,就是他的自传《丰盛的恩典》销量爆好,出版商要再版。

此书可谓是一个传扬好消息的入口,带着圣灵的恩膏,印证福音的大能。

再次松管

1668年秋,英国政府放松了对班扬的押管,他可以相对自由的进出监狱。那时他变得有智慧的多,不再到处公开讲道,而是做一些探访、调解、解答疑问的事务。因为他怕公开的讲道,政府会再次对他严加看管。

1672年,在班扬坐牢十年之后,被准许回家。当他回到家中时,可以说是又喜又悲。喜的是可以回家团聚,悲的是他发现妻子承担整个家庭的责任,根本无法估计儿女的家教。

其实作为父亲,是真的不容易,在刚强面对许多艰难时,在信心中把家庭交给上主,祂会顾念。

短暂自由

1671年,英国政府颁布赦令,准许非国教教会聚会。

培得福的教会听到可以聚会,非常喜乐。1672年,在恳切寻求后,并讨论后,决定推举班扬为牧师。

1672年5月17日,班扬正式获得讲道许可申请,也结束了12年的牢狱生涯。离开之后,他仍然重申了自己的信仰立场和基本原则,免得别人以为是自己的妥协。

再次入狱

1675年2月3日,查理士二世又开始缩紧宽松政策,班扬原本躲藏起来,后被奸细告发,在1675年3月4日又被捕入狱,囚禁了6个月时间。

1676年,班扬又自由了一段时间,他仍然拒绝去英国国教作礼拜。在此年底,班扬又被逮捕入狱。

作为班扬的妻子,不仅忧伤,又有重担,因为要养活一大家子。但上主的恩典总是够用的。

班扬走的是一条窄路,是一条苦路。而他的妻子,则也跟随其中…

《天路历程》

班扬的《天路历程》并不是一下子写就。

1668年,在狱中大约写了5000个字,并给狱中一些囚犯传阅,询问阅读效果,其实也就传了福音。

他希望此书能够大众化,用词能够简单明了,一看就懂。

1672年,班扬释放回家,用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们作为写作材料,写了大约整本书的四分之三。

1676年,当他被捕入狱,政府将他关在一个独立的小监狱里,着就给了他完成《天路历程》的绝佳时机。

也就是在那6个月里,整书完稿。

《天路历程》出版后,帮助了许许多多的圣徒,又被翻译成为许多种语言,实在成为了普世的祝福。

息于劳苦

1685年,查理士二世驾崩,新继任的英王是天主教徒,他希望增加天主教在英国的影响力,所以削弱了英国国教的地位,采取了宽容政策。意味着其他的非国教教会都得有一些自由。

班扬的讲道带有能力,当之前英王查理士二世问约翰欧文为何要去听一个补锅匠讲道时,约翰欧文回复说:

陛下,我多么愿意拿我所有的学问,来交换这个补锅匠那感动人心的讲道的能力。

在1688年8月19日,班扬带病讲了最后一场信息,内容是:

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

之后,便高烧不退,因肺炎离世。

班扬最后的信息,好似给他的人生也画上完满的句号。他,约翰班扬,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