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牧师、神学家、解经家和神学教育家。
贾玉铭,于1880年岀生于山东。年少时即归向基督,在美国长老会宣教士狄考文于登州(今蓬莱)所创立的文会馆读书,学习非常岀色。在学期间,与丁立美弟兄结为主内知己,共同决志终生献身传道。后来丁立美成为中国教会的著名布道家,他们曾同心同工多年,无论在一起,还是在各自的事奉工场上,二人都有非常美好的见证,对中国教会影响深远。
服侍历程
山东牧会
自1904年被按立为牧师,贾玉铭在山东长老会教会牧会达十二年之久,期间经他施洗的有仟余人之多。妻子与他同心协力牧养教会,不惜付上一切代价。
神学教育
中年以后,贾玉铭开始投身于神学教育,先后岀任金陵神学院教授,山东滕县华北神学院副院长,金陵女子神学院院长等职,培养岀无数的牧师和传道人(他非常注重青年下一代的培养)。除教学外,他还经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教会主领各种聚会,到处都有他所结的果子。
中国灵修院
1936年,贾玉铭辞去金陵女子神学院院长职务,专心筹备建立中国灵修院。同年十月初,该灵修院在南京正式开学,其章程开宗明义:”学校圣工,仰望主;不募捐,不借债,过信心的生活“。旨在培养全心奉献,靠信心生活的传道人。
抗战爆发,南京陷落。贾玉铭的灵修院被迫迁往大西南,先到四川,再到成都,最后落定在重庆南岸的一座小山上(南山),此山有许多洞穴,是祷告、灵修的好地方。许多人慕贾玉铭之名而来,进入灵修院接受造就。1945年抗战胜利后,灵修院迁回南京。1949年又迁移到上海陜西路,一直到1956年被关闭为止,前后历二十年之久,为各地培训岀许多教会工人,直到今天在华人世界许多被上帝重用的器皿都是来自于贾老牧师的灵修院。
文字工作
贾玉铭自幼信仰基督,养成祈祷灵修之习惯,熟读圣经。他不仅在布道、培灵和神学教育等方面有神的恩典,而且是一个岀色的解经家和神学家,先后岀版了《神道学》、《圣经要义》、《完全救法》、《教牧学》、《宣道法》、《灵修日课》,以及圣经66卷专卷释义等书,流传甚广。此外,他还主编基督徒《灵光报》期刊,造就各地信徒。
贾玉铭在圣诗创作与岀版上也神有恩典。为培灵、聚会的需要,他先后编订岀版了《灵交诗歌》(1930年),《得胜诗歌》(1938年),和《圣徒心声》(1943年)等诗歌本,其中有许多首讚美诗为他所创作,为各地教会所传唱。
毅然回国
1948年,贾玉铭应邀参加在荷兰举行的世界福音会议,回国途经新加坡时,正面临内战。当时在新加坡有许多牧长和他先前的学生,劝他不要回国,留在南洋。但他割舍不下在上海的灵修院,而且他认为中国的教会更需要他。因此他婉拒了大家的好意,毅然回到上海灵修院继续他的工作,面对未来的挑战,培养造就众信徒。
1949年,70高龄的贾玉铭除继续主持灵修院工作外,于同年暑期,应邀到广西桂林、陜西西安和三原、北京、天津等地主领培灵会和布道奋兴会等,给各地教会带来很大的复兴。
服侍遗憾
50年代开始sz运动,贾玉铭的态度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八个字的初衷是为了保全灵修院,但为了保全灵修院也确实让我们看到了贾老在对待这件事上的妥协。事实上贾老以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态度面对这问题的时候,灵修院仅仅延续了三年的时间。而三年所受的搅扰够大,付出的代价也极大,实在是得不偿失。正像神的老仆人所讲,贾老当初的随缘不变,不如改为不随不变,也不会带来那么大的损失。之所以要提起此事,也是要成为后世所有侍奉上帝之人的警戒,但从内心里我们仍然敬重贾老牧师。
安息
1964年4月12日,他息了世上的劳苦,享年84岁。
附:灵修院学生的回忆
“每天清晨三点左右,就听到他走出房门,到底层的聚会处,单独与主亲密灵交。不管春夏秋冬总是这样,从无间断。一直到年老时还是每天三点起来祷告。“
他常常认罪祷告,感恩祷告,禁食祷告,通宵祷告。
“真正的禁食就是与主密切相交忘了饮食,或说无心于饮食,摩西在西奈山四十天不吃不喝,按照生命规律是不可能的,但那是灵律胜过天然律 。”
- “同学们愿大家早点起来警醒祷告,时时祷告,天天读经。”
- “禁食,跪下,祈祷,就是做灵工的三件法宝。”
- 他的口号就是“多祷告,多有能力,少祷告,少有能力,不祷告没有能力。”
- “必须有能力的祷告才能打胜属灵的仗”
- “跪行窄路。”
- “一次奉献永远有效,一次奉献永不收回。”
- 他老人家常说:“事主跟主最上算。”
- “化俗物为圣工”
- 他告诉灵修院的学生:“个个都要被圣灵充满,不充满,不毕业。”
- 贾老牧师的信心三步:“不借,不欠,不报穷。“
- “理性灵性化,灵性理性化,圣徒要被道化。”
- “如果我们没有看二十遍圣经,就不要去看参考书。熟则通,通则透,透则亮。”
- 贾老三不怕精神:“不怕苦,不怕穷,不怕死。”
- “念一切的书都要为神的话而念,念报要为神的话而念,看杂志要为神的话而看。”
- 贾老牧师为人极其谦和,戒骄戒躁,生活十分简朴,没有私人住宅,平生以学院为家,与老师同餐,不为自己增添一菜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