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卫斯理简要生平

马背上的牧师

作为循道宗的开拓者,卫斯理有着自成的神学认知。虽然常被加尔文主义者诟病,但不可否认其带来了灵性的复兴。

又因为他对成圣的理解趋于情感化与经历化,也带来了错误圣灵的洗的认知,成为近代灵恩运动的起源。可能就他本人来说也不愿看到灵恩如今的乱象。

还有他那常常拿来作为传道人婚姻的案例,也成为许多想要走上服侍的人的一个反面见证。

但毋庸置疑的,他是上主拣选之器皿,为了上主之国的拓展与丰富。

因他著作颇丰,为他立传者甚多,本篇仅摘选其人生的重要节点,作为彼此的勉励。

出生与成长

约翰卫斯理的父亲是一位牧师,还是位作家。卫斯理父母一共生育了十九位孩子,卫斯理排行十五,生于1703年6月28日。

母亲从小就教导孩子们背诵主祷文和圣公会的《公祷书》,也对孩子们有较为严格的品行要求。家中也常有家庭聚会,一起的阅读圣言和祈祷。

卫斯理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1709年2月9日,卫斯理家中遭遇大火,家人都逃离火场,只有卫斯理还在家中。六岁的他险些丧命在火场中,真是“火里抽出来的一根柴”。母亲意识到,上主在卫斯理身上一定有着计划。

1714年1月28日,卫斯理入学,至1720年6月24日,他离开学校,期间的学业优秀。毕业后他进入了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学习。

之前的学习已经打下了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基础,他开始大量涉猎作品阅读。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兴趣,包括逻辑学、古典文学、各类诗词(这也为卫斯理后来写出许多诗歌打下坚固的文学功底)。

他也阅读许多中世纪的灵性作品,如肯培多马的《效法基督》,也阅读一些新教作品,如劳威廉的《敬虔与圣洁生活的严肃呼召》。也是因劳威廉的书,他开始向往过圣洁的生活。

一七二五年,约翰·卫斯理被圣公会按立为执事。

大学的追求生活

他在牛津大学的荣誉一个接一个:林肯学院的院士、文学硕士、并且还开始教授希腊文、哲学与逻辑学。

1728年9月22日,卫斯理正是被按立位牧师,但必须常驻学校。因为之前会帮助老家父亲所在的教区,这时的他分身乏术。之后就在学校教习。

在牛津,他被选为了“圣洁会”的领袖。此会乃他的弟弟查理卫斯理和其他二位学生一同建立,追求圣洁的灵性生活。包括乔治怀特腓也是此会成员。

此会成员常常一起阅读圣言、祈祷,并帮助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但在彼时自由派学风兴起,也常常被同学嘲弄。

1732年7月,卫斯理拜访了劳威廉,而劳威廉也极为欣赏卫斯理,成为了他的灵性老师。

那时,会中还有一位叫奥格托普,乃是一位议员。他得到英国政府在美洲的一块地方,来安置一些需要的人。

这时就需要有人去美洲。卫斯理兄弟自告奋勇的去了美洲。

那是1735年。

遇上莫拉维亚的圣徒

在去往美洲的船上,圣洁会的会有严格遵守纪律生活。但他们在船上接触到了一群从德国而来的莫拉维亚信徒(请参看此篇:亲岑多夫简要生平)。他们有着极为坚定的信心,内心充满喜乐,特别是在船遭受暴风雨,甚至有可能沉没的时候,他们仍然有内心的镇定与平安。

卫斯理极为羡慕他们,因为他内心害怕的不得了。

当到了美洲后,卫斯理受到了莫拉维亚弟兄会的传教士史宾真堡迎接。

他们有一个简短的对话

史宾真堡问约翰·卫斯理说:“神的灵和你的心是否一同见证你是神的儿子?” 约翰·卫斯理听了这个问题,甚感惊愕,这个问题对他是生疏的,他竟不知如何回答。史宾真堡察觉他的惊愕情形,又问他说:“你认识耶稣基督吗?” 约翰·卫斯理稍微迟疑了一下,答说:“我知道他是世界的救主。”接着,史宾真堡又问:“诚然,但是你知道不知道他已经拯救了你?” 约翰·卫斯理又呆住了,他回答说:“我希望他是为救赎我而死的。”史宾真堡最后问:“你知道不知道自己?” 约翰·卫斯理应道:“我知道的。

这也是这个对话让卫斯理对莫拉维亚弟兄会产生向往。

深入接触莫拉维亚

从美洲回到伦敦,1738年2月7日,卫斯理遇到了彼得波勒,莫拉维亚的传教士。

因对莫拉维亚的向往,常常参加莫拉维亚的聚会。

1738年5月24日晚,他又参加了一个莫拉维亚的聚会。时正一位弟兄在阅读马丁路德的《罗马书序言》。这时,约翰卫斯理内心感受到了异样的温暖,他真实的信靠了。卫斯理常常称呼这一次的经历叫做重生的洗(或称作圣灵第一次的恩典)。

这对卫斯理来说,是极为宝贵的经历,但他给这个经历留了一个口子,因为他把个人的经历绝对化、神学教义化,并开始在讲台上宣讲,成为后来灵恩运动的实际起源。

1738年6月13日,卫斯理与其他人一行去到德国,会见了亲岑多夫。并在守望村生活了一段时间,他深深受感于这种弟兄相爱的生活。甚至他说:

我愿意在此间快乐地度过一生!

与怀特腓同工

之前我们说到牛津的圣洁会中,有一位叫做怀特腓。也是一位追求圣洁的弟兄,但是他是持加尔文神学立场的。

当卫斯理从德国回到英国,看到英国灵性光景的低落,决心要以从莫拉维亚那边领受的救恩的信息来作为宣讲中心。彼时,正是怀特腓在英国布里托斯开展帐篷会。

怀特腓有意出发去美国,就需要物色接替的人。所以就正式的邀请了卫斯理,起初卫斯理并不愿意,后在会社的弟兄们抽签后,决定要卫斯理前去接受怀特腓的邀请。

在布里托斯八个月,卫斯理传讲了500多篇信息,因为圣公会的建制,其招来了许多的反对,不允许他去教堂讲道。但上主祝福他的工作。

后其用奉献的款项在马市场买一块地,造了一间“新房子”来安置新蒙恩的圣徒。这间新房子,成为实际的循道会的开始。

与莫拉维亚分开

1739年6月11日,约翰卫斯理接到紧急信件,要他尽快调节费达巷的会社中产生的争论,这争论主要是由他弟弟查理卫斯理和其他带领弟兄产生。

后来卫斯理解决了争端,但因为在布里托斯时期,会社的一些圣徒已经寻求德国的亲岑多夫求助,后因为过来调节的莫拉维亚的弟兄的观念与卫斯理的观念有了冲突。

最后在一次1740年7月的聚会中,卫斯理谈及了一些与莫拉维亚之间的看法不同。最后在这次聚会中分开了。

注:历史资料中描绘卫斯理与莫拉维亚的分开,实际还要复杂,本篇只是简要描述。

英伦三岛之工作

卫斯理在英伦的服侍,得来一个雅称“马背上的牧师”。他那时的工作极为繁重,许多的信息都是在马背上准备的。常常奔波于各个地方。

大致的概括如下

  • 1739年11月11日,卫斯理在伦敦分享,8000人聆听。并购得一残留厂房,经过修整后成为循道会的总部。
  • 1742年5月27日,在纽加塞耳宣讲救恩的信息。场面一下子超过了1000人。及至下午,会众增至30000人左右。圣灵极大的工作。后在纽加塞耳建立了循道会的另一个中心。
  • 1743年2月,他回到约克郡。 差不多50年之久,他在布里托斯、纽加塞耳、伦敦三地奔走。后留存一本《日记》作为其自己的记录,是极为宝贵的资料。(此书一部分已经翻译为中文,在中国大陆初版,《约翰卫斯理的日记》

卫斯理在英伦服侍期间,受到了许多势力的反对

  • 圣公会的人因为其使用未按立的人去传道,对他咬牙切齿。
  • 恶霸土豪因为不喜欢其宣讲的悔改和平等的信息,不喜欢他。
  • 政治上被人诬陷是法国叛党成员,招来许多误会。

荣耀与患难同行,喜乐与悲伤同路,这就是服侍之路。

情感踌躇与冲动的结局

第一次情感

在卫斯理因圣洁会而被派去美洲的日子,他对一位叫苏菲赫琪的女子产生好感。时年1736年3月13日。

当一位牧师对一位未婚的少女产生好感,本来也无可厚非。卫斯理生性严谨,他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她。

二人交往不断密切频繁,只是卫斯理思虑太多,一直不敢求婚于苏菲赫琪。这反而引起了苏菲极大的反感和埋怨。结果此女突然决定与另人结婚,结婚日期还定在1737年3月13日。是他们二人相遇一周年的纪念日。

当事件发生,卫斯理作为圣公会的牧师,按照条规拒绝让新婚的苏菲领受圣餐。因为圣公会规定结婚应该在发布结婚公告后,但苏菲结婚是在结婚公告之前。

这事件后又有苏菲家族的介入,卫斯理无法在立足于乔治亚。

卫斯理的性格有一个特征,就是常常因为考虑太多而在重要人生节点上迟疑过度,带来许多的亏损。思虑繁多,是他的一个软肋。

第二次情感

有一位寡妇,叫做葛丽丝莫瑞。他在管理循道会的孤儿大厦上,显出极大的品格和恩赐见证。

卫斯理不是轻易投入情感之人,开始详细的观察葛丽丝。看到其任劳任怨,满心喜乐,把大厦所有的事物代理的仅仅有条,就把她放在心上。

3年之后,卫斯理因劳累国度需要修养,恰好是葛丽丝的照顾让他恢复健康。等他醒来时,看到葛丽丝居然整夜候着他,心中感动不已。

约翰·卫斯理突然冒出一句话说:”如果我结婚的话,我想你就是我最适合的对象。”身为教会的领袖,约翰卫斯理说这句话算不算求婚,何况整句话加上”如果”两个字。考虑到约翰·卫斯理平时谨慎自己的话语,既注意外在的圣洁,又注意内在的圣洁;而在所有循道宗的同工中,他的生活言行都是他们效法的榜样。这时候他已经四十五岁,是考虑婚姻问题的时候了。当时葛丽丝·莫瑞的答复很大方得体,她说:“先生,你高抬了我。”

结果,卫斯理这次真是想和葛丽丝结婚,但是又犯了之前第一次情感关系中的问题,没有坚定肯定的表达自己的渴望。他实在太犹豫不决了。

直到有一天葛丽丝与自己的同工宣布要结婚了。这时后悔来不及了。因为又关系到循道会的同工关系,他觉得自己深深受伤。

第三次冲动

此后,有人为他介绍了一位银行家的遗孀,名叫玛丽花雪莉。这次卫斯理居然一反常态,仓促的向玛丽求婚,未曾与同工商量此事。

当结婚的消息宣布后,他弟弟都被震惊了,因为卫斯理对玛丽的印象并不好。

这婚姻的结局是悲哀的,玛丽是极为拦阻卫斯理的工作。这里不仔细讲了。

但回过头来,这显然是卫斯理的一个冲动之举,带来了几乎一生的伤痛。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玛丽。

最后寄居的日子

循道会后也开始在美国拓展,卫斯理曾经结的果子回到美国后开始建立美洲的循道会。

也经历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循道会对英国循道会的猜忌。最后是以卫斯理删除一些条例作为处理结果。

  • 删除了圣公会的第三十九条,此条要求教会效忠英国王室。
  • 删除条款中的第十五条。

至此,美国的循道会完全脱离了英国的圣公会。

1783年,卫斯理80岁。身体仍然健朗。

1784年,卫斯理发表了《宣告书》,把循道会的治理权柄过渡给一个循道会大会。

1789年,他86岁生日那一天,日记写着:

今年我已经到了八十六岁,现在我才知道自己是衰老了。我的视觉已经减弱,我的眼睛看不见很小的字,除非在强烈的光线底下。我的体力也衰残了,我走起路来要比前几年更加缓慢,对于人名、地名的记忆,都衰退了,常常需要停下来思索一番。

已经是呈老态龙钟之象

1790年,他已经无法再记录日记,需要人照顾。

1791年,88岁的他弥留之际,说:

最美好的是,神与我们同在。

1791年3月2日,卫斯理离开世界。

《约翰卫斯理简要生平》有2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