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为谁而死——从圣经及历史神学看「有限的救赎」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 3:16)

一、缘起与目的

在如今领受加尔文神学观点的改革宗教会中,许多圣徒强调加尔文主义的五要义,而这五要义是以首字母连接成为郁金香(TULIP)而闻于教会甚至学术界。这五点要义分别为:

(一)人的全然败坏(Total depravity)

(二)无条件的拣选(Unconditional election)

(三)有限的救赎(Limited atonement)

(四)不可抗拒的恩典(Irresistible grace)

(五)圣徒永蒙保守(Preservation of the elect)

因笔者听闻教会中有些圣徒因为改革宗的系统教义而引起许多困扰,甚至已经影响到教会的委身和建造,遂根据圣经并照着自己对改革宗系统教义的理解,与教会历史中许多对改革宗系统教义的评注,给出一些相对完整的对五要点的评论文集。希望能帮助本教会在困扰中的圣徒,坚固地方教会的建造立场。本系列文集所引用的《基督教要义》版本为钱曜诚主编,加尔文出版社2007年出版。

继续阅读“基督为谁而死——从圣经及历史神学看「有限的救赎」”

【转】为何马可福音16:9-20应包括在圣经内-Westcott与Hort谬误个案研究

引言

早在Westcott与Hort率领委员会于1881年修订圣经,并他们的支持者首度引进一个系统化的批评文本以前,就有基于文本理据,质疑马可福音应否包括16:9-20,其中最著名的批评学者要算Tischendorf与Griesbach等。今天多数现代派文本学者认为,此部分经文约在2世纪后加上去,托名马可所写,而马可福音「原本」的结尾已散佚;然此说实不合理,似是无中生有。尽管没多少理据证明应从书卷删除那部分经文,但几乎所有自然派文本批评家都认为应该这样做;此外,当今几乎所有新版本圣经要非真的删掉此部分,最少也加以括号,并注明「此部分原不属圣经」。

马可福音16:9-20是个好例子,可见将Westcott-Hort范式应用到文本批评上之谬;他们的理据,乃基于几个篇幅小又有错谬的希腊文抄本。其实支持此段经文属马可福音的理据多如牛毛,但现代文本批评学者依然将这部分删除。明显地,我认为「马可福音16:9-20乃后添」之说,从外证角度看,主要基于「愈古老愈好」的标准,其实此法不通,循此路径,甚至反过来驳倒批评文本支持者所言,笔者已另文讨论。[1]

继续阅读“【转】为何马可福音16:9-20应包括在圣经内-Westcott与Hort谬误个案研究”

马可福音十六章九至二十节是神的默示

兼谈教会与圣徒如何面对学术结论

文/Timothy

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 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 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份。[启 22:18-19]

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 神的家中当怎样行,这家就是永生 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 3:15]

在近期翻译的一些圣经译本中,很多译本开始认为马可福音16:9-20节是原稿没有的,乃是后期有人添加上去的,为的是让马可福音的结尾不唐突(译本的决断也影响了圣经注释者的判断,因译经的过程本身就是释经。诚然大部分新教传统的注释者对学者有莫名的推崇),也有的圣经译本将马可福音的可能的几种结尾都罗列出来,但又不表明译本立场,笔者也认为此举颇为学术,但与信仰的宣告不妥。笔者在本文之始,就明确在这里指出剔除马可福音16:9-20并非基于事实证据,乃是基于信仰价值前设的推断。本文会涉及到一些基础的抄本、经文鉴别、教会历史、教父作品、经课集等知识和资料,所列这些乃是要强调马可福音16:9-20节绝非是人的添加,乃是圣灵默示的圣经的一部分,不可随凭私意删除。

继续阅读“马可福音十六章九至二十节是神的默示”

亚当是被造的第一人

今日一同工与我电话提起小组中一些肢体认为亚当不是神造的第一个人,这种说法并不新鲜,但是对小组的弟兄姊妹带来非常大的困扰。为此,笔者愿意有这一篇短短的查经小文来说明这个问题。 继续阅读“亚当是被造的第一人”

基督与律法(律法主义、反律法主义之根源探讨)

本篇所查考的主题是基督与律法的关系,为了更加整全的从圣经本身去探讨这个话题,我会罗列相对较多的经文。一个基督徒对律法和基督的关系的认识,会决定该基督徒对称义、成圣的理解,然后落实自己领受的时候,会带出三个可能的果子:律法主义反律法主义合乎中道的对成圣理解

继续阅读“基督与律法(律法主义、反律法主义之根源探讨)”

七十士译本简介

作者:lambride

初信主时,就听到身边的一些弟兄姊妹谈起过《七十士译本》。听说是七十位犹太学者在一个岛上各自翻译,结果发现每位的译文彼此没有出入,当时觉得这事好神奇。又听说主耶稣和使徒们在世时所用的圣经就是《七十士译本》,从此这译本在我心里就有了特别的地位。当时就知道这些,那时也没什么资料可供查阅。近来对圣经译本有些兴趣,就搜寻了一些相关资料。从我所获得的一些有限的资料中,对《七十士译本》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愿与大家一同分享我所了解的《七十士译本》。

何谓《七十士译本》

《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该词取自于拉丁文septuaginta,即“七十”,或用罗马数字 LXX 表示 70 这个数字),这名称源自一个流传,认为有犹太七十二位学者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将他们自己的希伯来语摩西五经翻译成希腊语。但在翻译的人数上,有的认为是七十位,有的认为是七十二位。但基本上七十二位是较传统的见解,因为在《亚里斯提亚书信》(Letter of Aristeas)里提到翻译人员是从犹太人十二支派的每个支派中各自派出六人,总数七十二人,并详细列出他们是何许人。后来却约化成七十位,可能是为了表达“七十”是一个象征数字,对比出昔日七十位长老联同摩西在西乃山与神立约(出埃及记第二十四章)。
《七十士译本》,最初只指摩西五经,后来才通指全部包含二十四卷的圣经(旧约)。根据译文的语言,最早五卷完成于公元前285-247年间,其余部分约到公元前150年完成。《七十士译本》各卷的次序与希伯来原稿不一样,除了希伯来圣经正典,此外还加上了15卷次经(Apocrypha)和伪经(Pseudepigrapha)。新约圣经不少引用旧约的经文均出自此译本,后来再译成多种文字。《七十士译本》原书已失传,现存的是公元四至五世纪的抄本。 继续阅读“七十士译本简介”

旧约中的割礼仅仅是仪文吗?

当神与亚伯拉罕立约的时候,设立割礼作为立约的记号,这个割礼就是现在的割包皮,并且就主耶稣和初期教会给我们的见证,犹太人是非常注重割礼的仪文的。

[利 26:41] 我所以行事与他们反对,把他们带到仇敌之地。那时,他们未受割礼的心若谦卑了…

我们需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知:犹太人、以色列人、犹大人其实在圣经中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以色列人是上帝与立约之民的称呼;犹太人是两约时期及之后希腊罗马对以色列人的蔑称;犹大人是十二支派的一个支派的称呼。犹太人与犹大人的关系,我们这里不查考。所以旧约没有出现过犹太人,新约以色列人和犹太人会同时出现,新约没有出现过犹大人。 继续阅读“旧约中的割礼仅仅是仪文吗?”

耶稣必然降在阴间

在使徒信经中,有一句很难理解,就是『降在阴间』。历史上也争论这句信经是否是圣经的教训,所以现在有些教会的使徒信经中是没有这句话的。从教会历史的角度看,早期的使徒信经版本中,也是没有这句话的。所以有些人认为,无论是从历史出发,还是从圣经的经文出发,都不支持耶稣降到阴间的论诉,他们就轻轻忽忽的删除了使徒信经中的这句信仰宣告,真是胆大包天!

本文愿意从圣经和教会历史的角度去查考使徒信经中的这句话的含义,初期教会的信仰中是否包含『耶稣降到阴间』的内容。

继续阅读“耶稣必然降在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