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浏览并执行某些功能。您可以在 "同意"类别下找到有关所有 cookie 的更多信息。

被归类为 "基本"的 Cookie 保存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网站基本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 来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以及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只有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这些 cookie 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 cookie,但禁用某些 cookie 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总是激活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约翰福音 7.1-24 | 两群不信的人

耶稣教导说:要按照公义而不是外表去判断人事物。

不信的兄弟们

当大徒弟彼得讲说对老师的认知后,他离开了犹大去了加利利,因为犹太人想要杀老师。加利利是老师的老家,所以就有了文本7.1至7.9的记载。

我们从这段文本中,可以看到从小到达一起长大的老师的兄弟们,对老师的做法也不理解。因为他们认为老师的目的是要让自己的出名(ζητεῖ αὐτὸς ἐν παρρησίᾳ εἶναι),所以他们用命令语气告诉老师说:去犹大吧(Μετάβηθι ἐντεῦθεν καὶ ὕπαγε εἰς τὴν Ἰουδαίαν)。 继续阅读“约翰福音 7.1-24 | 两群不信的人”

约翰福音 6.60-71 | 考验

关于生命的粮的终末话语。耶稣亲口的话语,记载在约翰福音上。

离开的人

这段文本是在来时与找他的人对话之后,之前的对话是发生在迦百农(Καφαρναούμ)。此处跟从的人已经开始有所摇动,他们发现老师并不会常常的发大麦饼。 继续阅读“约翰福音 6.60-71 | 考验”

约翰福音 6.52-59 | 因他活着

住在耶稣里面,耶稣也住在我们里面,这就是永生。

饼就是肉

当老师在(51)说他的肉就是他所赐的饼后(καὶ ὁ ἄρτος δὲ ὃν ἐγὼ δώσω ἡ σάρξ μού),这话引起了纷争(Ἐμάχοντο),因为这话是在太难理解了。

接着老师就又开始说:如果一个人不吃他的肉,不喝他的血,就不会有生命在这个人里面(ἐὰν μὴ φάγητε τὴν σάρκα τοῦ υἱοῦ τοῦ ἀνθρώπου καὶ πίητε αὐτοῦ τὸ αἷμα, οὐκ ἔχετε ζωὴν ἐν ἑαυτοῖς)。这真的是一句有挑战的话,并且老师特别的用了“诚诚实实的告诉你们”(Ἀμὴν ἀμὴν λέγω ὑμῖν),更是将这个话的分量加成。 继续阅读“约翰福音 6.52-59 | 因他活着”

约翰福音 6.41-51 | 生命之粮与活着之粮

生命的粮食与活着的粮食

我们认识他的父母

当在上面的文本记载的一段话语后,犹太人开始议论老师(Ἐγόγγυζον οὖν οἱ Ἰουδαῖοι),议论什么呢?议论老师说自己是天上来的粮食这句话(περὶ αὐτοῦ ὅτι εἶπεν· Ἐγώ εἰμι ὁ ἄρτος ὁ καταβὰς ἐκ τοῦ οὐρανοῦ)。他们感到非常的惊讶,因为老师是谁?不就是那个叫约瑟的木匠的儿子么(Οὐχ οὗτός ἐστιν Ἰησοῦς ὁ υἱὸς Ἰωσήφ)?他的父母我们不都认识么(οὗ ἡμεῖς οἴδαμεν τὸν πατέρα καὶ τὴν μητέρα;)?现在他怎么说自己是从天上来的呢(πῶς ⸀νῦν λέγει ὅτι Ἐκ τοῦ οὐρανοῦ καταβέβηκα;)?言下之意,老师的话带给他们很大的困惑,他们可能认为老师是疯了。

唯一见过天上父亲的人

老师叫他们不要彼此议论(Μὴ γογγύζετε μετ’ ἀλλήλων),就又教导说:没有一个人能来到我的面前,除非派他来的天上的父亲吸引他(οὐδεὶς δύναται ἐλθεῖν πρός ⸀με ἐὰν μὴ ὁ πατὴρ ὁ πέμψας με ἑλκύσῃ αὐτόν)。这里有个词语需要关注,就是“吸引”(ἑλκύσῃ),这是一个主动语态的词,也就是并不是人可以主动来到老师面前,而是天上的父亲来主动的去吸引一个人,这个人才有可能来到老师面前。这样的人,老师在末了之日会让他复活(κἀγὼ ἀναστήσω αὐτὸν ἐν τῇ ἐσχάτῃ ἡμέρᾳ)。

那是否有可执行的步骤呢?有的。老师接着说起犹太人祖宗里面的先知们,他们写了很多作品(ἔστιν γεγραμμένον ἐν τοῖς προφήταις),都谈到有一天老师会从天上下来。所以,只要有人听见天上的父亲(πᾶς ὁ ἀκούσας παρὰ τοῦ πατρὸς),并且愿意去学习(καὶ μαθὼν),就会来到老师的面前(ἔρχεται πρὸς ἐμέ)。

原来,一个人只要愿意听从先知们作品中的教导,并且愿意去研究学习,一定可以认出老师就是先知们所说的那一位将要来的。好的,现在我们明白,天上的父亲是以两个途径来吸引人:

(1)先知们的作品中的记录和预言,指向老师说的。
(2)老师自己现场的教导。

为了继续纠正犹太人的错误观念,犹太人是有想要看神迹的传统的。老师接着说:其实没有人看到过天上的父亲,除了那从天上来的,这人是见过父亲的(οὐχ ὅτι τὸν πατέρα ἑώρακέν τις εἰ μὴ ὁ ὢν παρὰ τοῦ θεοῦ, οὗτος ἑώρακεν τὸν πατέρ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其实要根据上面的文本中提及的,老师之前说自己是从天上来的粮食。现在老师更加明确的说,他作为天上的粮食,生命的粮食,更是看见过天上父亲的。他来的目的就是要让人吃了他有永恒的生命(ἔχει ζωὴν αἰώνιον),这是老师按着诚实说的(ἀμὴν ἀμὴν λέγω ὑμῖν)。而这个吃是藉着相信(ὁ πιστεύων)而成就的。

生命之粮与活着之粮

所以老师继续说:我就是生命的粮食(ἐγώ εἰμι ὁ ἄρτος τῆς ζωῆς)。这句话曾经在之前出现过许多次。并且又将话题切换回犹太人不愿意相信老师的原因尚:摩西。犹太人的祖宗在旷野里吃的粮食不是摩西给的,是天上的父亲给的,但是即使如此,吃了还是会死(οἱ πατέρες ὑμῶν ἔφαγον ἐν τῇ ἐρήμῳ τὸ μάννα καὶ ἀπέθανον)。首先是因为那时肉身的食物,但更重要的是犹太人的祖宗在吃这粮食的时候缺乏当有的相信的心,这是他们死的核心原因。

老师接着指着自己说:这是从天上来的粮食(οὗτός ἐστιν ὁ ἄρτος ὁ ἐκ τοῦ οὐρανοῦ καταβαίνων)。他将焦点又从摩西转回到自己身上。这粮食的降下来是为了(ἵνα)吃他的人可以不死(τις ἐξ αὐτοῦ φάγῃ καὶ μὴ ἀποθάνῃ)。怎么吃?还是要藉着相信的心。

到了(51),老师有一个更深的宣告,老师说:我是活着的粮食(ἐγώ εἰμι ὁ ἄρτος ὁ ζῶν),是从天上来的(ὁ ἐκ τοῦ οὐρανοῦ καταβάς),如果有人吃了这粮食,就可以永远活着(ἐάν τις φάγῃ ἐκ τούτου τοῦ ἄρτου ζήσει εἰς τὸν αἰῶνα)。这里的进阶的宣告核心在于“活着的粮食”(ὁ ἄρτος ὁ ζῶν)。“生命的粮食”(ὁ ἄρτος τῆς ζωῆς)和“活着的粮食”(ὁ ἄρτος ὁ ζῶν)的相同在于,都是可以给人有生命;不同在于,前者的表达趋于物化(是一个东西),后者的表达趋于位格化(是一个人)。这粮食是活着的,是会说话的,是会行走的,是会做事的。这粮食就是活生生的天上父亲的独生儿子。

老师继续说:他要给(δώσω)的粮食就是他的肉体(身体)(ἡ σάρξ μού),是为了世人的生命(ἐστιν ὑπὲρ τῆς τοῦ κόσμου ζωῆς)。

总结

实际上,(51)的文本内容是继续教导的转换句,我们从(51)中可以看到三一的经世。因为天上来的粮食是父亲给的,又是老师给的,给的就是他自己,整个的自己。当人吃活着(ὁ ζῶν)的粮食时,他也必然就有这位活着的粮食所有的,可以喂养别人的特性了。

约翰福音 6.34-40 | 父亲所赐的是谁

今天读的文本则是老师和群众有继续的谈话,把记录的心得写在这里。主要焦点在于:是否有一些人是在世界之前就决定的,这些人会相信老师;同样的,是否有一些人是在世界之前就决定的,这些人不会相信老师。这里的核心词是两个:世界之前 和 决定。

起先

今天读的文本则是老师和群众有继续的谈话,把记录的心得写在这里。主要焦点在于:是否有一些人是在世界之前就决定的,这些人会相信老师;同样的,是否有一些人是在世界之前就决定的,这些人不会相信老师。这里的核心词是两个:世界之前 和 决定继续阅读“约翰福音 6.34-40 | 父亲所赐的是谁”

约翰福音 6.16-21 | 真正的粮食

今天在火车上读了简短的一段文本,是讲众人在湖的对岸找到老师后,与老师的一段谈话的一部分内容。由此老师开始引入了关于“饼”的再次讨论。

今天在火车上读了简短的一段文本,是讲众人在湖的对岸找到老师后,与老师的一段谈话的一部分内容。由此老师开始引入了关于“饼”的再次讨论。

当老师独自上山后,众人没有找到老师,而他的学生则是在渡船过湖的时候中途遇见了他。还发生了老师行走海面的事情(θεωροῦσιν τὸν Ἰησοῦν περιπατοῦντα ἐπὶ τῆς θαλάσσης)。 继续阅读“约翰福音 6.16-21 | 真正的粮食”

约翰福音 6.16-21 | 似之畏与是之慰

看耶稣若是“似”,则会带来“畏”。看耶稣如果是“是”,则会带来“慰”。

今天的这段文本,也是一个耳熟能详的事件。它发生在五个大麦饼的事件之后。因为在上一段中我们看到文本记载说:老师再次独自上了山(πάλιν εἰς τὸ ὄρος αὐτὸς μόνος)。

这群人仍在寻找老师,而老师的学生们则坐船去到湖(海,θαλάσσης)的另外一边。船至湖中,遇到大风大浪,波涛汹涌(ἥ τε θάλασσα ἀνέμου μεγάλου πνέοντος διεγείρετο.)。他们又继续的勉强划了一段(ἐληλακότες οὖν ὡς σταδίους εἴκοσι πέντε ἢ τριάκοντα),想要避开暴风的袭击。 继续阅读“约翰福音 6.16-21 | 似之畏与是之慰”

约翰福音 6.1-15 | 赴席之人与强暴之民

对于记叙性的文本,我们只要按部就班的读下来就可以,因为没有太多思想类的思考需要。但就好像小时候上语文课一样,我们要特别的关注文本中使用的某些语词或者短语细节。

对于记叙性的文本,我们只要按部就班的读下来就可以,因为没有太多思想类的思考需要。但就好像小时候上语文课一样,我们要特别的关注文本中使用的某些语词或者短语细节。

赴席之人(ἀνακειμένοις

这个词是在(11)中,文本描述的是老师分食物的场景。但整个场景的描绘和用词是有一种筵席的感受。这是一个多而不乱的场景,下面的人群一排排的坐下(ἀναπεσεῖν),好似真的在朝见君王一般。这场景又像是筵席一般,是等着主人分发食物,一同与主人享受快乐。

所以用这个词(ἀνακειμένοις)是一种双关的含义,这个词本身就是由“坐”(ἀναπίπτω)衍生而来,但此“坐”非彼“坐”,那是一种等候筵席开始,装扮整齐等候开席的坐。

这是一副预表性的场景,是让我想起在老师的最后一餐时的那个场景。所以这里(11)节既预示了老师的身份,也预示了那些跟从老师的人的尊贵身份。 继续阅读“约翰福音 6.1-15 | 赴席之人与强暴之民”

约翰福音 5.31-47 | 如何能相信

在这段希腊文本中,主要在谈一个“信”字。整个文本围绕此核心展开。

在这段希腊文本中,主要在谈一个“信”字。整个文本围绕此核心展开。

见证的问题(μαρτυρία

我们的老师首先谈及的是关于他自己的见证有效性问题。按照摩西的法律说:人是不能为自己做见证的。所以老师说:若他自己为自己做见证,他的见证就不是真的(31.Ἐὰν ἐγὼ μαρτυρῶ περὶ ἐμαυτοῦ, ἡ μαρτυρία μου οὐκ ἔστιν ἀληθής·)。因为当我们谈及“相信”问题的时候,核心在于思考凭什么相信,这个“什么”就是老师这里说的见证,这个词将通贯这段文本。

老师接着谈到了“另一位”(ἄλλος),他为老师做见证(ἐστὶν ὁ μαρτυρῶν περὶ ἐμοῦ)。这样这位就成了第一位老师的见证人。再后面的文本中,老师还谈起了自己的施洗约翰的事情。因为这位约翰曾经也为老师做见证,见证老师到底是谁。

但这里有意思的是,这位约翰作为另一个“另一位”,从摩西的法律的角度,已经符合了见证人的数目的最低要求(两个人)。而老师说:他不接受从人来的见证(ἐγὼ δὲ οὐ παρὰ ἀνθρώπου τὴν μαρτυρίαν λαμβάνω),但是为了“你们被拯救”(ἵνα ὑμεῖς σωθῆτε),他才谈起了这位约翰,接受了从他来的见证,接受了他还河水中的洗(ἀλλὰ ταῦτα λέγω)。

到这里,老师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作为父亲的独生子,他不需要有人来为他作证。这是作为三一的超越而言的。谁能够见证在上的那一位呢?那一位又真的需要人来见证吗?这其实是老师的虚己。

接着老师说,这位约翰是灯(λύχνος),而且是点燃的(καιόμενος)和发光的(φαίνων)。他的这盏灯,实际是为了老师最终的来到。但是这些人想要在这盏灯中暂时大大的欢乐(ὑμεῖς δὲ ἠθελήσατε ἀγαλλιαθῆναι πρὸς ὥραν ἐν τῷ φωτὶ αὐτοῦ),老师有更大的见证(ἐγὼ δὲ ἔχω τὴν μαρτυρίαν μείζω τοῦ Ἰωάννου),他们就是视而不见。什么见证呢?

老师接着说:父亲给我的工作,就是我将要完成的,这些工作要为我做见证,见证我是父亲派来的(τὰ γὰρ ἔργα ἃ δέδωκέν μοι ὁ πατὴρ ἵνα τελειώσω αὐτά, αὐτὰ τὰ ἔργα ἃ ποιῶ, μαρτυρεῖ περὶ ἐμοῦ ὅτι ὁ πατήρ με ἀπέσταλκεν)。就是这位“差遣我”(καὶ ὁ πέμψας με πατὴρ ἐκεῖνος μεμαρτύρηκεν περὶ ἐμοῦ)的父亲,为老师做见证。所以文本到这里,已经有两位给老师做见证的:天上的父亲和那位约翰。

谈到这位天上的父亲,老师说:你们从来没有听过他的声音,也没有看过他的样子(οὔτε φωνὴν αὐτοῦ πώποτε ἀκηκόατε οὔτε εἶδος αὐτοῦ ἑωράκατε)。 继续阅读“约翰福音 5.31-47 | 如何能相信”

约翰福音 5.19-30 | 第一次论及三一

这是一段涉及三一的较为详细的表达,而且是老师亲口表达的。体现了三一的秩序、交流、荣耀、意志。具体体现在能力、爱、尊敬、旨意这些方面

今天读的这段文本是第四福音书中,老师第一次非常详细的谈及自己和天上的父亲的关系。实际上,如果按照文理,从(17)开始就是在谈这个问题了。

这整一段的谈话是因为犹太人的一个表达开始的:你把自己看作和神一样(ἴσον ἑαυτὸν ποιῶν τῷ θεῷ)(18)。老师亲自的解释了这些犹太人的认知。主要谈到了以下几点:

能力(δύναται

这个词表达的是做事情的能力性,而不是意愿性。所以在(19)中,老师诚诚实实地(Ἀμὴν ἀμὴν λέγω ὑμῖν)说:他自己是不能够做什么事情的,除非他看到了天上的父亲做了。(οὐ δύναται ὁ υἱὸς ποιεῖν ἀφ’ ἑαυτοῦ οὐδὲν ἐὰν μή τι βλέπῃ τὸν πατέρα ποιοῦντα·)。所以老师做事的能力和准则是取决于他的父亲,取决于“看到”(βλέπῃ)。这里的“看见”并非是一种一般意义的动词表达,而是指老师与父亲的源头和次序的关系。接着老师说:因为那位做了的,儿子也照样去做(ἃ γὰρ ἂν ἐκεῖνος ποιῇ, ταῦτα καὶ ὁ υἱὸς ὁμοίως ποιεῖ.)。所以这个主题论及的是三一中的秩序。 继续阅读“约翰福音 5.19-30 | 第一次论及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