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浏览并执行某些功能。您可以在 "同意"类别下找到有关所有 cookie 的更多信息。

被归类为 "基本"的 Cookie 保存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网站基本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 来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以及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只有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这些 cookie 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 cookie,但禁用某些 cookie 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总是激活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在地若天》读书心得(二)

城市生活中如何落实灵修操练

此篇会有许多自己的感悟,将仔细论及在都市化、电子化、原子化与极度巴别塔化时代中,如何维系一颗清心

我略过了此书介绍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几十篇灵修作品的篇章,若有机会以后会详细书写自己阅读这些历史作品的感受。

书中在介绍完历史上的作品后,开始论及以往的这些灵修经验,是否有落实在这个时代的可能性。传统中教会各支灵性支流,是否有可能成为滋润现代心灵干渴圣徒的路径?

首先,要讨论的是都市化时代的生存特点

  • 第一个特点是繁忙。在城市生活的人一定会有这种感觉,不仅是工作的人,甚至是在家中处理一般家务的人也会有这种感觉。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压迫感是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特色。在加上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各种电子终端占据了人大量的空闲时间。本来想着能够刷手机放松身心,结果是搞得更加疲惫。
  • 第二个特点是孤独。虽然孤独一直就是人类被逐出伊甸园之后的生存本质。因为与永生上帝关系的脱离,使得飘荡一定是一个事实,但笔者还是觉得有程度之分。我也曾经在乡村生活到20岁左右,特别是童年的时候,孤独感要比现在的孩子小很多很多。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同龄朋友,显得极为孤独,许多孩子只能沉溺于网络去寻求情感依托。对于成人则更加不用说,现今网络充斥着这些信息。
  • 第三个特点是工具化。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讲究纵向进深各种细化专业,整个社会运作在人类架构起来职能细分上,这本来也是无可厚非。但因为人的罪恶本性,本来就是有将人工具化的趋势,加上都市化的生活模式,则加剧了这种工具化的特性。而工具化必然会产生早年人类历史发生过的事件:巴别塔事件。巴别塔事件核心因素是人类骄傲要宣扬自己的名,但在建造巴别塔的过程中,一定有许多人会漠漠无闻的牺牲,成为巴别塔建造起来的一块块红色砖头,这其实离血色馒头并不遥远。
  • 第四个特点是意志薄弱。这或许与受苦多少有很大关系。现代社会是商品化社会,从灵性角度完全是从体贴肉体出发发生各类商品。这也意味着到处都是试探,时常会落入陷阱之中。

如此简要罗列都市化时代的主要特点,我们将如何落实一个基督徒的灵修操练。

一般来说,我们

  • 常缺乏 安静与上主独处时光(浅薄化的祈祷生活)
  • 常缺乏 灵宫式的教会建造(巴别塔式的教会建造)
  • 常缺乏 肢体式的联络得当(工具化的同工配搭)
  • 常缺乏 对付自己的强烈意志。(薄弱的背负十架的意志)

这些是每个蒙救赎的圣徒都存在的危机,因为这是旧造之本性。如何让生命之大能吞灭这些旧造性情?历史上已经有许多人操作了许多路径,就是留存于教会的灵性传统。

再者,我们开始讨论,如何落实历史上这些灵修路径(此篇只论及早期修道主义传统)。

  • 修道主义路径。我们现今社会,有正常家庭生活的人不可能进入修院生活,不过精髓仍然可以学习。
    • 安静。这类安静在都市化时代特别艰难。但笔者在阅读了一些 《本笃会规》巴西尔的长短会规 后,认为仍然具有可操作性。首先,需要形成较为健康的灵性作息表。这类时间表格并无固定(主要是早上和晚上),但历史上那些为上主所使用的器皿,都会特别注重。类似约翰卫斯理、钟马田、宋尚节等。需要特别涉及一天大约有1小时左右的安静时光,建议放在凌晨或夜间,中午容易打盹,不大容易进入状态。这一小时可以以诗歌、祈祷、默想圣言来操作,也可以以阅读圣言或合适书籍来操作。若时间许可,可适当调整。

      地点则往往可以选择卧室、书房等,不容易受到打扰的地方。

    • 独处。所谓修道主义就是以“独自去面见那独一者”,只是他们采纳了一种比较少见的生活模式。这种独处的精神则是每个圣徒都需要的。这往往操作在安静的地点和时光中。
    • 专注。现今信息时代,要专注非常难。但我们仍然有路径可走。在灵性操练之时可以将带有网络功能的终端放置于灵修空间之外。需要注意的是,开始的时候会比较煎熬,这是专注的第一步。第二步则是在许多沙漠教父的作品中经常出现,需要沉淀自己的思想意念,不被仇敌各样的思想火箭搅扰。这个过程,不是靠运作意念成就的,而是靠呼求主名成就的。
    • 意志力。我们在阅读修道主义的相关作品时,有时候会讶异他们做的事情。甚至会觉得有必要这样吗?撇开价值判断不说,沙漠教父时期他们意志力的训练,对上主依靠的笃定,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我们的心灵无需要在上主主权与自由意志的神学话题上纠缠,因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圣灵上帝在一个人生命中的运作,可看为一个奥秘。所以我们可以在早期教父作品中读到高举上帝的主权和恩典,也会读到人的训练意志的责任,这并不矛盾。

      如今都市化时代怎么操作呢?

      1. 从抗衡一些糟糕的习惯开始。心里要愿意改变,并尝试微小的变动。
      2. 尝试做一些你不喜欢的事情,但上帝喜欢。从微小的事情开始。

暂时到这里。

《《在地若天》读书心得(二)》有一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