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浏览并执行某些功能。您可以在 "同意"类别下找到有关所有 cookie 的更多信息。

被归类为 "基本"的 Cookie 保存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网站基本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 来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以及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只有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这些 cookie 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 cookie,但禁用某些 cookie 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总是激活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约翰福音 7.53-8.11 | 稳固的珍珠

珍珠就是那天国的福音,约翰福音行淫的妇人的经文就是那珍珠,是稳固在约翰福音中的珍珠。

此段文本的正典地位

在新约经文校勘领域,此段文本已经被排除到了新约正典之外。在最近的许多英文译本中,要么是用括号标注,要么是用脚注标注。所以实际上,现代译本的译者基本不认为此段文本属于第四福音书。

但笔者要在这里给这段文本正名,他是属于正典的。那为何现在找到的许多早期抄本中没有这段的记录呢?是因为这些早期的抄本都是属于埃及来源,而这些抄本基本共有一个抄本祖先,也就是是从同一个祖先抄本抄录下来的抄本。

在历史的记录中,最早到帕皮亚(Papias,A.D. 60 – 130)的时候,就有该段文本的记录,虽然帕皮亚的作品已经失传,但是在爱任纽与优西比乌的作品中有他的作品的引用。在这些引用的帕皮亚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帕皮亚提及了该段文本。

也就是这段文本为何在埃及背景中的抄本中找不到呢?很有可能是这些抄本的母本中删除了这段文本。这些删除的行为与当时的社会人文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奥古斯丁提及了这事

“……我认为某些信心小的人,或更确切地说,是真信仰的敌人,会感到害怕,唯恐他们的妻子犯罪却免于责罚,他们将主赦免淫妇的行为从他们的经卷中移除,仿佛他说‘不要再犯罪’就是允许犯罪。”(奥古斯丁正是在论述“涉及奸淫的婚姻”(第27页)这一问题时提出他的看法的。

奥古斯丁的见证说明在那时就有出现许多把这段文本移除出正典的做法,仅仅是那时的社会人文环境认为淫乱是不可饶恕之罪,而木匠老师却给这样的人确认了悔改的可能性。

同样的,在耶柔米翻译的武加大中,也含有此段文本。因为耶柔米那时的希腊抄本大多包含此段文本。

著名的抄本鉴别者麦子格说这段文本是“漂流的珍珠”,意思是文本可能不包含在原始的第四福音书中,但是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记录。但我愿意说这段文本是“稳固的珍珠”,现在在正典中的位置就是他本来的位置,就住在第四福音书中。

什么叫怜悯

当这里记载着一群上层人士,即文士(γραμματεῖς)和法利赛人(φαρισαῖοι)居然用一个当场被抓的行淫的女子(γυναῖκα ἐν μοιχείᾳ κατειλημμένην)来试探(πειράζοντες)老师。

这样的行为为何会出现在这么懂摩西法律的人身上?他们那时心中只有对老师的恨,也没有对犯罪的人的爱。所以以一个人的命来试探老师,想要拿老师的把柄来要老师的命。这是何等的邪恶。

当然老师自然不会走入他们挖的坑。非常智慧的说:如果谁没有罪,谁可以先扔石头。文本后来记载说,这些人从老人开始,一个一个的走了(εἷς καθεῖς)。

最后这位可怜的女人被饶恕了,当然也被要求不要再犯罪了(μηκέτι ἁμάρτανε)。

这是怜悯。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