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浏览并执行某些功能。您可以在 "同意"类别下找到有关所有 cookie 的更多信息。

被归类为 "基本"的 Cookie 保存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网站基本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 来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以及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只有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这些 cookie 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 cookie,但禁用某些 cookie 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总是激活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耶柔米简要生平

武加大译本的译者

这位被罗马教会称呼为圣师的圣徒,拉丁武加大译本的翻译者,并不为我们华人圣徒所知,遂简单写此篇,用于基本的介绍。

出生及成长

耶柔米(Jerome)约于公元347年出生于达马迪亚(Dalmatia)的司垂登(Stridon),他家是一个富有的基督徒家庭。

幼年在罗马受教育,他的许多老师都是当时的名人,其中有著名的文法学者多纳图斯(Donatus)。

他也一直追求罗马化的生活,醉心于当时的罗马和希腊文学作品。特别是对著名的西塞罗的崇拜。

那时,他并未得着基督,也未跟随基督。虽然他出生于基督徒家庭。

梦中的异像

有一日,他做一梦。

他梦见自己来到了上主的面前,受到上主严厉的责备,说耶柔米是西塞罗的门徒,却不是基督的门徒。

这梦完全把他敲醒了。

他开始对早年的罗马生活心生悔意,他开始渴慕信仰并追求。

旷野的生活

公元366年,他受洗归于基督名下,选择离开罗马去度苦修的生活。

一开始,他选择跟随了一群热忱的基督信徒,并且在他后来的书信中还对此团体赞赏为“蒙福的唱经楼”。

后来他继续往东方行走,住在了阿勒坡(Aleppo)南边的沙漠里,开始研读圣言。并且那时就开始学习希腊文,也开始学习希伯来文。

他还常常抄写圣言古籍并教父的作品。

默想、独居、与圣言相亲,造就了他不断成熟的灵力。

公元382年,他返回罗马,彼时教宗也听闻其苦修和学者的恩赐,请他担任秘书。

而罗马教宗想要修订那本有许多翻译错误的古拉丁译本,也想要统一罗马教会所使用的拉丁译本圣经,将此重任交给了耶柔米。

孤独的译者

一些罗马的贵妇也追随了耶柔米,想要在圣言和成圣的路上更有长进。她们把耶柔米看为老师,耶柔米也教导她们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的知识。

385年,他又离开了罗马,去到了圣地,然后还到了埃及。埃及在当时有大批的沙漠修士在旷野之中。

那些仍然跟随耶柔米的贵妇则在伯利恒建立了男女修道院,还建造了一间客栈来接待去圣地的人。

耶柔米校订古拉丁译本,花了极大的代价。原先的古拉丁译本是翻译自七十士译本(LXX),因为是二翻的译本,自然就会有许多出入之处。

耶柔米逐步的翻译校对,等于基本重新翻译了整本圣言。

从耶柔米留存的一些书信我们可以知道,他在校订时按照的是直译的原则,因为他说连文本的字词顺序他也十分注意,认为是上主默示内容的一部分。

他说:

“若不同的拉丁译本的新约内容有不同,我们就要回到原文,就是新约最初书写所用的希腊文。同样,关于旧约,若希腊文译本和各拉丁译本之间有分歧,我们就该回溯到希伯来文本;如此,我们就能从潮流之中寻得源头。”

他也注释了许多经卷,给后人留存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勇敢的辨士

耶柔米是一个生性好辩之人,又因为从小就受到希罗文化的熏陶,练就了一些辩论本领。

他的这个才华,有益处也有弊端。

益处在于他会不遗余力的驳斥那些挑战真理的教训;弊端在于他太好辩论,常常误伤自己人,常常狭窄自己的心灵。

我们可以不同意他的一些神学观点,也对他好辩的性格嗤之以鼻,但他对圣言的热忱之爱是绝对值得肯定。

他曾经说:

不认识圣经,就不认识基督

这听上去多么的唯独圣言啊。这是我们可以从耶柔米身上学习到的很重要的内容。

无论是宣读、争辩、默想、记忆、遵行,都是以圣言为中心。

不过,耶柔米也是一位具有教会观念之人,他瞥见了个人主义带给教会的伤害。我们不仅仅要个人追求圣言,更是要在基督的身体内展读圣言,去整体感受基督藉圣言的临在和引导。

使得圣灵藉圣言的成圣之工成就在教会整个身体上。这也是耶柔米诠释圣言的原则。

就像耶柔米说:

你在世当寻觅、学习的,是那些到了天国仍然确保有效的真理。

生命的软肋

好辩的性格使得耶柔米心灵有时欠宽广,特别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

他与奥古斯丁曾经常有通信,耶柔米是谦卑,奥古斯丁是晚辈,这里摘录他们通信中记录的一则小事:

奥古斯丁给他写信,认为《约拿书》里面的植物应该是翻译成“葫芦”,而不是“常春藤”。耶柔米在回给奥古斯丁的信中暗示他只是一个不懂事的毛头小子,并且称反对他的人为“葫芦人”。

许多人都被他误伤了。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认知到自己的软弱,火爆的脾气还是在不断的克制之中。

无论是罗马传布他与跟随的贵妇关系暧昧,还是污蔑其中一位贵妇之女离世是因为他搞苦修,他基本都没有回应了。

他在罗马并非总是受到欢迎,但他留下的武加大译本成为了罗马的官方译本。

离世

耶柔米于419或420年九月三十日,在临近伯利恒耶稣诞生地的山洞中去世。

《耶柔米简要生平》有一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