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浏览并执行某些功能。您可以在 "同意"类别下找到有关所有 cookie 的更多信息。

被归类为 "基本"的 Cookie 保存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网站基本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 来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以及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只有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这些 cookie 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 cookie,但禁用某些 cookie 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总是激活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圣安东尼简要生平

带给亚他那修灵性扶持的沙漠独修士。使得亚他那修力量复原打那与亚流的仗。

蒙福的圣安东尼往往被认为是第一位沙漠修士,当然实际上他并不是,但他是最有名的一位沙漠修士,这是毋庸置疑的。

罗马教会与东方教会对圣安东尼都较为熟悉,每年都有圣安东尼的纪念日。不过对于新教圣徒,则知之甚少。

历史上对于圣安东尼的记载来源主要有两个:《沙漠教父言行录》与亚他那修所著的《圣安东尼传》

我整理此篇的目的是想让读者对这位孤身一人与魔鬼争战(但上主与他同在),但又保有正确教会观念,顺服于教会秩序,尊崇圣经的圣徒,有大致的了解。亚他那修在与亚流异端争战后被流放多次,其中一次在旷野遇上安东尼,跟随他有几年时间,灵性得以恢复,然后继续打可以说是在教会历史上真理层面的最重一仗:与亚流主义的争战

此篇会引用《圣安东尼传》与《沙漠教父言行录》的一些记录

出生

安东尼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双亲都是基督徒。他从小就有一个特点:不喜悦儿童的玩耍,却喜欢默想天国之事。这可以说是上主赐给安东尼的独特恩赐,并且是在预备他成为一个特别的器皿。要知道当时的少年人几乎都是藐视灵性之事的。

父母离世后,安东尼与妹妹相依为命。因为家庭的产业甚多,他也并没有愁吃愁穿。父母死后六个月,他常常会去教堂默想。

蒙召

一次走在路上,当他想起使徒如何舍弃一切,跟随救主;《使徒行传》中如何记录那些变卖所有,跟随耶稣的人,就有财宝积载在天上,这是何等大的盼望呢!或许真是从小的灵性特质,加上双亲离世,更是让他思念天国之事。

安东尼边走边想,走入教堂,就听到有人读到:你若愿意作完全的人,可以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 安东尼认为这是上主在召叫他,让他也成为这样的人。

于是,他离开教堂,变卖了家里的遗产,换得一些钱财,大部分分给了穷人,只留下一小部分给自己和妹妹生活所用。

当他再次走入教堂,听到有人念福音书说: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就把自己仅剩的钱财都分给需要的人,并托付可靠的人来养育照顾他妹妹。以便自己能够不分心的去追求灵性德行之事。

那时他大约十八至二十岁。

注:我们现今时代或许会觉得这类做法是不顾家庭的,实际上从安东尼对妹妹的照顾看,和后期他妹妹也成为修女领袖一事而言,他当初这样的领受是上主之带领。我们读传记千万不可随意将一种普遍的规律应用到上主对某个人的特别带领之中。我们读圣徒传记所要读出来的是当事人如何顺服、敬虔、跟随。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该随意照样画葫芦去执行上主给别人的呼召。因为后期有很多沙漠修士是没有呼召进入旷野沙漠的,反而是亏损极大。

初步的训练:村子

安东尼开始像一只小蜜蜂一样去吸取灵性的花蜜来滋养自己。他刚开始跟着同村的一位老者,这位老者自小就过独修生活,直至老者表明安东尼应该离开他,因为他已经无法继续带领安东尼。

随着整个独修操练的进行,安东尼常常是停留在那些满有上主恩惠的人身边,直到他汲取到了灵性养分。

慢慢的,安东尼便不再回家,但他仍然自己工作养活自己,因为他读到圣言说: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也会把余剩的分给有需要的人。他也持守不住的祷告,因为圣言亦说:不住地祷告。他也常常牢记圣经上的教训,因为他一生都坚守圣经的教导已经完备,只要持守和执行便一定够用。

安东尼这样的生活,得到了众人的喜爱。

所有村民和他的亲属都来探望他,因看见他的生活状况,均称他为“上主所喜爱的人”,有些人还称他为“儿子”或“弟兄”。

魔鬼当然不愿意有这样的人出现,即以各种恐吓、威胁、色诱等手段攻击安东尼,安东尼深知自己不是靠自己能够战胜魔鬼,而是要显明上主的恩在自己身上。

上主——他曾为我们道成肉身,胜过魔鬼——与安东尼一同作战。因此,每个真诚争战的人,都能说:“这原不是我,乃是上主的恩与我同在。”

安东尼常常不会去思想自己过去如何得胜,那是他从先知以利亚的话中得到的教训。以利亚说:我指着所事奉永生的耶和华……我今日必……,因他查考到这里的“今日”是没有计算过去的时间。因此这样的不为自己数算得胜也成为他一生的持守。

他也在争战中明白了祈祷、禁食、保守心灵的重要性,且重看灵性需要要大大过于身体需要,也是因为此开始慢慢减少食物的摄入,也长久禁食祈祷在上主面前。

注:现在许多研究安东尼的人认为亚他那修所著的《圣安东尼传》中记录许多安东尼看到的景象,很可能是因为安东尼长久禁食出现的幻觉幻象幻听。但实际上,整本传记中常常记录旁边的人也会听到声音或者看到景象,因此绝不是安东尼自身的幻觉,而是一种灵性的争战实际。当然,连安东尼在传记中都指说魔鬼许多的影像都是幻影,只要奉救主圣名便可清理和清除。这类的灵性争战的指教于一些人比较陌生且难以接受,但先别着急否定。

进一步训练:墓穴

由此,安东尼离开了村子,开始住在墓穴中。此举激怒了魔鬼,因为怕影响其他在旷野的修士。开始持续不断的攻击安东尼。

安东尼的身体被魔鬼及其差役攻击,甚至到了痛苦难忍的地步。当第二天,朋友带着面包来看他的时候,发现其已经昏迷在墓穴中,像死了一样。

朋友将他移至教堂,大家都来围观安东尼。直至半夜,安东尼苏醒后仍要求朋友扶他回到墓穴。

于是他的朋友把他带回墓穴中,如先前一样把门关上。他又独自一人在里面。因为曾受过击打,所以无力站立起来,他只能躺卧在地,但仍然祈祷。当他祈祷完毕,大声喊叫说:“我安东尼在这里!我不怕你们这样的击打,甚至更大的攻击,因为,没有什么可以使我与基督的爱隔绝。”然后他歌唱:“虽有军兵安营攻击我,我的心也不害怕。虽然兴起刀兵攻击我,我必仍旧安稳。

魔鬼愤怒的攻击他,以狮子、花豹、公牛、虫、毒蛇、狼等各种凶狠毒物的样式来攻击。他对魔鬼宣告到:

“如果你们有能力,你们只要一个来对付我就够了;但因为你们只能模仿野兽的样式。”

“如果你们有能力,你们可以先克服我,不应该后退,相反可以攻击我。如果你们是没有能力的,为什么还打扰我呢?这是虚假的。我们信靠主,因他是我们的印记和保障。”

难道上主忘记了安东尼吗?没有,在任何处境中,祂都于安东尼同在。

当安东尼向上望的时候,他看见坟墓顶端似乎打开了,一束强烈的光向他照射过来。突然间,那些鬼魔消失了,他身体上的痛苦也渐渐减少了,他不禁求上主说:“你在哪里呢?为何当初你没有出现,以至减轻我的痛苦呢?”有一个声音回答说:“安东尼,我早在这里,但我要看你如何挣扎,‘现在因为你的坚守,没有被打败,我要永远成为你的帮助者,同时我会使你的名传遍各地。”安东尼听了这话,便起来祷告,因为上主加添力量,安东尼感觉自己身体比以前强壮多了。那年,他大约三十五岁(他独修已经十七八年了)。

注:我们现代圣徒看到这些场景一会觉得不可思议,完全是杜撰的。但实际上,安东尼的灵性争战经验,与后期许多宗派的争战经验一致,并且上主的圣言一直会在合适的时候临到。我们并不追求有一致的争战经验,但追求在争战中有上主同行。而他的这份经验,是可以作为极具参考价值的一份描述。

再一步训练:古堡

如此,安东尼离开了墓穴。路途上仍然遇到魔鬼给的大银盘和金子的幻象,当安东尼靠上主胜过试探,便寻得一处古堡。里面住满了各类爬虫,但他决定住在此地。

那时他带着六个月的食粮(底比斯人[Theban] 的方法,这些面包可以储存一年而不会变坏 ),旁边也有水源,就常住在此古堡中。

安东尼每年在屋顶上收取面包,就这样,他度过了一段漫长的操练生活。

魔鬼对安东尼如此行为非常愤怒,就大力的攻击他。他的朋友起先以为古堡中有其他人,常常听到吵架的声音,后来透过墙孔看到只有安东尼一人,就知道乃是魔鬼在攻击他。

许多时候,他的朋友以为安东尼死了,但却常常听到安东尼大声颂唱诗篇的许多经文,如:

愿上主兴起,使他的仇敌被驱逐,如烟被火溶化。

万民围绕我,我靠耶和华的名,必剿灭他们。

亚他那修所著的传记没有过多的描述安东尼在古堡的生活,我们大致知道安东尼在古堡中操练了约二十年(他当时年约五十五岁)。

被上主显明

随着安东尼的事迹慢慢传开,住在埃及旷野的独居修士越来越多。当有一天他的朋友们将古堡的门打开,带出安东尼时,他被上主的灵充满。

若非为了其他人的益处,安东尼并未有离开古堡的打算。这是二十年来第一次与访客见面。他们惊奇于安东尼并未因为没有运动而肥胖,也并非常常争战而消瘦,他面带喜乐与荣耀,好似散出光芒。

上主借着他医治很多人:有的被病魔缠绕,有的被魔鬼所附。同时,上主又赐给安东尼善言的恩赐,因此,他安慰很多困苦的人,又使彼此相争的人成为朋友,他劝勉众人说:“在世间没有什么可与基督的爱相比和值得拥有。”他训话时,督促他们要谨记将来的福乐及上主对他们的爱情:“上主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更为我们众人舍了。

他对访客和许多同路的弟兄们的劝勉,常常是请他们将有限的生命、资财、房屋等等都投入到永恒的天上仓库里去。因为我们无需要积载许多钱财给后代。不要去应验《传道书》说:我恨恶一切的劳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劳碌,因为我得来的必留给我以后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谁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劳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这也是虚空。

不要在意在世界上的得到或失去,因为这都是过眼烟云。我们现在的世界比起将来的天国,真的是不足一提。即使现在受苦,也不要常去想念,因为: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给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

顺服于教会

安东尼虽然在那时的名声已经显赫,不仅在教内,也在教外。但他是一个非常有教会观念的人,他尊重上主在教会设立的秩序和位份。

安东尼是一个心胸宽大而心灵谦逊的人,虽然他享有美好的声誉,但他严谨遵从教会的次序,并视每一位教士为他的上司。他并没有因向主教、长老屈膝而感到委屈。若圣职人员向他求助,他亦会尽力相助。但在祈祷时,他会邀请其他人带领,并不耻下问地向执事们学习。

包括书写《圣安东尼传》的亚他那修也都是被安东尼扶持过,勉励亚他那修仍然要继续为上主的真理的争战(特指当时与亚流主义的争战)。直到离世时,还将一些遗物给了两位主教。

请将我的衣物分送如下:将我铺的这张羊皮和外衣给亚他那修主教,这是他以前送给我的,现在旧了。再将我另一张羊皮给色拉比安主教…

注:这很不同于如今新教教会呈现的一些混乱,特别是那些自恃有所谓看见、恩赐、能力者,不顾上主在教会设立的次序,常常是不规规矩矩按着次序行。在平衡自己与上主的关系、自身与教会的关系、教会与上主的关系这三者上,是不平衡的。甚至一点都没有明白圣经所启示的关于教会层面的真理。

谦卑的生命

主后 303-311 年间,教会遭受马克西米安( Maximian )的迫害。当殉道者被带到亚历山大城时,安东尼也跟随前往。

主并没有让他成为殉道者,而是成为一个服侍殉道者的人。他渴望成为,但却顺服上主对他的带领。他服侍那些愿意为基督献上自己生命的人。

于是他在矿场上、监狱中服侍那些证道的勇士,在法庭中他四处奔走,热诚地唤起、鼓励志愿殉道者的勇气。若他们被传召上法庭,他就服侍、陪伴他们,直至他们殉道为止。

因为许多人看见他的生活行为,就以他为楷模,要学习他的榜样。所以,安东尼仍然照常劳苦地服侍那些为主做见证的人,并与他们共担患难。

迫害也告一段落。安东尼返回他的隐修居所。

回到独居

当安东尼返回沙漠后,他做了一个决定:就是一段时间内,他不会外出,也不会接见访客。

但这期间,有许多人想要找他,这里摘录一个事例

1. 名叫马地亚奴的军官

这位军官的女儿被魔鬼所附,他想请安东尼为他女儿驱鬼。但安东尼拒绝了,他的拒绝并非是因为不愿意,而是希望该父亲能自己奉主耶稣的名为女儿来赶鬼。自己来经历上主的大能。

安东尼始终没有开门见那军官,只在门内表明自己也不过是普通人,和他人没有分别,如果军官同样相信主,他也可以按着信心直接向上主祈求,也会蒙上主垂听的。于是那军官离开后,靠着信心祈求上主,结果,他的女儿摆脱了邪灵的搅扰。

为了能够回到以前的独修生活状态,他决定搬到提班( Thebaid )这个地方。就开始安居在此地的山上。

因此,他有更多的时间祈祷操练。他的年事渐高,每月前来探望他的弟兄们都会问他是否需要给他带橄榄、豆类和油。

在这段独居的期间,上主仍然藉他的手医治病人,释放被魔鬼捆绑者。但他都是高举上主生命,丝毫不敢窃取上主荣耀。举例如

1. 富朗图

有一个名叫富朗图的人从宫廷来,他患有一种怪病,就是常常咬自己的舌头,又伤害自己的眼睛。他从宫廷来到山上,恳求安东尼为他祷告。安东尼祈祷后,就对他说:“回家吧,你的病会痊愈的。”但他却留在山上,数天也不肯离去。安东尼又对他说:“如果你仍留在这里,你将得不着医治。回家吧,当你到达埃及的时候,就会看见奇迹临到你的身上了。”富朗图相信他的话便离开走了。当他看见埃及的那一刻,他的病就立即痊愈了,正如安东尼在祈祷中从主所领受的指示一样。

对圣经的高举

有一天,当他要出外云游时,众隐修士都聚集在他面前,请求他训勉,于是他用埃及话教导他们:圣经给我们的指引已是足够的,但是我们能够在信心上彼此鼓励则是更好的。

在面对许多异端教训和持异端教训者,他的态度也是相当明确的,站在圣经真理这一边。

有一次,亚流派的人宣称安东尼的见解和他们是一致,这令安东尼非常不悦及愤怒。在主教的传召及众弟兄的要求下,安东尼下山来到亚历山大,公开斥责亚流派,称他们为最坏的异端,是敌基督的先锋。安东尼教导众人,上主的儿子不是一个受造物,也不是从无有而生的,而是与父同性同体,是永在的道和智慧。所以,亚流主义提倡之“有时他不在”是极邪恶的说法,因为道是与上主同在的。因此,安东尼不想与这些邪恶的亚流派来往,因为“光明与黑暗并没有什么相通的”。我们是敬畏上主的基督徒,但他们却认为圣子是上主的道,是一个受造物,这与异教徒并无分别,他们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因此,所有受造之物都愤怒,因它们把造物主并列在受造物之中。

一些灵性劝诫

安东尼留下了一些对于灵性成长的劝诫,这与我们是宝贵的。这不仅是他根据圣经而争战的宝贵经验,更是全体基督跟随者的财富。笔者将略略的例举如下:

1. 不要手扶着犁向后看

这是安东尼对当时的独修士的劝勉,劝他们不要像罗得的妻子一样回头遥望所多玛。对于已经离弃世界跟随主的人,这样行为会大大磨灭心志,并且被魔鬼攻击。

2. 怒气与欲望

人的怒气并不能成就上主的义。

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要好好保守自己的心,免受仇敌在此两点上对圣徒的攻击。

3. 认识魔鬼工作的幻象

魔鬼实际已经是失败者,约伯记告诉我们魔鬼任何的行动都是需要上主的同意。所以,基督徒,无需要惧怕魔鬼,而是要惧怕自己犯罪,成为魔鬼攻击的机会。

无论是各种幻象、恐吓、糖衣炮弹等等,我们对这些直接采取忽略与轻视便可。

4. 对各类异能之事与预言

魔鬼或藉魔鬼而来的“预言”是虚假的,因为牠自身无此能力。上主是全能的上主,能知道未来之事,但魔鬼不是。

魔鬼常常利用其能力来描绘一些所谓“预言”。包括行为不被空间辖制而来的时间差“预言”,也包括因为熟知人类的罪性而来的逻辑推理“预言”。这些都不是预言。

魔鬼的许多异能带有虚幻性质,奉救主圣名即可破除。从上主而来的神迹乃是真实的,对圣徒生命成长有极大益处。

注:还有许多教训可直接阅读《圣安东尼传》,相信会于灵性成长有益处。

离世的见证

安东尼离世的见证在于,他破除了埃及地区的一些迷信。埃及人相信一些圣人或者皇帝死了是不应该被埋在土里,而是需要被放着瞻仰。

安东尼不希望自己死了以后尸体被瞻仰,导致偶像崇拜活动。所以他极力的以圣经来劝自己的学生。

安东尼多次请求主教劝告教友不要这样做,他自己也曾纠正信徒及斥责一些妇女说:“这些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合宜!列祖和众先知的尸体,都埋葬在墓穴内等候复活,直到今天,主自己的尸身,也曾被放在墓穴里,且用大石遮掩起来,直到他第三天复活。”

借着这番话,他想指出他们不埋葬尸体是违法的,不管死者生前如何圣洁,死后都当被埋葬。难道他们比主的尸体更伟大及神圣吗?许多人听了安东尼的这话,自此便埋葬死人,并感谢上主让他们得了一个好教训。

当他说完了临终的劝勉和遗言

他便收起脚来,目光如同看见有朋自远方来般格外地喜悦(他容光焕发地躺在那里)。安东尼去世了,被接到列祖那里去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