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浏览并执行某些功能。您可以在 "同意"类别下找到有关所有 cookie 的更多信息。

被归类为 "基本"的 Cookie 保存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网站基本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 来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以及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只有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这些 cookie 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 cookie,但禁用某些 cookie 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总是激活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约翰达秘生平简介

约翰达秘是英国“普利茅斯运动”的发起领袖,他是一位低调的存在者。但却有许多人受到他的影响,包括我们中国的许多人。

达秘简介

约翰达秘是英国“普利茅斯运动”的发起领袖,他是一位低调的存在者。但却有许多人受到他的影响,包括我们中国的许多人。

出身

1800年11月18日,达秘约翰(John Nelson Darby)生于威斯敏斯德,他父亲的伦敦寓所内。他是幼子。当他才五岁的时候,母亲离世,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在这孩子的心里。他心中怀念先慈的情形,有时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来。在他五十岁之时,他写到他的母亲,这样说:“我想我时常注视先慈的遗容。在我幼稚之日,她如何照顾我,只有母亲才有这种照顾。我只能记得一个不完全的面貌,因为我早年就失去了她,但是她那双温柔的眼睛看着我,她以我为她心中的宝贝。她胜过我、得着了我,虽然当时我所知有限。在我不懂何为信任之前,她得着了我的信任。因此我学习了爱,因为我觉得自己是蒙爱的,我成了爱的对象,那爱也以服事我为喜乐。我一切所学习,而且珍藏在我心里,变成我人格一部分的,都与挂在我眼前的慈容攸戚相关。这就是我先母的素描。她虽然早已不在,我却能在心中回忆着她。”

早年教育

他早年的教育,受于威斯敏斯德学校,然而那些年日非常平淡,也无什么光荣的预兆。1815年全家迁居爱尔兰古堡,年轻的达秘首次足抵该地。他就进入杜百龄(Dublin)的三一学院攻读,那里的和谐空气立刻使他整个的人得着释放。他的进步非常惊人,十九岁就得着学位,而且名列前茅。加上三年专攻法律,于1822年他得着资格作爱尔兰律师公会的会员,可是他并未执行律师业务。就在于此,他未来的工作开始显明。

天召显明

达秘自18岁就关注了属灵的事,那是他的良心对于法律的工作非常不安,经过了极为挣扎的心里过程。

有一次,当他和开雷(William Kelly)谈到深切属灵的经历时,他说有七年之久他实在活在诗篇八十八篇中,他惟一的光线就在开首的一句话:“耶和华拯救我的神啊。”

这段心路历程记录的并非很详细,这与达秘的性格也有关系。但我们知道因为这七年,他被训练为一个准备被使用的人。在达秘的经历里,那一线的光辉,照亮了他七年的黑夜,最后引导他进入光天化日之下。他也准备好了,一生来服侍在上的那一位。他欢然的放弃了律师职位,最后在爱尔兰的一个教会执事团队中开始他的工作。

山区工作

达秘被派到威克诺州( County Wicklow)的山区,即客拉兰( Calary)教区作副牧师。那是一个大而散开的教区,他觉得和他非常相合。他安心的住在一所建在沼地上的农民屋内,全心执行各种牧师职务。因着他忠恳的履行职务,严格的执行教规,他很快就得着了贫寒百姓的欢心。他同情百姓的遭遇,体贴他们的软弱。他把礼拜堂的财产捐作开办学校和慈善事业之用。在他一年副牧师的任内,整个教区都得着他良好的影响。他不是一个雇工,也不是一个官吏,而是一个赤忠侍奉的人。几乎每晚他都在农民的家里教训他们,他的足迹走遍整个散漫的教区,难得有一夜他在十二时以前回到自己的茅庐。

直到有一次,他的坐骑受惊、旋转,把他剧烈的掷在一肩门板上,使他身体受到严重的损伤。这样他必须往杜百龄就医。在那里他逗留了一个时期,在长期休养时,关于国教和他自己牧师的地位问题。

思考国教

他说:

在我孤独之时,矛盾的思想加增;但是经过里面的熟思,圣经的话完全得着了优势。我一直承认这是他的话。仔细阅读使徒行传,给了我一幅原初教会的实际图画;使我深深觉得那里的情形和教会今日的实在光景大不相同,纵她仍旧是他所爱的。

由此,达秘开始与一班志同道合的同道开始以使徒行转所记录的教会的样子聚集。达秘也辞去了在国教中的职务,开始了他后面更影响后人的服侍。

服侍原则

  • 一、达秘是以圣经为服侍的根基,他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的研读,甚至自己还翻译了一本英文的新约。可以看出他极为看重圣经的地位。当有人以他的作品来说话时,说的不对时,他会公开承认“那是达秘错了”。
  • 二、在小事上常显出温柔。无论是对婴儿、对儿童、对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并没有多大的所谓的架子。

个人性情

达秘是一个不寻求朋友的人,在他的人生中,有屈指可数的朋友,但他并不寻求朋友。这种较为孤僻的性格可能与他早年是去母亲有极大的关系。但他虽然不寻求朋友,人却喜欢与他做朋友。主要是看到他的真诚、他的温柔、他的细腻。

但达秘的性格确实也很大的影响了他的服侍,所以在同时代的司布真对达秘的看法并不好,说达秘是有些狭隘的。达秘的狭隘主要还是在闭关弟兄会的事上,当然这是他们自己的理解,表示尊重。

文字工作

达秘也留下了许多文字的作品,包括那本他自己翻译的英文新约。还有一些注释书和诗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他留下来的一些歌本,是值得我们去看看唱唱的。他的确具有文字上的才华,也有语言的功底和学习能力。

有些人认为达秘是个教师,他专长于教会的呼召和性质。你说这是恢复也好,说它是革新亦可,它的影响的确是具有革命性的。那些诗歌表示他里面的单纯虔敬,似乎不应当出于他的手笔。但是达秘的一生充满了奇妙显著的矛盾。他一面有伯纳多(St.Bernard of Clairvaux)的柔仁忠诚,一面带着多明尼的沸腾热诚。他如同一个奥秘派的人,专心于诸天之上,同时又象一个宗教派的人,囊中常有法宝。他是一位机智的领袖,有时却有猛烈的冲动,使其他的弟兄感觉局促不安。他的一生犹如一幕景色,有高耸的山岩和岩穴,有青绿的草场和迂回的溪流,有汹涌的瀑布和平静的湖水;每一件都显在布景上,抓住人的视线。他被许多人所尊敬,也受到许多攻击。

人生终点

在1881年上半年,他在苏格兰邓地(Dundee)跌倒受伤极重。那次跌倒较比他当时所想象的还要严重,大大影响了他的心脏和肺部。有一段时期,他晚上不能躺下休息,只有坐在床上才能得些睡眠。1882年三月间,他被送到波尼摩(Bournemouth)一位朋友汉门(H.A.Hammend)的家里养病。将近二月之久,他弥留在本仁约翰(John Bunyan)所称之巴拉地(Beulah Land-即流奶与蜜之地)。

最后在四月二十九日,旁边守着的人知道时间已到,不久这位精兵要结束了他地上的日子。他已经在他的世代中服事了在上的那位,现今如同一个疲倦的旅客倒下安眠,和他所事奉的那位同在,等候那无云烟的早晨。

五月二日达秘的遗体葬在波尼摩墓地。送殡的约近千人。“寂静无声,只听见脚步的践踏,步伐整齐,几如军葬一般。”记念碑上刻着:约翰达秘,”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

1882年四月二十九日离世,享寿81,在世隐藏服事,在天同享福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