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浏览并执行某些功能。您可以在 "同意"类别下找到有关所有 cookie 的更多信息。

被归类为 "基本"的 Cookie 保存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网站基本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 来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以及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只有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这些 cookie 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 cookie,但禁用某些 cookie 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总是激活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金口约翰简要生平

金口约翰

教会历史上有一位教父,满腹经纶,宣讲满有圣灵之能力,一位正义之士,因留下许多的讲章和书籍,被称呼为“金口”,他就是金口约翰,其希腊名叫做 Ἰωάννης ὁ Χρυσόστομος,音译为约翰.屈梭多模Χρυσόστομος,屈梭多模,就是希腊文“金口”之意。

出生与成长

金口约翰约于公元 344 或 354 年出生在叙利亚的安提阿。他的父亲是一位官员,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在母怀之时,父亲便撒手人寰。他就由母亲抚养长大。母亲丧夫后,守寡开始养育约翰。金口约翰在其后的作品中说他母亲是一位敬虔的圣徒。

约翰受教于当时的外邦修辞学家力贝尼阿斯(Libanius),也受训于当时安提阿学派的神学家大数的狄奥多。从他的教育经历来说,是接受了当时的高等教育的。这或许成为他后来满腹经纶的原因。

约翰在成年后,就接受了洗礼,早年就渴望过一个隐修的生活,在安提阿附近的旷野中过了几年的旷野生活。后又寻一位老者学习祈祷,在山洞居住,研读圣言。因过于严格的苦行训练,造成身体的创伤,后回到安提阿。

接受圣职

回到安提阿后,约翰于公元 381 年接受了执事的按立,又于 386 年按立为神父。开始在安提阿主教座堂讲道,做牧羊的工作。从 386 年至 397 年应该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岁月,解释圣经的书卷,讲解信息于会众,没有涉入复杂的教会治理。

那时的君士坦丁堡已经成为了罗马帝国的第二首都,自然从地方教会的权重来说,她就仅仅次于罗马。那时的主教选立已经不像使徒时期那么单纯,会涉及到皇帝的介入与各方势力的均衡。皇帝会充分考量选中的人对帝国治理的影响。所以往往不具有背景,然后在圣徒中有好名声的人会被选立。

金口的为人在圣徒中间无需多说,他是一位很有正义感的人,当城市发动暴乱时,他都会出面来对会众劝勉,要寻正义做事。所以到了 397 年,君士坦丁堡选立主教之时,又陷入了各派的纷争之中,笔者当然认为这种皇帝介入的圣职选立有很大问题,但那时都是这么操作的。

各派相互攻击,高举自己派别的人,真的很像现在美国大选一般,所以各推选人士犹如肥皂泡一般,你是看不到这些人的真实样式的。就在这情况下,金口约翰因为属于“中立的有好名声的陌生人”就被推举为君士坦丁堡主教。

君士坦丁堡主教岁月

他为人简朴,正义。其他的主教一上任,几乎都会忙着自己的主教座堂,金口却过着节俭的生活,深切关怀穷人和病人。不过这种真实的基督徒领袖生活,冒犯了当时的奢靡权贵,包括皇太后欧多克西(Eudoxia),甚至那时的亚历山大主教提阿非罗也在抵挡金口之列。

公元 401 年,金口受邀去以弗所,参加一个教会会议。他动用了宗主教的权利,罢免了一些通过买卖而来的神职人员。就因为这个举动,挑起了内部人士对他的敌对,甚至还篡改他的讲道内容。

而皇后欧多克西因为篡改后的讲道信息,认为约翰在攻击她,所以就做了约翰的仇敌。约于 403 年,提阿非罗联合一些反对约翰的人,在一次教务会议中( 橡树教务会议 )将约翰解职,其实他们根本没有这个权柄。

金口遭到了第一次的放逐,很快就回到了君士坦丁堡。他将整个事件的原委写信给罗马的主教诺森一世(Innocent I),但是为时已晚,罗马已经无法介入君士坦丁堡教会的事物。

公元 406 年,约翰再一次遭到放逐,他被流放到亚美尼亚。罗马主教相信他是无辜的,但已经无能为力。罗马想要召开会议来解决金口的冤案,但没能实现( 在这之间有非常复杂的拉锯战,笔者这里不详细写录了 )。所以实际上,君士坦丁堡与罗马的分裂在公元 5 世纪开始就已经在发芽了。

流放之地与离世

约翰起初的流放之地,叫做库库苏斯(Cucusus),这是亚美尼亚的一个小村庄,处于亚美尼亚的边境,不过还是有许多的人去探望金口。并且金口在那里也充满行善的见证,大家都尊敬他。

他的敌人不肯放过他,就把金口流放到更远的一个叫做皮提乌斯(Pityus)的地方,那是一个沙漠地区。这趟苦旅约翰没有走到终点,在到达高玛那(Comana)时,约翰知道自己离世归天的时候到了,就领受了圣餐,在一个教堂中离世。

金口活着的时候没能回到君士坦丁堡,不过到了 438 年,西奥多修斯二世(Theodosius II)恢复了约翰的职份和名誉。他的遗骨也被迁至君士坦丁堡的使徒教堂。后因为十字军东征,又被移到罗马。2004 年 8 月 24 日,罗马教宗约翰保罗二世将其大部分的遗骨交给了君士坦丁堡主教。

金口约翰的一生,可以说是正义、顺服的一生,他其实并不愿意去参与复杂的教会治理,也对主教职份没有兴趣,但是当教会如此任命时,他顺服了,也深信上主之手的介入和掌权。

其主要作品和思想

金口约翰是留下作品较多的教父,虽然马丁路德是把他看得一文不值,不过我们不要顺着老马的思路下去,因那时老马是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看东西的眼光都会被当时的处境影响。现在宗教改革已经过去了 500 年了,许多事情我们都要捋顺。

金口留下了许多书卷的注释和一些讲道集,有 17 篇论文、超过 700 篇的讲道、许多圣经的注释和两百四十一封书信。

简单介绍如下:

  • 《论圣职》(On the Priesthood)。是其留存后世的最出名的作品,思路清晰,论及圣职问题。
  • 《论雕像》(On the Statues)。这是一系列的讲道集,是在皇帝认为的一次暴乱后讲的,目的是呼召人悔改。
  • 其他的书信和圣经注释不一一介绍了。

金口的思想,是有强烈的社会介入的特征,他是一位行动主义者,但他又有过隐修生活的呼召,远离人群,学习亲近上帝,祈祷于上帝。我们很难想象他是怎么把这两个不矛盾的结合起来的,或许他就是对的。基督徒需要亲近于上主,也要将上主之道活证于世间。

所以他以基督的名义行善,劝勉悔改,当被迫介入许多复杂斗争时,也并不胆怯,而是勇敢直上,直到他舍了自己的性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