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浏览并执行某些功能。您可以在 "同意"类别下找到有关所有 cookie 的更多信息。

被归类为 "基本"的 Cookie 保存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网站基本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 来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以及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只有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这些 cookie 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 cookie,但禁用某些 cookie 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总是激活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宣信简要生平

宣信博士在教会历史中,是闻名于他的一些诗歌,也闻名于宣道会的各种传教士故事。我们唱过他的一些歌,也听过他所建立的宣道会的故事。陶恕曾专为宣信立传《展翅》(Wigspread),在其中记着:几乎每一天都要抽出时间吟唱宣信的诗歌,因为这些诗歌表达了信徒的心愿和渴望。

出生与成长

宣信出生在加拿大,祖籍是在苏格兰,从信仰背景来说,他的家族是长老会的信仰背景。宣信的父亲雅各是恪守长老会许多规条的虔诚信徒。包括每主日家庭一起去教堂礼拜,若不能去礼拜就一起学习圣经。其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个主日,下午天气晴朗,宣信冒险溜出屋外,被他父亲看见,认为小宣信正享受不敬虔的自由。他父亲认为主日不适合打孩子,就在星期一早上,鞭打了宣信一顿。后来宣信的哥哥侯活宣信(Howard Simpson),把宣信拉到一旁,传授宣信逃避鞭打的经验。个中秘诀是,鞭打那一天,比父亲早一点起床,点上蜡烛,念那大本的圣经,大声祈祷,表示有忧伤痛悔之心。宣信也就以不圣洁和不敬虔的假悔改,来敷衍父亲,来逃避鞭打。

亦是说,幼时的宣信并非类似早期沙漠教父圣安东尼幼年一样的虔敬,他与一般的孩童成长无异,并不喜欢灵性的生活。但是上主自有他的计划。

以下的人生经历让宣信慢慢走上正途:

孩童溺水在许多时代都是常事。宣信也曾经历一次,而那次经历是宣信第一次真实的思考人生归宿的问题。其实这可算为上主的一次工作吧。

在宣信十五岁时,一次放学回家走迷了路,进到了印度教的墓地,被惊吓到毛骨悚然,精神受到极大刺激。等他父亲找到他时,已经处于痴呆状态,不在正常状态。

因为溺水、迷路、沉重的学业等因素,宣信的精神与肉体时处于奔溃边缘,医生甚至告诫他一年之内不要看书。他对死亡常有一种恐惧,这种恐惧甚至让宣信失去了对上主的信心。是父亲的祈祷支持了他,上主也听了他父亲哀哭的祈求,宣信慢慢的康复了。

宣信的新生是在读了一本叫《救恩的福音奥秘》的书,此书帮助了他建立了对耶稣基督的信心。十六岁那年,宣信就开始在一个公立学校教书,预备自己积攒学费去读大学。那时的他经历新生没有多久,更是有上头来的话临到说:

我也照样起誓,不再向你发怒,也不斥责你。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永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这是怜恤你的耶和华说的。

一八六一年一月十九日,宣信因读了一本叫做《灵魂里宗教意识的兴起和进展》的书而深受感动,在上主面前立下了一个誓约,这份誓约一直不断的成为宣信一生的提醒,提醒他是一个完全奉献的人

陶恕在谈及这份誓约的内容时,是震惊的。因为他很难相信一个十六岁的孩子能够写出如此誓言。但宣信真的就是写出来了,且成为一生的誓言。

大学的时光

一八六一年底,宣信得到了去诺克斯学院学习的机会。他与自己的兄弟借宿在库克长老会的长老约翰亨利家里。宣信与主人家的女儿玛嘉烈日久生情,后来玛嘉烈也真成为了宣信的妻子。

大学的光阴对于宣信来说并非很好,他渐渐失去了刚刚蒙了新生那种与上主关系的亲密。在灵性生活上是走了下坡路的。

他在大学的生活仅仅是一种规律性的宗教生活,根本谈不上与主的交流和沟通。他自己也承认,这样的灵性状态甚至在他开始服侍的头十年内,仍没有很大的起色。

牧会的学习

一八六五年,宣信从诺克斯学院毕业。顺利的通过了毕业的考试。他最终选择了加拿大的第二大的长老会做牧师。

他殷勤的阅读圣言,还大量的阅读教会历史中存留下来的灵性作品,努力的牧会,亲切的探访信徒。至一八七三,该教会还清了债务,信徒人数和质量都有所增加。整个教会对宣信都非常的满意。

后宣信因为加拿大的天气寒冷对身体不利,就接受了美国的肯塔基州路易维尔的柴丝纳街长老会的聘请。在这个长老会中,他写下了一篇著名的圣诗,就是《惟独耶稣是我信息》。

那时在这个教会的一年薪水是5000美金,这在那时算是一笔厚重的财富了。但他并不满足于物质的丰富,他渴望有更深的灵性的经历和认识。

后宣信认识了惠特少校和歌唱家白力斯,这二位当时在美国常常举行布道聚会。并且圣灵的能力好似随着他们。当亲自的听了他们的信息和歌声后,他开始反省自己这几年的服侍,他是缺少神之灵之能力的。

但是,事与愿违,白力斯在一次火车的车祸中离世。这对他有一些打击,但也带来了极大的激励。白力斯是因为火车车祸,他本已逃出火车,但为了救自己的妻子而葬身火海的。宣信开始有一个服侍方向的转移,就是从牧会转移到了福传上。

他租下图书馆礼堂和戏院来宣传好消息,很多人因此蒙了恩惠。上主再一次提醒他,他的工作是枯萎的,因为他没有传好消息给贫穷的人。

他发现自己所在的教会是一个上流的中产阶级教会,没有人关心贫穷人的状况。他想把教堂向普罗大众打开,但实际上柴丝纳街长老会并不适合宣信开展福传工作。

异乡的负担

就在那时,上主以一异梦,那梦是如此的清晰:

宣信记得自己,坐在一间很大的礼拜堂内。在宣信的四围,坐了密密麻麻的好几百万人,好像全世界的基督徒都聚集在教堂里。所有的人都向讲台上观望,只见讲台上坐着一大群的人,从他们的面貌和外形看出多半是中国人。会众一言不发,沉默地、缓慢地走过讲台,用手示意,来表达这些人内心的痛苦。

宣信当即认定上主要差遣他去中国,马上联系妻子,希望她能够同行。但是已经过惯了安逸生活的宣信夫人压根就不想离开美国,所以就回信宣信说自己会照顾好孩子们和家庭,宣信可以置身前往。

宣信等了好几个月希望上主给他开路,但门总是紧闭着。此时他写了一首短歌《到以外的地方》:

我必会前往那遥远之地,那地方从未听过福音的真理,千万人至今仍不知神的慈爱,我要尽速说出耶稣爱的故事。

这样的思念,溢于言表。

福传之事成了他一生的异象,直到死时。

经历医治

长时间的文字工作、教会事物的处理,还有许多挂心之事让宣信的身体趋于奔溃边缘。

一八八○年二月宣信主编的月刊《福音传遍各地》(The Gospel in All Lands)面世。宣信既要牧养教会又从事繁重的编辑工作,使他本已虚弱的身体,不胜负荷,终于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和气喘病。他曾服用各式各样的药物,包括草药和西药,又随身带着应急用的阿摩尼亚。宣信身体情况的严重,可从一位纽约名医的口中获得证实,该医生认为宣信剩下的年日已经可以数算。

最严重的还是宣信的精神衰弱。他的头脑过度烦恼,神经非常脆弱,以致他童年的忧郁症再度发作。

陶恕曾经用很贴切的手笔来描绘一群人:

对神沉醉者,对神梦想者,和国度的奥秘派,都有这些特征,他们情绪的波幅异于常人。他们攀升到难以置信的高度;有时则被忧愁推低到谷底。有时像被掳的犹太人,坐在迦巴鲁河(River Chebar)的旁边感到惘然失落;或以他们孤寂的悲愁惊吓守更的人。

宣信就是这样的人,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某种灵性特质。他是长老会的信仰背景,但他实际也承接了一些其他的灵性传承。

在身体和精神双重的病患下,宣信求了许多的医生。有一日上主光照:

过后,他坐在海边的一块大石上,沉思祂的医治这件事,沉思间他看见一些海草被海水冲上沙滩上,一会儿又有波浪把这些海草卷回浪涛中。他立刻站起来,把海草从浪花中夺过来,搁在海潮冲击不到的地方。这时候神的灵仿佛对宣信说:“你就是那些海草,你一直在挣扎,要走到安全的岸上,但无情的巨浪又把你卷回汹涌的大海中。但是我一直看着你,希望把你拾起,带你到安全的居所、可惜你一直不给我机会。”

从此,他明白了自己依靠医生过于依靠上主,这是他的罪(注:身体的医治从圣经整体看并不具有绝对性,但若依靠医生超过上主,则祂不喜悦)。他支取了从上面来的医治,身体好起来了。

随后,经过了一些时日,宣道会成立了。宣道会并非是计划中的事情,而是在逐步的引导中建立的,其核心在于宣传上主的好消息。

宣信一生还来过中国几次,虽然仅仅是考察,对于他也算是走入了中国。

灵恩的风波

随着阿苏撒街的灵恩的运动兴起,那时也影响到了宣道会许多的分会。很多宣信的同工都离开了宣道会,去了神召会(注:宋尚节也属于神召会。教会分裂的后续并非此文要讨论的话题。)。

在面对方言的绝对化表达时,宣信是拒绝的。宣信曾经一个人去恳切的求上主能够给他方言的恩赐,但是他在祈祷中有平安、喜乐临到,就是不会说方言。

所以宣信那时表达为

说方言是圣灵充满的一个证据,但不是绝对化的证据。被圣灵充满的信徒,可能会说方言,也可能不会有方言。

灵恩运动对宣道会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但宣信其实未将灵恩运动贬的一无是处,他还是认为里面有上主之灵的工作,但也有撒但的欺骗在其中。

宣信的诗歌

宣信留下了许多能够激励人的诗歌。例如

  • 《Through Death to life,我与基督已同钉死》
  • 《Jesus only is our message,惟有耶稣是我信息》
  • 《Himself, 前要的是祝福,今要祂自己》

这里摘抄一首《Himself》(只摘抄一段,其余读者可自行网上搜索或歌本寻找

前要的是祝福,今要主自己;前要的是医治, 今要主而已;前我贪求恩赐,今要赐恩者; 前我寻求能力,今要全能者。 永远举起耶稣,赞美主不歇; 一切在基督里,主是我一切。

末了的光阴

宣信一生都是锡安复国主义者,他极度的盼望基督回来。所以也特别注重以色列这个国家。因此,也会派遣宣教士去以色列宣教。当英国军队打下耶路撒冷的时候,他兴奋的难以形容。

英军攻克耶路撒冷的消息传到美国时,宣信正在芝加哥,他立刻奔回酒店的房间。他欣喜万分,双膝跪在主的面前,祈求主施恩拯救犹太人的灵魂。接着宣信恢复平静,离开酒店,前往慕迪会幕。宣信告诉会众,由于耶路撒冷脱离了土耳其人的手,新的时代已经开始。

对于一个老人,过份的忧郁,以及过份的狂喜,都不适宜。而对宣信,在长期间的心灵创伤之后,又突然过份地狂喜和兴奋,他终于中风瘫痪了。兼且他在童年时精神一度崩溃过,终于旧患复发。那时,教会的信徒对宣信有服侍,帮助他度过了一些难关。

一九一八年,宣信由于岁数已大,不堪负担,终于心脏病复发。在这一年,他放弃了宣道会主席的职位。

并且他的生命一直有一个破口:他投资了很多生意,包括房地产、代理、餐厅、发展公司等等,几乎都是亏本的。对于一个传道的人来说,不专心祈祷传道为念,是一个很亏损之处。还好,后来许多弟兄姐妹帮助宣信把这些债务给还了。

一九一九年十月二十八日,宣信与一些来自牙买加的弟兄们谈话后,就为这些宣教士祈祷。宣信一生最重大的使命就是宣教。

祈祷完,宣信就失去知觉,十月二十九日宣信终于去了荣耀之家。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