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浏览并执行某些功能。您可以在 "同意"类别下找到有关所有 cookie 的更多信息。

被归类为 "基本"的 Cookie 保存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网站基本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 来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以及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只有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这些 cookie 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 cookie,但禁用某些 cookie 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总是激活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李叔青医生生平简介

中国清末时期著名巡回布道家;基督徒学生福音工作的先驱。

二十世纪中国教会历史中的第一个奋兴布道家。借着他上帝在中国教会中启动了第一波福音和灵命复兴的浪潮。

蒙召奉献

李叔青是江苏南汇县人,生于清同治13年(1875年)12月1日。其父是监理会牧师,早年在苏州传道,兄弟姐妹共六人,他排行第三。12岁时被父亲送往西教士所办的苏州博习书院读书,一年后转入上海圣约翰学院首届医学生。13岁时受洗,念至高中而休学。为了将来能够做官赚钱,李叔青于19岁考入天津北洋西医学院,但在求学期间生活放荡不羁。一日逛街时,因宣教士唱诗声音而吸引,从不会讲中国话的美国宣教士那里听到的福音,并向他们讨教基督教真理。在信仰上经过一段时间追求后,内心彻底感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罪人,于是下决心做一个真正的基督门徒,那年他22岁。此后他的生活发生彻底改变,第一个改变是他向同学认罪,凡是以往跟他有仇恨的人,不管是人亏欠他或他亏欠人,他觉得自己都应该去认罪。第二个变化就是对世俗的虚荣,他本来喜欢穿华丽的衣服,现在他把自己丝绸的衣服统统卖掉,卖的钱全部捐给贫民,自己却换上布料做的简朴衣服,原来手上佩戴的明亮的银表,现在也把它卖掉把钱用来传福音和赈济贫民向神。第三个变化是得救以后马上就蒙上帝的呼召终生侍奉上帝。并且十分热心于传福音,受其影响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都成为基督徒。不但个个清楚得救,而且信而受浸。这些学生得救以后在医学院里引起极大的震撼,校长和教职人员对他们这些人行为和品德的剧烈转变感到困惑和不安,对领头的李叔青更是特别厌烦,但李叔青不顾一切,不但在校内大传福音,也在医学附设的诊所带领病人信主,他们遵从主耶稣传福音的命令,不惜奉献一切创立中国教会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布道团体,成立了天津守真堂布道团。

福音热忱

李叔青于一八九七年从西医学堂毕业,同班同学多半被派到军中做医官或其他待遇优厚的职务,李叔青却对校长说:我最爱耶稣,爱传扬耶稣的福音,我不爱做官也不爱多得银钱。校长听了虽然非常恼怒,但是对他也没有什么办法,于是就决定把他能搁在学校,什么都不给他做!那时他的同班同学们都在军中和政府里获得待遇优厚的高职,他却利用这段时间在天津继续向学生市民和地方绅士们传扬真理,并且还骑着马到天津郊区数百村镇去广传福音,同时,他仍然在教会中牧养新蒙恩的信徒。一八九九年冬,他清楚上帝的指引,离开天津回到上海,李叔清回到上海的时候二十五岁,从一八九三年的秋天一直到一八九九年的冬天,他在天津一共呆了六年多的时间。

复兴开始

李叔青先在上海宣道会和外国传教士共事一段时间,不久去上海中西学校教英文,目的是向学生传福音。李叔青原想独身,以便专心为主作工。但为顺服父母,终于在1900年结婚。1904年,他到苏州,一面教英文,一面传福音、造就门徒。他的父亲和二哥虽然都是牧师,但对救恩道理并不十分清楚,他就不断地向他们讲解,直到他们彻底认罪,真正接受救恩为止。在苏州期间,他和二哥一起祷告查经,带领学生归主。这些学生们的见证在校园内外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同学们受到李叔青的吸引,诚心来听他传福音。圣灵复兴教会的工作从苏州的校园开始了。同年监理会在苏州召开大会请他讲道,他的讲道充满能力,全堂信徒都被圣灵充满。这次苏州讲道成为一个天然成就的复兴大会,原来与会的人不论中外老少都受到感动而在上帝和众人面前公开认罪悔改,甘愿顺服基督把自己奉献给主用。这种复兴的状况很快就传播到全国。李叔青知道他全时间传扬福音的时间到了,不久他就辞掉了东吴大学的教职为着带进更大的复兴做好准备。上海与与南京的复兴是苏州复兴的延续和扩大,李叔青在这两地的复兴大会中扮演了最关键的角色。

复兴扩大

接下来他在世最后两年里(1906-08),先后到上海、南京、芜湖、宁波、杭州、绍兴、江阴、湖南长沙、山东烟台、周家口等地,四处奔波,主领布道奋兴大会,许多教会、许多人因他大有能力的讲道而得到复兴。李叔青曾与余慈度一起同工主持复兴大会。此外,他还把当时流行于英语世界的赛斯的《启示录注释》一书翻译成中文。

虽然李叔青的复兴职事不到四年时间,但是在他所结的果子或受他属灵服事的传道人,对于中国二十世纪教会复兴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许多人在他的带领中归主,北洋医学院的同学(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的家人和亲戚,他任教时校园的学生和同事,参加他复兴会得救的人(陈崇贵,成寄归,于力工的母亲等)

李叔青传福音的方式:利用大型布道会传福音,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熟悉自己的人传福音,利用文字工作传福音(1907年出版福音指南),还有一个未完成的就是建立中国的北田(传道人训练所),1909年余慈度在上海创建祈祷查经处,成为中国第一个工人培训所。

神学思想

李叔青的神学方面的综合思想源自于宣道会的创始人宣信,在福音传扬方面美国的布道家穆迪对他的影响最大。关于圣经预言解释影响最大的是卜蓝斯通(耶稣就要来了)和塞斯(启示录),最后内在生命的认识与经历影响最大的来自开西大会的讲员:包括慕安德烈,宾路易师母,梅尔等(注重基督的内住和主观成圣的真理)

对传道人的勉励

我们很容易想到别人灵魂的事,不容易想到自己灵魂的事。我自己若没有悔改承认我所有的罪,我怎么可以劝别人悔改他的罪呢?如果我自己的心灵是冰冷的,我怎么可以劝别人热心呢?如果我自己的心离开上帝,我怎么可以劝别人亲近上帝呢?如果我自己的心爱慕世上荣华富贵,我怎么可以劝别人去撇弃世界呢?如果我自己一天到晚忧虑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我怎么可以劝别人凡事托付主呢?如果我自己心里也会充满了污秽,对于读圣经也没有什么胃口,对于祷告也没有什么滋味,我怎么可以劝别人清心与上帝交通,殷勤侍奉主,常读圣经时常祷告呢?如果我自己没有主耶稣住在我心里为主为王,我怎么可以劝别人一心一意归顺主呢?总而言之,自己如果没有得救,怎么可以救别人?如果耶稣还没有使我们胜过我们的老脾气,如果还是照着情欲行事为人,我们怎么可以见证耶稣救人的大能呢?如果,耶稣现在不能感化你,拯救你,就是你讲他从前怎么替我们死,以后怎么救我们到天上去,这一切都是可疑的了。

行事为人

我们已经知道李叔清如何被上帝拣选和成全,且被上帝使用启动了二十世纪中国教会复兴的历史,但他仍然是上帝所使用的一个器皿。我们仍可以看到他的性格,习惯,优点,弱点,李叔青的体质素来柔弱,旅行时晕船,晕车。但他宁可忍受长途旅行之苦,他有洁癖,他的房间里不允许有任何尘土,穿戴干净利落,他对人非常方正规矩从不会说婉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他待人接物永远遵循一个四不原则:一,不讲自己的难处二,不说自己的苦处三,不言自己的穷处,四,不谈自己的短处,李叔青不喜欢社交应酬。他说:我实在是一个不适合做牧师的人,因为牧师需要多多跟人交往采取主动,我的行情却非常孤独。李叔青对于金钱的态度特别谨慎,他虽然放弃工作全时间侍奉上帝,但他不接受任何人财物上定期的供应,不接受会众为他公开募款。他对于田园的工作特别有兴趣,曾一度想在自己的住的地方购买土地,种植农产品,养鸡养蜂之类的学问都一一加以研究。他认为许多有名望忠心爱主的工人,因为被跟随的人吹捧过度反而成了被上帝厌恶的偶像,他认为信徒不应当属于任何人,因为只要崇拜人就会遮掩福音的真光使人看不见耶稣基督的真相。李叔青虽然是一个医生,但是他因为受了宣信神学的影响,立志生病时不用医药,相信凭信心祷告就能得到上帝的医治。历史中我们的确看见不少人病人不经医药而得到上帝的医治。但也有不少被主大用的人,他们的疾病虽然经过恳切祷告也没有得到上帝的答应。

为主烧尽

为了上帝在中国教会的复兴工作李叔青不愧余力,在全国各地组织复兴大会,他像以往一样每次布道都不吝惜自己的体力。每天从早到晚讲道两三次,并且布道会完了以后还有许多人到他的住处谈到道和询问救恩的问题,常常谈到深更半夜。在以往他开完会回家以后为了恢复元气一般都要用一周的时间休息静养,但这次回来后没有任何的休息,立刻不分昼夜地投入翻译工作。不但如此,他回来以后又碰到三个孩子同时感染天花,加重了他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压力。结果不久,全身发高烧,烧到连话都说不清楚,家人强迫他停下一切的工作。一九零八年七月十七日,家人把他从上海送到浙江的避暑胜地莫干山去修养,但不久他的病一天比一天恶化,病情越来越严重,最终陷入昏迷的状态。在他临死前的那一天晚上,他用及其虚弱的声音说了最后一句话:“或生或死,吾俱属主。”一九零八年八月十四日晚上九点半,李叔青与世长辞享年三十四岁,八月十六号在山上的礼拜堂内举行追思礼拜。李叔青的棺木运下莫干山,装在船上当晚开到湖州再用小货轮拖到上海,安葬在静安寺路的西人公墓里。

李叔青像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不久,从他的死里不断的结出千千万万的子粒来,就是他去世的那一年上帝立即把复兴的火炬传给他的同工余慈度,中国教会复兴的火烧得更旺更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