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滋是带进大觉醒的关键人物。不仅在美洲产生属灵影响力,也透过书信和书籍在欧洲产生影响力,给教会带来了更新。
本篇将简单的介绍他的一生。
出生与成长
爱德华滋的祖上是英国人,后移居带英国的美洲殖民地新英格兰。
1703 年 10 月 5 日,约拿单爱德华滋出生于东温莎(East Windsor)。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有四个姐姐,六个妹妹。
爱德华滋从小接受家庭教育,并未去到当时的学校。父亲从小就在阅读和写作上训练爱德华滋。七岁时,父亲就开始教导他拉丁文。小时候的这些训练,给他有很大的祝福,更奠定了其在文字工作上的基础。因为从他带进的祝福来说,文字工作大于其实际对教会的拓展和建造。
在爱德华滋的记忆中,幼年在他父亲的教会就有几次灵性复兴。那时年幼的他就已经思考灵魂归宿问题。或许因整体新英格兰移民中基督徒比率较大,孩子们也会以祈祷讲道等属灵事物来作为玩耍内容,但也包含有一丝的向往。爱德华滋回忆童年,述说那些行为基本是出于宗教情感。他没有得着基督的救恩。
年少的求学
大约到了他 13 岁时,他进入了当地的专科学校继续学术训练。一共有三年时间。包括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的学习;也有逻辑学、地理等基本科学素养的学习;还学习算数、几何还有一些天文学的知识。
1719 年,爱德华滋的学校并入耶鲁学院,他也就进入了耶鲁。因比较好的天分和才华,被放入到高级班中,并且担任班长。
他的学业进展顺利,1720 年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后又修读神学两年,拿到一张允许讲道的证书,那时他 19 岁。
天梯的初阶
1721 年,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一次阅读圣经中,他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我记得我第一次对神和属灵的事物有内在的、甜美的喜乐,是当我读到提摩太前书一章十七节:“但愿尊贵、荣耀归与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永世的君王、独一的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当我读这些话的时候,有一种神圣的神的荣耀的感觉进入我的灵魂,这种感觉是我平生未曾有过的。
他在那时瞥见了天国的荣光,尝到了永恒的喜乐。他渴望被这样的喜乐和光荣充满,也希望能够游溢于上主之中,哪怕吞噬于祂内也心甘。他盼望被基督占有。
如此当他又读雅歌时,已经完全与以前不同。他能够读出那种信仰的情感围绕在他的心间,看新郎的优美与超越,更是让他心里洋溢温暖与甜美。
生命的立志
自有了基督的生命后,严谨生活的爱德华滋开始立下许多人生志向。1722 年开始至 1723 年,写成《立志》(Resolutions)一书。
此篇愿意摘录几则,以 一窥那时爱德华滋的心境
五、立下志愿,不浪费一寸的光阴,并尽我所能的,以有益的方法,运用所有的时间。 三十、立下志愿,每一星期都要在灵命上有长进;在领受神的恩典上,也有进步。
后他感受到不能单靠立志来使灵命长进,变停止了书写。
但反过来,我们可以看到爱德华滋对信仰的认真和执着还有诚实。在本篇后面,我们看到这祝福他一生的信仰态度实际生发的果效。
取得耶鲁教职
1722 年,爱德华滋曾在纽约华尔街(Wall street)的长老会担任牧师,会众非常喜欢他,希望他终身留任,不过他认为自己还需要去耶鲁充实学问,所以婉拒了邀请。
1723 年 9 月,他接受了耶鲁的聘任,成为教员。
耶鲁的生涯
耶鲁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虽然期间有因为管理层的变动,学校有些飘摇,不过爱德华滋仍然持守本职,做好教导工作。
说实在的,爱德华滋在耶鲁的学研和教导生涯真可以看出其具有相当的自然科学研究才华。
他阅读牛顿及当时著名科学人士的作品,研究彩虹、流星、水、血液循环、燃烧现象等等,也会记下许多感兴趣的科学话题。他若继续如此发展下去,成为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不是问题。
不过,上主并没有带领他走上这条研究受造世界的道路。而是领他在永恒的基业建造中有份。
等候祂引导
他继续在耶鲁教书,但也开始查阅历史历代的灵性文献。那时新英格兰灵性的荒凉让他自然关注这个话题。
他最为注重的便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作品,如加尔文、约翰欧文等。研究下来变发现核心原因是人不够认识心思里天性的黑暗,而用人的头脑代替神的启示。
人类的科学进步迅速,但照样不认识上主,仍然流荡在那看似繁华实乃荒凉的旷野之中。
他随时准备离开耶鲁教习,去进入更深的领域。他在等候一个机会。
1726年 8月 29日,在诺坦普顿市(Nothampton)的教堂担任牧师的所罗门斯托达(Solomon Stoddard)—爱德华滋的外祖父—邀请爱德华滋任助理牧师。心里早已准备出来服事主的爱德华滋,立刻接受这项邀请。
贤惠的妻子
1727 年,他娶了撒拉彭勒达(Sarah Pierrepont)为妻。这是他一生最正确的决定。
相比约翰卫斯理的婚姻,爱德华滋的婚姻可谓是模范婚姻。许多他的传记作者都不吝啬赞美之词。
怀特菲尔德,另外一位上主重用之仆人也曾说: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对这么甜蜜的夫妇。
1729 年,斯托达牧师逝世,爱德华滋开始承担整个教会的牧羊职责。
他能够相对平衡的分配时间,大约有十多个小时是在做与教会和自己灵性相关的事。一个小时用来农作与参与一些家务;也会有半小时的时光来陪伴孩子们;也会花一些时间陪伴妻子。
爱德华滋的整个服侍,包括大量的书籍的写成,与他妻子的支持息息相关。
复苏的开始
1734 年 12 月,上帝的灵开始在诺坦普顿做奇妙工作。各处都开始有三三两两的人得生命。到 1735 年,相信的人越来越多。圣灵开始大范围的工作在这个地方。用爱德华滋的话说是:
整个诺坦普顿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爱,充满喜乐,而又同时充满忧伤痛悔的灵。
当爱德华滋在教堂讲道时,越来越多的人来听他的信息,也有隔壁镇甚至是隔壁州的人来听。渐渐的,这把火从诺坦普顿传扬开来了。
有人将这些景象书信传至欧洲,欧洲人很想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爱德华滋专门写了一个小册子来说明上帝的更新作为,书的名字叫做《神的奇妙工作的忠实叙述》(A Faithful Narrative of the Susprising Work of God)。
重蹈覆辙
1735 年这阵复兴之风,来得快去得也快。那些自称得着基督的人,又开始陷入到曾经的罪恶之中。
那些热心的人也开始进入到冷淡之中,连他自己也不例外。加上这时已经有一些牧师对爱德华滋有嫉妒和敌对,让他更是雪上加霜。
因为他的低落,撒拉也变得情绪不稳定。那是一家人、一个地区的黑暗时刻。
再度复兴
1735 年的风吹过后,沉溺了几个年头,到了 1739 年。随着人们的代祷,圣灵之风又开始慢慢的吹起来。
1739 年 11 月,怀特菲尔德来到美洲。并特地去诺坦普顿面见爱德华滋。两人配搭服侍,带进了后来被称为大觉醒的灵性复兴之中。
复兴的火在 1741年整整一年继续焚烧着。甚至许多大学的教授,也都虚心向爱德华滋请教灵性的问题。那时许多人在属灵上都有追求。
青年人和孩子们也开始关心起自己的灵性问题,并有许多大小团契建立,大街小巷满了赞美、祈求、认罪之声。
也有人开始因为一些现象出来反对这次灵性复兴,爱德华滋以其极高的圣经素养和逻辑学的训练,书写了一些书来作为回应。因为的确有一些现象并非是圣灵的作为,他也恳请大家要小心分辨自己的感受和感觉。并给出以下五点简要分辨圣灵工作原则:
- 更加宝贵和敬重主耶稣基督,让基督居首位;
- 反对撒但的权势,因为牠引诱人和鼓励人犯罪;
- 更加重视圣经的教训和真理;
- 在生活上得着更多圣灵的光照,不敢随便;
- 激励人爱神,更愿意把自己奉献给神。
好友大卫布莱纳
之前,笔者发过一篇简单的大卫布莱纳的生平。这里还是需要稍微带一下爱德华滋一生中做的极有祝福的一件事。
大卫布莱纳是一位热爱上主的人,在印第安人中间工作。中间的起起落落都记录在日记中。
大卫最后的人生时光是在爱德华滋家中度过的,当爱德华滋看了这些日记后,就极力的说服本来不想出版的大卫,要出版这些日记。他告知大卫一定会祝福到许多人。
如此大卫的日记就出版了,这些日记帮助了克里威廉、李文斯顿、戴德生、约翰马丁这些宣教士,使得他们的心更加坚固。
为会众所弃
诺坦普顿的会众有些嫌爱德华滋买书花这么多的钱,也对他老生孩子不痛快。而为会众所弃的导火索是他拒绝明显挂名的基督徒领圣餐。
此地早期的传统是:只要一个人幼年受洗就可以领圣餐,甚至其长大了不认信基督。这显然已经不是一个传统,而是违反了真理。
爱德华滋决定通知教会高层他不过接纳这些挂名之人领圣餐。此举触到了高层神经,后以投票要求爱德华滋辞职。
他并没有抗辩,而是接受了这个结果。不带着怨恨离开了自己曾经牧养的教会。
服侍印第安人
1751 年 8月 8日,爱德华滋举家迁往美国东部麻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的斯托布里奇(Stockbridge),去向那地区的印第安人中间工作。
开始他的妻子不大明白为何上主要一个有如此恩赐的人去这么个小地方。想着他的恩赐才干都埋没了。
没有想到因着这个小小家庭的见证,有因为撒拉的友善和爱,许多印第安人开始归向基督,他们也爱上了这群不一样的人。
普林斯顿
爱德华滋的女儿以斯帖的丈夫伯尔是新泽西学院的校长,伯尔本身就是爱德华滋的好友。后有因有款项进入,新泽西学院寻得在普林斯顿的永久校址。这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前身,时年 1755。
1757 年,伯尔病逝。学院邀请爱德华滋出任校长,婉拒不成,受任为普林斯顿大学校长。
离世
1758 年 2 月 23 日,爱德华滋因为种牛痘而染了天花。
离世的最后一句话是
信靠神,你就不需要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