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浏览并执行某些功能。您可以在 "同意"类别下找到有关所有 cookie 的更多信息。

被归类为 "基本"的 Cookie 保存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网站基本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 来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以及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只有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这些 cookie 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 cookie,但禁用某些 cookie 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总是激活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cookies可以显示

入世同心圆与出世同心圆

入世与出世的圆心

这是在阅读《在地若天》论及修道主义三个同心圆的一些小小感想

首先,入世在本篇中是中性词汇,并不具备许多价值判断,与基督徒常常说的爱世界是两个概念。其次,出世在本篇中也并非中国传统文化中论及的离群索居。所关注的重心乃是同心圆的圆心。

当我书写此篇,就开始回忆起曾经极为痛苦煎熬的带娃时光,这带的并非一般的娃,而是带养ASD娃(ASD是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的简写),并且是自己的娃。若此篇读者稍微了解我这里所谈及的这类娃,就明白这是多么痛苦的过程。

在带养过程中,慢慢明白一个人进入世界的过程是同心圆不断扩大的过程,而正常人的入世同心圆的圆心是,因此才有Lovvas的 《The Me Book》

所以开始教导关乎的所有内容:鼻子、耳朵、嘴巴…到家人、家庭的房子、房间、各房间的功能…,慢慢衍生到所在的社区、镇子、城市、省份、国家、最后是世界,但圆心是在

这是一个常人入世的过程,在这中间产生的复杂的人际关系、利益得失使得世界二字已经与红尘同义。这是世界在圣经中的一种内涵。

红色的尘土并非是红尘,而是那创造亚当所用的泥土,带着那份人的落地与谦卑,是在造物主面前的。

所以入世若从此角度去看,便是清教徒所注重的,他们渴望在世上的各个同心圆中活出新造之内涵,便是高举基督,基督是清教徒的圆心,是的中心。

但问题在于,那被撒但深深搅扰之红尘已经不是那纯一的红色尘土,因此人很可能会感觉很好的为上主入世,实际却落入鬼魔的网罗之中,只是因为带了一些红尘罢了,而那时却不能轻轻掸去红尘不留一丝云彩。

为此,在基督教被罗马承认并国教化后,教会受到了这类损伤,虽然这损伤不至于让基督对教会的应许落空,她必然胜过阴间的门。不过,另外一支更新的力量注入了,便是修道主义及其产生的生活方式。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以独处去觐见那独一者

由此,出世开始被提及,修道主义的出世至少有三个同心圆,圆心仍然是基督。

一、旷野。修道主义的旷野自然是空间和时间上的。他们真的采取离群索居的路径去制造一个能够与上主相遇的旷野,这若是有了上主之引导,是无可厚非的。后期修道主义变质甚至妖魔化,主要还是有许多人并非有此呼召进入空间与时间的隔离之中,导致了败坏和失败。

但这空间和时间的隔离是一定需要的,圣经多处记载论及此事。无论是亚伯拉罕、摩西、大卫、以利亚、耶稣基督、保罗等,都经历了实际的空间和时间的隔离,形成某种旷野,去直接觐见上主,形成亲密关系与交通。

二、修院。这是一个更为狭窄的同心圆,被囊括在修院的高墙和修道院时间表之内。为何本笃修院能够产生极大的果效,甚至到如今还有,也是因为修院产生了小小的旷野环境,更是产生了小小的红尘社会,但是这红尘社会若修院长上介入靠谱,就会充满圣灵之运行,形成以基督为中心的团契,并产生修院特有的灵性传承。

三、斗室。斗室,在沙漠教父时期,就是独立存在的。到了修院时期,则变成了修院内部更为狭小的旷野。这旷野,不只是空间时间的隔离,因为那里只有你自己,需要诚实的面对。这面对的过程,仍然以觐见独一者为终极指向。

如上,这修道主义的三个同心圆,其实若操作得当是极有祝福的。若采取类似安东尼的路径,让自己的修道生活处于一种顺服于教会的动态过程之中,也会给不在此圈子里的人带来极大的祝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