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4:43-54 | 发烧的孩子

命令语气的翻译,一定要知晓当时动作发起者的心境。

今天读的这段文本记录了一位孩子生病的官员(βασιλικὸς),这个词原来的意思是王国的、王室的,所以这位孩子生病的父亲可能是官员,也可能是王室的亲属。有时候我们会把这个事件与第一福音书和第三福音书中的百夫长事件混淆,从事件的记录看,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无论他是官员还是亲属,现在他的孩子病得快要死了(πρὶν ἀποθανεῖν τὸ παιδίον μου,在我的孩子死之前)。他的孩子具体得的是发热(πυρετός),与彼得的岳母的病的用词是一致的。所以实际上这个病是否真的到了要死的地步?有可能,因为发烧的是孩子。甚至这里的用词叫做婴孩(παιδίον),这个词有少年人的意思,也有刚刚出生的孩子的意思。所以,如果一个婴孩发烧,死掉的可能性在那个医疗条件很差的时代可能性极大。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当官员听到了老师曾经在迦拿把水变成了酒的事情,他是怀着一份请求和信心来到老师的面前。

所以接下来的文本中,两个命令语气的词语分别细致的表达了官员与老师的心境:

(一)κατάβηθι:求你下去。这里是在(49)里面官员请求的一句话。这句话显然不可能译为命令语气。若译成命令语气,则就翻译为你下去!,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要翻译为请求的语气,但在这份请求中因命令语气而是有一份信心在的。

(二)Πορεύου:你去!。这是在(50)里面老师的命令,他命令官员回去。而且后面跟着一句话(τῷ λόγῳ),什么话呢?“你的儿子活了”(ὁ υἱός σου ζῇ)。后面官员就是因为相信了这句话而去的(ἐπίστευσεν ὁ ἄνθρωπος τῷ λόγῳ ὃν εἶπεν αὐτῷ ὁ Ἰησοῦς καὶ ἐπορεύετο)。这是信心的提升。

所以,显然都是命令语气的动词,但翻译的语气还是有所不同。但真的能够分得很清楚吗?其实是很难的。所以实际上命令语气的表达,常常混合了许多心境,不同的情感都会占用这个动词一定的比例。

这件事情有个美好的结局:他和他全家都信了。(ἐπίστευσεν αὐτὸς καὶ ἡ οἰκία αὐτοῦ ὅλη),在这个句子中,“ἐπίστευσεν”这个动词的主语“他”(αὐτὸς)被强调了。照着我们之前的认知,这里的强调是指官员“亲自”的相信了。这个亲自带着一份实际与老师的认识和关系在那里。

老师回到第一次行神迹的地方:他知道这些情景,好似预备了这次信心的相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