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弗冷简要生平

圣灵的竖琴

艾弗冷(英文:Ephrem 或 Ephraim,另有中译:义范 或 厄弗冷),不为我们所知,甚至在罗马教宗本笃十五世宣布他为普世教会的圣师前,连罗马背景的圣徒都对其几乎一无所知。

但对于叙利亚基督徒而言,他是名扬在外的。

今天我们来简单写写艾弗冷,这位古叙利亚圣徒。

生平记述

就中文资料而言,我们没有许多艾弗冷的生平介绍。笔者对古叙利亚语尚未涉及,也无法有能力拿到资料做查考。不过,罗马教会已经有一些关于艾弗冷的介绍,和点滴的作品翻译。因此,这是本篇资料的主要来源。次要来源为英文世界中的艾弗冷的资料,因为已经有许多他的作品翻译为英文。

叙利亚的艾弗冷,大约于公元306年生于尼西伯(Nisibis,又译:尼西比斯 / 尼西比)的一个基督徒家庭。成长于尼西伯主教雅各的身边,并且接受教育,后还和主教一起创办了本城的神学院,并被按立为执事。有非常追求的信仰生活。

直至363年尼西伯城陷于波斯之手,艾弗冷迁至埃德萨(Edessa,又译:艾德萨)。继续在此城为上主工作十年时间。

至373年,为了照顾埃德萨城瘟疫中的病人,遭到传染而去世。

我们对他其他的信息所知不多,不清楚他是否是隐修士,不过他终身未婚持守童身。

东向路径

至今为止,在中国一般的民众心中,基督教是带有显著的西方色彩的宗教,并且许多人都下意识的认为基督教发源于西方,这是一种模糊的误解。

巴勒斯坦地区地处欧亚非大陆交界之处,当福音开始被宣扬,基本沿着三条可见的路径前行。

第一条是往欧洲方向,几乎整个欧洲囊入基督名下(当然这有政治性因素,并且带来后期许多亏损)。笔者称呼为西向路径

第二条是往非洲方向,使得北非基督化,当然现在也几乎荡然无存(埃及仍有一些科普特基督徒),但还记得北非的特土良、奥古斯丁吗?。笔者称呼为南向路径

第三条是往亚洲方向,圣言之中已有记录到在亚细亚一带地方的教会,启示录更是选择了其中的七个教会作为授信对象。笔者称呼为东向路径。而正是在东向路径的进程中,安提阿被提及,叙利亚被提及。甚至历史流传,使徒时期便已经到了印度,若没有喜马拉雅山阻隔,可能那时便可以通过西藏进入中土。

不过正是这一支东向路径的福音流向,造就了波斯教会(或称呼为叙利亚教会,其中的一支是唐朝来到我国的景教)特有的闪族特色信仰文化,他们以叙利亚语和其文化构建其特殊的接地气的信仰表达。

在许多叙利亚圣徒先贤中,艾弗冷是常常被提起的,甚至在耶柔米的《名人传》中,还有艾弗冷的一席之地,耶柔米书中记载着说:他那时就在阅读被翻译为希腊语的艾弗冷的《论圣灵》。

艾弗冷作品拾碎

艾弗冷是一位诗人,他以诗歌来述说神学,这是叙利亚神学诠释的特色。在他独特的信仰表达中:信心、盼望、爱心都表露无疑,甚至最后他践行了爱德,为病患牺牲了自己的性命。

他留下的神学遗产丰富,主要可以划分为四类:散文作品(辩论作品或圣言注释)、诗歌作品、诗节讲道辞、赞美诗(这部分最丰富)

我们很难想象有人能够将神学与诗歌结合起来书写,这种交汇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所以他是以诗歌来书写神学。诗歌使他能够藉着许多的意象、悖论、比喻来深化其神学反省;又使得他的神学变为了音乐与礼仪。他本身就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和音乐家。

神学、诗歌、反省、韵律、赞美,这五股织线织就了艾弗冷极具特色的信仰沉淀和表达,犹如七彩之衣,成为上主赐给他的荣耀。

本篇会选取一些他的作品,以让我们有初步的印象(以下凡诗歌翻译,都为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所译,中文为罗马匿名圣徒所译,笔者稍有修改)。

《论基督降生》(On the Nativity of Christ)

一首以意象写就的赞美诗,充满灵感之祝福,以下为节选:

主进入她内,变为仆人,

圣言进入她内,在她内沉默无言,

雷霆进入她内,寂静无声,

世人之牧者进入她内,

祂在她内变为羔羊,声声咩咩。

祢母亲的腹怀颠倒了秩序,

哦,祢这号令万物者!

祂富着进入,却穷着出来,

至高者进入她内,却卑下地出来,

光明进入她内,衣冠楚楚,

却以令人蔑视的样貌出来…..

祂给了所有人吃的,进入她内,承受饥饿,

祂给了所有人喝的,进入她内,忍受口渴。

祂赤裸裸地出来,而祂给了万物华美的衣冠。

赞美诗 49:9-11

这一篇他将亚当和基督连在一起:

基路伯的剑斩断了,

通往生命树的路。

但为了人类,

这树的上主在奉献中,

将自己作为粮食献出。

伊甸乐园中的树,

给了第一亚当食粮。

但为了我们,

乐园的园丁亲自,

将自己作为我们灵魂食粮。

亚当离开乐园时,我们一同与他离开。

如今剑已经挪走,由矛取代,

我们就回得去了。

《论信心》

其中将火炭与饼联系在一起,先知以赛亚是被撒拉弗用火炭洁净嘴唇,我们却是用基督自己来洁净。

你的面饼中藏了不能吃的神,

你的杯酒中是不能饮用的火。

你面饼中的神,你杯酒中的火:

看!从我们口唇中听到的奇事。

撒拉弗,

不能用自己的手指,

触碰那挚热的炭火。

唯有以赛亚的口唇,

能触碰那炭火。

手指不能抓,口也不能咽。

但上主使我们两者都能做。

天降怒火,要毁灭罪人;

天降恩火,降到面饼中;

安置于其中。

不管那毁灭人的火,

而是面饼中的恩火,

我们吃了,得着活力。

对各宗派而言,艾弗冷在今天,是值得深入挖掘的人物。特别对于汉语为母语的圣徒,我们有着自带的诗歌传统,唐诗宋词元曲从小就朗朗上口,愿上主在我们中间兴起如艾弗冷式的人物。

他常常用自然、生活与圣言中的象徽来表达自己的神学,让当时的人读了朗朗上口,也能够明白。这或许就是福音落地在一个地方发芽的该有神态。

教会传统中,称呼艾弗冷为“圣灵的竖琴”是合适的,他的一生始终是一位执事,一位仆人,一位服侍人以至于死的仆人,效法他恩主的样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