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6.1-15 | 赴席之人与强暴之民

对于记叙性的文本,我们只要按部就班的读下来就可以,因为没有太多思想类的思考需要。但就好像小时候上语文课一样,我们要特别的关注文本中使用的某些语词或者短语细节。

对于记叙性的文本,我们只要按部就班的读下来就可以,因为没有太多思想类的思考需要。但就好像小时候上语文课一样,我们要特别的关注文本中使用的某些语词或者短语细节。

赴席之人(ἀνακειμένοις

这个词是在(11)中,文本描述的是老师分食物的场景。但整个场景的描绘和用词是有一种筵席的感受。这是一个多而不乱的场景,下面的人群一排排的坐下(ἀναπεσεῖν),好似真的在朝见君王一般。这场景又像是筵席一般,是等着主人分发食物,一同与主人享受快乐。

所以用这个词(ἀνακειμένοις)是一种双关的含义,这个词本身就是由“坐”(ἀναπίπτω)衍生而来,但此“坐”非彼“坐”,那是一种等候筵席开始,装扮整齐等候开席的坐。

这是一副预表性的场景,是让我想起在老师的最后一餐时的那个场景。所以这里(11)节既预示了老师的身份,也预示了那些跟从老师的人的尊贵身份。

五个大麦饼的零碎(κλασμάτων ἐκ τῶν πέντε ἄρτων τῶν κριθίνων

当这些人吃饱了后,老师吩咐自己的学生们去收集剩下的零碎,不要丢失什么(μή τι ἀπόληται)。这些碎饼是从哪里来的呢?文本记载说:是从五个大麦饼来的(ἐκ τῶν πέντε ἄρτων τῶν κριθίνων)。哇,文本的记载居然记载这些碎饼来自那个孩子(παιδάριον)的五个大麦饼。我们知道实际上这些饼到底是怎么来的还是个谜。当老师祝福这些饼和鱼的时候,到底是如何发生的也是个谜。这里的用词给我们有些许思想,就是:这孩子的大麦饼是老师可以祝福的原因(来源)。文本如此的记录就是一个证据。老师纪念这个孩子的付出,纪念他的五个大麦饼。

强暴之民(ἁρπάζειν

这些被称呼为“赴席之人”的跟从者,看到老师有这样的能力可以让这么多人吃饱时,他们居然有一个强迫老师的行为出现,就是强逼老师作王。从“赴席之人”到“强暴之民”的转变,是因为中间吃了饼和鱼。或许这群人是经常饿肚子的,经常被欺负的,他们不想放过这么一个人。但“强逼”的做法显然是不合老师的心意的,老师本来就是要来作王的,但是不是以这个动机、这个路径、这个目的。

结语

实际上,最后老师肯定没有听从他们,这群人没有明白“赴席之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身份的转变,是显出人心里面到底存了些什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