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立较为完整的神学架构?

建立神学架构

在火车回来的路上丰富一些以前的内容。内容较为概括,但大致已经形成整体认知。

华人教会一直较为轻看神学架构类的知识,喜欢直接触及神学思想最具应用的一块:应用神学

这样的操作和认识就会使得教会很难不断得以丰满,又因为常常回念那些圣灵在几百年历史中的工作而难以跳脱这样的眼界。并非是否定过去,而是肯定过去以超越过去成就圣灵在华人教会的时代性更新的工作。为的是让教会更有丰满的样子。

其实神学无处不在,他不仅仅是狭义的系统神学而已,而是广阔到无所不容。因为神学所触及的领域应该是囊括上主所及领域,所以实乃无所不包,包含了创造主与一切的受造物。当然我们又得承认人的理性与灵性的有限,所以实际乃是不断认知上主的历程。

本篇所谈及的术语并没有明确核实于现今流行于学术界的神学术语,所以必要时文中会有一些简单注解。 

圣言根基

当我们谈及神学话题时,首先关注的就是对上主的认知,这份认知是有个人的历程感想,但一定是依归于祂的圣言。

所以对圣言的态度和情感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份情感和态度会推逼一个人认真的阅读她,思考她,应用她。

为此

第一步 读

需要多遍的阅读圣言,我想给出自己的一些经历和大致的数据范围,好给大家一个参考:

1 遍 –> 好似没读

2-5 遍 –> 好像读过

5-10 遍 –> 记得哪里看到过

11-20 遍 –> 我知道你今天要讲那些经节了

20-50 遍 –> 从“都明白了”到“怎么好像又不明白了”

50-100 遍 –> 我得慢慢读,一点点读

100 以上 –> 上主怜悯,希望有恩惠能继续读

一般人没有厚重的圣言阅读的基础,马上去搞系统神学是比较危险的。所以在10 遍是最最低的底线了,最好 50 遍作为基础才可以有较为系统的神学思考。

当然这仅仅是参考,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能突破这种上主立定的阅读思考规律,往往越觉得自己没读几遍就去想神学主题的人,得出的许多结论越是奇葩无比,教会历史上都曾出现过。

所以,请不要做那朵奇葩,暗暗地去读完 20-50 遍吧。不要说没时间,没时间读的人肯定是没时间想的人,那么在想的时候仅仅是自己许多情欲的参与罢了。

第二步 概括

我们已经有了阅读基础,用圣言做阅读理解那是分分钟的事,许多还能得满分。许多的教会语言开始信口拈来,想都不用想,去看望一个人时满口都是那书里的话。好了,如果你到了这里,建议开始自己整理圣言各书卷的概要。

这种整理又会开始拓展你的眼界,挑战你的旧有认知。所以概论是到了一定积累才能做的事,不要为了概论而概论,那没啥意思的。

但是,若你到了这个阶段,概论就必须要做。

第三步 打成一片

我们做概论的目的是形成各书卷的独立整体认知。到我们做完六十六份概论之时,你可能又会感受到上了一个阶段。

这时,在你那小小的脑壳里的细胞开始在联合运转,上主赐下了一个称之为悟性的东西,其实祂之前就在给你,只是你没啥感觉罢了。

这时你会有个特殊感受,你会用某一个主题将书卷联络起来去思考问题了。哇,恭喜你,你到了又要做功课的时候了。这个功课叫圣经神学。

不同的人做这份作业,进路可能有所不同,但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他的思想中,那六十六颗珍贵的珍珠,成了一串珍珠项链。每个人用的线可能不同,但当你看到项链成形在你脑中时,那种愉悦感真是太难表达了。好似一个女子有了自己在夫君面前的第一份荣耀装饰一般。我只能表达到这样子了。

想要知道是什么感受吗?就去做这份作业吧。哈哈。

圣言规模

规模一词是和合本所使用的,特别指系统性的认知。

实际上,在教会历史上,系统神学出现的是比较晚的。为什么呢?

因为那会日子那么艰难,根本无暇去好好思想很多主题。所以大致到了教会日子安稳之后,才慢慢出来系统神学的内容。

历史上出来了很多人,名字大家有些听过有些可能不熟悉

西方有奥古斯丁、安波罗修等东方有加帕多加三位教父:拿先的格里高利、尼撒的格里高利和巴西流,这三位是好朋友,其中两位是兄弟。还有亚他那修等。

这些人并未建立类似现在的系统神学,而是在回应异端时自然而然形成的系统的回应。

基本也要到了阿奎纳时期才会有相对完整的系统神学主题论述。

这是喜忧参半的事,因为分类讨论是希腊人的强项,那时借用希腊人的壳来分类关于造物主和受造物的知识,形成系统神学。

为此他自带了分类讨论的软肋,就是容易片面化的讨论。但分类也给我们有祝福,就是脑袋喜欢这样子整整齐齐的放置知识。所以虽然有局限,仍要进入。

一般的系统神学都是从三一出发来划分讨论主题。所以

  • 从圣父位格出发,有上帝论、创造论、人论、天使论、罪论
  • 从圣子出发,有基督论、教会论、救恩论
  • 从圣灵出发,有圣灵论、圣经论、末世论

分法是多种多样的。

这块的训练是需要老师的,即使是历史上的这块的牛人,也是有不同的老师教导的。

当然,现在市面上有一些书籍或课程,但是还是建议需要有信任的老师来教导。

教义立场

对系统神学的学习完成后,我们就会形成自己的交教义立场。同一个老师是可以教出完全不同教义立场的人的。

我这里想要强调的是:

个人的立场,需要顺服所委身之教会的立场,如果教会还显稚嫩没有立场,那你或许可以参与整个立场的形成,这是圣灵做的事

历史神学

我得长话短说。一个人如果已经走到这里,估计已经阅读了许多历史作品了。

对的。所以历史神学就是从时间轴角度对教会成长历史形成纵向概念。

一般的会把历史神学分为三块内容

  • 教会历史。学习的是上主的教会在地上的寄居历史。这个历史的学习架构可以是编年史类的、也可以是区块类的地方史、可以是动态的堕落复兴史。就看用了啥教材。
  • 教义历史。学习的是我们现在熟悉的一条条教义的发展历史,怎么就成我们现在这样了。
  • 神学思想历史。更进一步的学习各种神学主题的思想演化历史。

等你修炼完了这三门课,纵向架构就基本建立了。

这时如果你走到大街逛逛,听到和看到的各种思潮,你脑子里已经依稀的记得好像这种说法啥时候出现过,那时的人是怎么处理的。

为此,历史二字不再成为背诵的编年史,而是活化在你心里的家族历史,你对家里发生过的事情清清楚楚,你也大致就有了家接下来下去应该有的模样的迷糊憧憬。

这是必须的,但是往往是被忽略的学习。就显得我们有时缺乏历史厚重的沉淀,不是没有沉淀,只是你没有学习没有代入。

要知道,这些沉淀曾经也是圣灵在那会的工作积累啊。

应用神学

有了上面的这些架构,你的信仰架构已经建立,根基就是圣言。如此,只要你像梁木与柱子那样环环相扣,信仰从理性层面就基本稳固了。这里不谈生命层面的许多破碎的挑战。

好了有了架构,房子应该怎么造呢?如此我们需要开始学习具体的,能够操作的,但是又有神学系统支持的内容。

这块内容就多啦。如教会的治理、教牧、宣教、护教、布道;个人的灵修、婚姻、家庭、工作等等。

发现没有,咱们很多人,可以说是大部分人是跳过了架构阶段,直接造房子的,自然的这房子是造不起来的,要么造的七歪八歪的,根本不是上主要的整齐和活泼的殿啊。

当然,你也不要搞得死死的,非得按照此文一步一步下来,实话说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大致的顺序别搞乱了。

简要总结

好啦,我总算写完了。此篇目的是给下一个大致轮廓,欢迎扔鸡蛋番茄。哈哈。

总是期盼读此文的人都能够自身有扎实的根基和架构,又顺服在上主给你安置的家,忠心的造好祂的房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