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简要的历史和发展
一、安息日会的源起
安息日会的起源与威廉·米勒 (William Miller) 有关。他于 1782 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皮茨菲尔德 (Pittsfield, Massachusetts) 的一个敬虔家庭。
他学历不高,但是对阅读非常感兴趣。年少时对信仰持怀疑态度,还嘲讽家人单纯的信心。但是透过对圣经的研读,在 30 多岁时悔改了。接着他便开始一节一节地研究圣经。研究之后,他觉得圣经大部分教导都是关于末世的。他相信只要按着字面来解释关键的经文,便可得知基督将在哪一年再临。
同时他也关注当时世界局势的发展。对照圣经看世界的局势,他认为世界末日快来了。更进一步,根据他对但以理书的预言,计算之后,得出结论:基督将在 1843 年再来。当时是 1818 年。他带着激动的心情,想要告诉世人这个重要信息。但是震惊地发现对此感兴趣的人寥寥无几。
后米勒成为浸信会的传道人,他开始旅行布道。1835年开始,事情有了转机,很多人开始接受他的信息,并且痛哭流泪。1839 年,波士顿查顿街教会 (Chardon Street Chapel) 的牧师约书亚·海姆斯 (Joshua V. Himes) 成了他信息的主要倡导者。1842 年开始,海姆斯在各大报纸上传播这些教导。
米勒根据但以理书9章,认为七十个七应该从主前457年,也就是亚达薛西王发令重建耶路撒冷的日子 (拉 7:12-26)开始计算,七十个七是490年,差不多是主后33年,差不多是耶稣基督钉十字架的时候。然后根据但以理书8:14节提到的2300日,根据当时很多学者认为的一天代表一年,计算出主再来的日子应该是在主前457年后的2300年,就是1843年。
后来时间到了,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米勒不想放弃,后他公开承认自己计算错误。但是他的跟随者不甘心,宣称基督会在犹太历 1844 年 7 月 10 日(赎罪日)——也就是公历 10 月 22 日——再临。米勒最初不愿接受,但是后来也加入了激昂的人群。然而,时辰到了,基督还是没有再来,令人大失所望、心灰意冷。
米勒这时已经与跟随者划清界限,他的跟随者后来成立安息日会并且发展出很多新的教义,米勒本人并不接受这些理论。包括后来的“天上圣所”、“守安息日”、“灵魂沉睡说”等等安息日会的教义,和米勒本人没有任何关系。米勒本人非常诚实地承认自己的计算有误,最后于 1849 年离开了世界。
二、安息日会的形成
安息日会本身是由三个群体组成,三个群体的领袖本身都是米勒的跟随者。
首先,第一个群体是由纽约的希兰·爱德生 (Hiram Edson) 带领,教导“天上圣所”的教义。因为怕对世界末日的计算错误引起别人的笑话,在绕道玉米地回家的路上,爱德生在默想中“得到了新的启示”,他似乎看到了天上的圣所。如同地上的圣所分成两部分,天上的圣所也是一样。基督在天上的圣所侍奉。2300 日之后,基督不是从天上的圣所降临,而是从天上的圣所进入了天上的至圣所。在那里,基督涂抹创世以来得救之人的罪。基督要先在那里进行“调查性审判”,然后再降临。如此开始了安息日会著名的“天上圣所”的教义。怀爱伦 (Ellen G. White) 和克罗谢 (O.R.L. Crosier)都为爱德生的领受辩护。
其次,第二个群体是由约瑟·贝茨 (Joseph Bates) 带领,主要跟随者在马萨诸塞州和新汉普顿州,教导“守安息日”。他于 1846 年出版了一份 48 页的小册子,教导安息日是创造时所立,并且在西乃山上再次得到坚立,所以守安息日才是真正守神的诫命。守安息日的这些人也就是“余民”。根据启示录 7 章,这样的“余民”总共将会有十四万四千人。而他们的印记 (记号) 呢?贝茨认为其实就是安息日。教皇就是那兽。因为是教皇将礼拜的时间从安息日改为“主日”——一个原来是异教徒敬拜太阳神的日子。这些作法使他们常常被称为“律法主义者”。
最后,第三个群体是视怀爱伦 (Ellen G. White) 为领袖,强调不论“预言的灵”或是“耶稣的见证”都是在“余民”中得到彰显。怀爱伦的跟随者们认为怀爱伦身上有“预言的灵”,所以对她的教导或者所见的异象丝毫不存有怀疑。怀爱伦常常见到异象(23 年内总共见到一百多个异象)。这些异象“印证”了许多基督复临会的教导。1844 年 12 月(也就是第二次预言失败的那一年),她首次看到异象。她看到耶稣带领着复临会的信徒一直抵达上帝之城;并且复临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后来,她又见到异象,得到启示:虽然会遭遇很多的批评和拦阻,她还是必须要将神所指示她的告诉其他人。1845 年,她又在异象中见到了耶稣从天上的“圣所”进入了天上的“至圣所”,印证了爱德生得到的“启示”。1847 年 4 月 7 日,她在异象中被带到了天上的“圣所”,然后又被带进了“至圣所”,并且看到了“至圣所”中的“约柜”,以及“约柜”中的“十诫”。神奇的是:惟有第四诫 (守安息日) 被一圈柔和的光环围绕着!这样,怀爱伦身上“预言的灵”同时印证了第一个群体的“天上圣所”理论和第二个群体的“守安息日”理论。1855 年以后,怀爱伦又开始花很多时间教导饮食和健康。
这三个群体走到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安息日会。1860年正式命名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Seventh-day Adventist,简称SDA)。1863年设立总会。从上面对三个群体的简要介绍,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怀爱伦在整个安息日会的群体中具有特殊的领袖地位,超越其他的二人。
三、安息日会的现状
据安息日会总会2016年发布的数据,安息日会截止2015年,共有 19126438 会友(将近二千万)。2015 年共有1260880通过受洗成为会友。相当于每天 3452 新会友。自 2007 年开始,他们一直保持着每天 3000 以上的新会友。2014 年全世界范围内共有 5816 位宣教士。2015年一共植了2742年新堂点。中国 2015 年初共有 417827 位会友;年底共有 428907 会友。大约有 2.6% 的增长率。
从安息日会的起源和发展来看,确实充满了一些错误的教义领受。近百年来,安息日会其内部是没有统一的声音的,有一些安息日会内部的团体有基要真理的偏差,有一些却在众多重要真理上与众教会无异。所以我们在面对安息日会里面的信徒的时候,需要有仔细的交通与辨析。
笔者曾经了解到了在安息日会内部,有坚持不吃肉与得救有关系的、也有在吃喝问题上没有教导的内部小团体。所以安息日会总会也是看到这种乱像,在1957年发表了《有关教义的疑难》,全书约700页,渴望阐明安息日会所领受和相信的。笔者会从圣经角度,较为中立且尽量无宗派情感的分析如今安息日会的各种教导。
贰、主要的特点和形式
一、安息日会的特点
-
神学教义
从安息日会的起头人物米勒,还有后来接续的三位主要人物所教导的教义重点来看,安息日会所注重的是末世论的理解和教导,所以无论是“天上圣所”,还是“预言之灵”,又或者“余民”之教导,都是末世论里面的细节课题。但是笔者在这里所要谈的乃是,因为一些注重神学上的细节而回溯改变重大神学命题的问题,是各个宗派都有的倾向,安息日会也不例外。
首先,是关乎我们信仰核心的教导:基督无罪性。在安息日会的教导中,对此问题并没有特别统一的说明。在《有关教义的疑难》一书出版后,安息日会总会特别就“基督有无人的罪性”做出澄清,认为基督没有人的罪性。但是因为安息日会其中内部的混乱的信仰和各式各样的小团体,我们不能认为每个安息日会的信徒都是持“基督无罪性”的信仰,而这条是区别是否是异端信徒和主内肢体的核心信仰条目。
再者,对于安息日的认知的问题。在安息日会总会的官方立场中,是没有将守安息日作为得救的必要条件的,这样的领受在真理上没有问题,因为这样的领受让“守安息日”的操作淡化为一个宗派的传统,而非得救的必要。只是我们在实际遇到安息日的教会或者安息日会的信徒的时候,仍然要有沟通知道对方对这个问题确切的看法,根据其回复我们才能大致有定论。
这两个问题是关乎对救恩的认识,所以特别拿出来探讨。读者在遇到安息日会的信徒或者安息日会背景教会的时候,对这两个问题一定要确认,在得到合乎圣经的答案后,才能称呼为弟兄姊妹。在一般教会对安息日会的态度中,也有一种较为常见又极端的一棍子打死的情况,就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把所有的安息日会定位为异端,这个做法是有待商榷的。我们会在第三大块的探讨中,具体讨论该如何界定安息日会背景的教会或者信徒是否是异端。
安息日会的神学是成系统的,著名的圣经软件Logos,就有专门的SDA圣经软件包给安息日会背景的信徒使用。
-
个人崇拜
虽然《关于教义的疑难》一书一再表达圣经是安息日会的唯一权威,只是一般的安息日会背景的教会都会存在非常严重的个人崇拜,在安息日会中被崇拜的就是怀爱伦(其言论、作品、异象等等都会被视为和圣经具有同等权威),甚至其权威基本无法被质疑。这类现象在一般的地方教会系统中都会存在,类似召会实际崇拜李常受、天主教崇拜教皇或者圣徒、聚会处崇拜倪柝声等等,这些系统的信徒是绝对不会承认崇拜人。甚至笔者经历过的各种背景的教会,若一个教会或者一个教会系统超过几百人时,崇拜人的现象会自然生发,这种现象值得各地方教会的领袖警醒和深思。
所以当读者与安息日会背景的信徒沟通的时候,他们动不动就会提及怀爱伦,如同和聚会处背景的信徒沟通的时候动不动就提倪柝声,和召会系统背景的信徒动不动就提李常受一般。若读者与安息日会背景的信徒沟通,定要学习以圣经为基础做探讨和沟通。
二、安息日会的形式
-
组织行政
从安息日会的历史和发展中,我们知道了安息日会具有总会。这与一般的宗派不同,类似路德宗、改革宗、卫理宗、公理宗等都没有唯一总会,只是安息日会是有的。
所以安息日会总会基本每年都会发布各种全球安息日会的简报,或者某些地区安息日会的详细情况,以纸本或者网络发布这些信息,让全球的安息日会信徒都能及时了解该会的动态和情况。
各地的安息日会都是平等的,虽有总会,但是安息日会的总会绝对没有像梵蒂冈在天主教会里面的地位。所以安息日会当中存在有多个内部宗派,这使得对安息日会的认知更加的复杂。安息日会在中国是合法的基督教会,一般会与三自系统的教会共用某些教堂设施,也有的是以家庭教会的形式建造的。
在海外的安息日会中,他们会有大学、中学、小学等各类教育机构,笔者曾经工作的时候接触过安息日会背景的学校的学生,一般在学校名称或者简介中有“SDA”简写的都与安息日会有关系。安息日会也有神学院、出版机构、非营利性机构、医院等等各类机构和社会机构,联络与他们整体的教会建造中。
-
教会建造
安息日会背景教会,并非在所有教义上领受都是一致的,并非在教会建造上都是联络的,其系统的结构是较为松散的,却比改革宗要紧密的多。我们之前数据所显示的,一千多万的信徒是不可能一起建造的,让一个教会能够被称为安息日会是因为其教义领受,而非行政联结。
各处安息日会的建造模式也绝非一致,有搞小组的、有搞团契的、有在三自系统的、也有走家庭教会道路。所以情况极为复杂,牧者或教会领袖一定先要了解清楚,再做判断。
网络上很多谈及安息日会的文章多趋于古旧,现在一些情况已经有改变。所以教会领袖要靠着主的圣灵引导提醒,圣经的研读,与他们的交通去确认。若是真的是在基要真理上一致的,则是需要接纳为主的教会,若确认有基要信仰的不同,则是需要拒绝的。
-
个体信仰
安息日会教会背景的信徒,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在与他们交通后,确认他们是以圣经为唯一权威(不以怀爱伦为权威)、确认耶稣基督唯一得救根源(不需要守安息日、不需要守旧约律法、不需要任何其他的附加条件)、确认耶稣基督无罪性则是可以接纳为主内肢体的,只要上面一条有不确认的,则是不可以接纳为主内肢体的。
叁、主要的错误和指正
本节主要使用安息日会的《信仰二十八条》(简称为《二十八条》)来做分析。安息日会总会与分会对教义的领受存在差异(甚至差异很大),所以本节所例举的并非是所有安息日会背景的教会的共同教义。请读者一定要在与他们交流的基础上做判断。
一、对十诫与律法的认知
《信仰二十八条》中第19章表达了安息日会对上帝的律法的认识,从该文本所表达的内容看,并没有多大的问题。里面一直强调:守上帝的诫命乃是重生得救后的果子。里面将律法分为“仪文律法”和“道德律法”(笔者对这样的区分持保留态度),认为“仪文律法”乃是基督的影子,与赦罪成圣有关系,在基督钉十字架后已经成全。而道德律法一直有效(特别是十诫),乃是基督徒重生得救后要遵行的。特别的,19章强调了十诫之重要性,认为基督徒重生得救后守十诫乃是一个得救的记号(与一般教会认为的记号有差异,但是不影响救恩的承受)。
如此的表达,和一般的基督徒对得救和成圣的理解好像并无二致。只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非如此,就笔者所了解的一些安息日会,有一些仍然是不吃肉的(这个可是仪文律法),有一些是一条一条在守旧约的律法的(作为得救的必要)。当我们仔细的分析的时候,安息日会对律法的教导中,存在一种暗示的趋势,让人靠着遵行律法得到得救的确据,这个操作是使人失去平安的。而我们从圣经知道,对律法的认知乃是,要遵行律法的总纲:爱神和爱人如己(太22:37-40)。使徒保罗多处给我们美好的见证和教训:如果吃肉让弟兄跌倒,就永远不吃肉(林前8:13);劝勉以前偷窃的肢体不要再偷,要做正经事,并且要学习分给那缺乏的人(弗4:28)。就着十诫的诫命而言,后六条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前四条是处理神与人的关系的,当我们看后六条中,其中有五条是“否定诫命”,意思乃是要求人“不可…”。所以具有非常强烈的劝诫拦阻作用,却缺少人主动性的与他人建立爱的关系的作用。当我们仔细看保罗对这些诫命的教导后,其实际都是在将诫命的意义延长到“爱人如己”的总纲之中,这是符合主耶稣自己的心意的,甚至耶稣自己在世的时候就是如此遵行上帝的诫命的,乃是我们效法的榜样。
二、对圣经的认知
《二十八条》在第一章中就谈及“上帝的圣言”,是明确表达“唯独圣经”的信仰宣告的,在18章“预言的恩赐”中,也明确表达了怀爱伦的著作、讲道的权威低于圣经。她的一切作为是需要经过圣经检验的。
只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高台某个人并且把此人写入到该教会系统的信仰宣告中是极为可怕的。《二十八条》第18章是把怀爱伦这个人实际描述为完全人的,这个操作导致了在实际的安息日会背景的教会中,怀爱伦的著作与圣经常常是平等对待的。
我们知道圣经是我们信仰的唯一权威,这不仅仅是我们头脑的认信,更是信心和行动的实际。(提后3:16)
三、对安息日的认知
《二十八条》中的第20章中谈到了安息日会对安息日的认知。他们认为“上帝那永不改变的律法的第四条诫命… 安息日是上帝与祂子民之间所立永约之永恒的标记。”也就是在安息日会的观念里,守安息日仍然是一个必须遵行的命令,在20章中其实仍然通篇表达的是安息日是基督里的安息的影子。
所以其实笔者发现安息日会在“守安息日”这个诫命上的教导具有律法主义倾向,也实际生出了律法主义的果子。虽然表达的不是律法主义,但实际成为律法主义,原因在于强调了有形的安息(影子)超过了实际在信心中承受的无形的安息(基督里的安息)(来4:9)。
他们更是把在周日聚会的教会看作是对撒旦的妥协,此乃无稽之谈。
读者在与安息日会的信徒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在这个话题上让对方明确看法,不要模棱两可。就笔者所接触的,大部分的安息日会的信徒都会把守安息日作为得救的必要条件,这个就在救恩论上成为了异端教训。(弗2:8)
四、对“余民”的认知
《二十八条》在第13章中论及“余民及其使命”。安息日会背景的教会常常称呼自己是“余民教会”,所以安息日会背景的信徒常常会轻看其他的教会和圣徒。
《二十八条》如此表达:普世的教会是由所有真正相信基督的人所组成。 但在末日, 背道广为蔓延之时, 有一批余民蒙召出来遵守上帝的诫命及耶稣的真道。 这批余民宣告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 宣讲靠基督得救, 并宣告祂复临的日子已经临近。 这项宣告由启示录十四章中的三位天使所预表。 它与天上的审判工作同时进行, 造成了地上的悔改与改革的工作。 每一信徒都已蒙召亲自参与此项普世的见证。
在之后的表达中,将天主教看为启示录中的兽(启13:3),而安息日会的信徒就是余民,安息日会就是余民组成的教会,要持续宗教改革未尽的部分。这样的表达自然提高了安息日会的存在感,但这实际破坏了普世教会的合一。
就圣经所表达的,那游走在金灯台之间的人子(启 1:13),看众教会为平等的,各教会不可有越位行为、彼此轻看行为。但是众教会彼此有督促之责,使得众教会不断归回上帝的心意和话语之中。
五、对“预言的灵”的教义
这是安息日会的教义中比较特殊的一块,主要是为了突出怀爱伦。因为安息日会一直认为怀爱伦具有先知的职份,实际具有“预言的灵”。也因为此,怀爱伦的各种书籍、工作、言论、异象等等都具有实际的权威,在操作的时候往往是与圣经权威平等,甚至高于圣经的权威,这是非常危险的。
在《二十八条》中18章这样表达到:圣灵的恩赐之一是先知。 这项恩赐乃是余民教会的一项特征, 它曾显现在怀爱伦的工作中。 她既是主的使女, 她的著作乃是真理的延续, 可信的原始资料, 供给教会安慰、 引导、教训、 及督责。 这些著作也清楚说到, 圣经是一切经验与教训必须接受试验的标准。 当然表达中绝对会尊重圣经的权威。但我们看其用词“教训、督责”,与圣经极为相似(提后3:16)。所以安息日会的信徒实际操作的时候,常把怀爱伦挂在嘴边。
圣经对于先知的职份,我们理解为先知的职份已经停止,圣经已经默示完备,不需要其他任何的加添。现今教会中先知的功用大致体现在:1. 先知讲道 2. 先知预言。而这两个功用绝对顺服于圣经的权威之下。
六、对“基督是否有罪性”的认知
在谈及基督是否有罪性的时候,《二十八条》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在其中文翻译本31页这样表达到: 祂“成为罪身的形状” 或“有罪的人性” 或“堕落的人性” (参看罗 8: 3)(注十一) , 但这绝不表示耶稣基督有罪, 或有份于罪的思想和作为。 祂虽然成为罪身的形状, 但祂却是无罪的, 并且祂的无罪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第33页又这样表达到:圣经描写耶稣的人性是无罪的。 祂的出生是超自然的──祂是借着圣灵成孕(太 1: 20) 。 祂还是新生儿的时候, 就有话描写祂是“圣者” (路 1: 35) 。 祂取了堕落后的人性, 承担了罪的后果, 但未承受罪。祂与人类结合为一, 但不包括罪在内。
这样的表达是模棱两可的,基督到底是否有罪性呢?实际上有一些安息日会背景的教会的信徒就是认为基督的人性具有罪性。这是非常严肃的基要信仰的问题,若是有人这样表达,是不可以接纳为主内的肢体的。罗8:3节的罪身的形状绝对不能把“肉身”等同于“人性”,该节经文是在说耶稣基督的肉身与人性具有软弱,具有可侵入性,这使得耶稣基督受的试探是真的不是演戏。
从圣经我们知道耶稣基督的人性肯定是没有罪性的,也无罪行,是那圣洁无瑕疵的羔羊。(来4:15;彼前2:22)
七、“罪人幻灭”的教义
《二十八条》在26章“死亡与复活”中提到:撒但及不义之人既被除灭。也就是安息日会的信仰认为不信之人最后会化为乌有。这是与圣经的教导相违背的。
圣经作见证说,[启 20:10] 那迷惑他们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里,就是兽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们必昼夜受痛苦,直到永永远远。并且主耶稣亲自见证说:[太 25:46] 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那些义人要往永生里去。”这些经文都实际见证了没有得救之人最后会在地狱受到永刑。
八、对“天使长米迦勒”的认知
部分安息日会认为米迦勒只是主耶稣的另外一个称呼(与耶和华见证人类似),实际上混淆了三位一体的基要真理。从圣经中,我们可以明显知道米迦勒不同于耶稣基督。
我们来看经文:[但 10:13] 但波斯国的魔君拦阻我二十一日。忽然有大君(就是“天使长”。二十一节同)中的一位米迦勒来帮助我,我就停留在波斯诸王那里。这里的“大君”的“君”原文为sar,指的乃是在某一领域有统治的权利,绝非是指那最终掌权所有的上帝。而在另外一处经文:[太 5:35] 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这里的“君”原文乃是“王”的意思,指的是那统管万有的上帝。所以很明确的,米迦勒是天使长,绝非是耶稣基督。
九、“天上圣所”的教义
《二十八条》24章专门谈到了安息日会“天上圣所”的教义。里面这样表达到:
天上有一个圣所, 是主所支的, 不是人手所支的真帐幕。 基督在其中为我们服务, 为了使信徒能获得祂在十字架上只一次献上的赎罪祭的好处。 祂升天时, 即就任我们的大祭司,并开始祂代求的工作。 在主后 1844 年, 在二千三百日预言时期结束之时, 祂进入了祂赎罪工作的第二阶段, 也是最后的阶段。 它是查案审判的工作, 是对一切罪恶最终处置工作的一部分, 由赎罪日洁净古时希伯来圣所的仪式所预表。 在那预表性的崇祀中, 圣所是由所献祭牲的血所洁净, 但是天上的物件却是用那完全的祭, 耶稣的血所洁净。 查案审判向天上的生灵显明, 死去的人中, 那些在基督里睡了的, 因此是在祂里面的人, 是配在第一次复活中有分的。 它也显明, 在活人中, 那些住在基督里的, 遵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 并在祂里面,因此, 已预备好可以变化升天, 进入祂永恒的国。 这项审判显明了上帝拯救那相信耶稣的人,乃是公义的。 它宣称, 那些保持忠于上帝的人, 应承受国度。 基督这项工作的完成就是标明基督复临前人类恩典时期的结束。
这个调查性的审判是具有按照律法得救的特征的。他们说:基督于 1844 年进入天上的至圣所,开始审查自创世以来每个人的一生,以最终决定他们是否配得第一次的复活(第一次复活的人进天堂,第二次复活的人被定罪)。他们区分罪得赦免(forgiveness)与罪被涂抹(blotting out)。基督进入天上的至圣所,根据人的一生行为来判断是否要涂抹他们的罪。怀爱伦写道,只有那些品格与神的律法相符的人,他们的罪才会被涂抹。
这样的表达是将称义和成圣混同的思想,明显可以看出安息日会将成圣等同于称义,因为若说完全,谁能完全呢?所以这个教训是违背圣经教导的。罪得赦免与罪被涂抹应该是等同的,没有实际的区分,只是用词的不同。
十、对基督再来的时间的认知
安息日会到现在为止还认为当年领受的基督再来的日期没有错误,他们用“天上圣所”来解释了为何基督还没有到世上。
对基督再来的日期的预言就违背的耶稣基督自己所教训的(太 24:36;可 13:32)。主耶稣希望我们注重的是预备、警醒,而非去计算某个日子。
十一、对于战争的认知
因为电影《血战钢锯岭》的流行,让大家误以为所有的安息日会背景的教会都反对战争,其实只有其中很小的一个支派是反对战争的。
从圣经我们知道,以色列人所发起的很多战争都是上帝带领的,特别是在攻打迦南之地的很多战争,这是实际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可以将反对战争看为得救的必须,基督徒是否可以参战是非原则问题,大家可以按照良心领受。
十二、对“健康饮食”的认知
这是安息日会特别的一块内容,因为怀爱伦对这块内容有教导。《二十八条》中并没有对这点特别说明,但是在实际所遭遇的安息日会的信徒中,基本都会强调这块内容。他们甚至认为饮食会影响一个人的灵性状态。
但是圣经告诉我们,[来 13:9] 你们不要被那诸般怪异的教训勾引了去。因为人心靠恩得坚固才是好的,并不是靠饮食;那在饮食上专心的,从来没有得着益处。所以不要在饮食上专心。圣经也教导,[林前 8:8] 其实食物不能叫 神看中我们,因为我们不吃也无损,吃也无益。,更教导我们[提前 4:3] 他们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或作“又叫人戒荤”),就是 神所造、叫那信而明白真道的人感谢着领受的。
所以圣经的教导是明确的,若安息日会把饮食与灵性挂钩,则是需要归正的。
肆、总结及对教会与圣徒的建议
安息日会的整个信仰教训,虽然从他们的《二十八条信仰》来看,基要信仰与众教会大多一致。但是在其具体化的信仰表达和灵性操练上则明显趋于以行律法为本。这是他们自己所反对的,但是却是实际呈现的。
再者,因着安息日会的起源与他们对基督再来的认知有很大关系,所以他们特别注重对但以理书和启示录的释经,对于某些领受我们可以充分尊重,但是对于背离圣经的领受我们则予以拒绝。因为对“余民”的教导,使得安息日会对众教会有高高在上之感,趋于耶和华见证人的实际,这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照着圣经的教训,在与安息日会的信徒充分交通后,明确在救恩与圣经的唯一权威上与众教会领受一致,则可以在告知教会且教会领袖认同的情况下,有一定程度的相交。若在救恩与圣经唯一权威的领受上与众教会不一致,则不建议与之有主内的相交与问安。
在教会层面,仍然按照圣经的原则,若在基要救恩与圣经权威上领受一致,可以尊重其宗派的一些传统,尊重其为众教会的一份子;若是在基要救恩与圣经权威上与众教会不一致,则需定位为异端教会,不能与该安息日背景的教会有生命与事工层面的相交。
那安息日会到底算不算异端呢?还是一部分极度崇拜怀爱伦高于圣经的人算是异端?
否认圣经绝对权柄 与 基督完全救恩 的安息日会信徒
这里提到“罪性”的问题,恰好我疑惑很久了,不知能否顺便解答:“罪性”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是指“犯罪的倾向”吗?说耶稣无罪性,是不是指,耶稣没有犯罪的倾向?即:耶稣虽然有犯罪的可能性,但他主观上不愿意犯罪,客观上也没有犯罪?
以下为个人领受。
罪性,有几个含义:
1. 保有亚当堕落后的扭曲本性,亚当堕落后并非是指失去上帝的形象,而是指上帝的形象在人的身上被扭曲了。扭曲的实际结果就是人回去崇拜偶像、会想要靠自己回到伊甸园、想要胜过罪恶但是无法胜过等等。
2. 含有趋向罪恶的本性,这种趋势会随着人类年龄和经历的增多而增大。到一个人能分辨善恶之时,便显明一个人是罪人。因此圣经有经文会记录,儿童的心比较单纯,没有诡诈。
耶稣无罪性,是指耶稣无犯罪可能性,也没有失去上帝的形象。他不是亚当的后裔,而是女人的后裔,以圣灵荫庇的方式道成肉身。但耶稣取了败坏之人的肉体,这个肉体与亚当后裔的肉体无异,会生长、会累,圣经描写是:取了罪身的形状。这并非是指耶稣有罪性,而是指耶稣取了亚当后裔的肉身,圣经描写为:所以,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为要在 神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 (来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