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不可及吗

触不可及吗

作者:虾米


第一次观影片——《触不可及》时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已是二刷,相比第一次观影有了一些不同的感受、感动。
这次特别查考了百度百科,发现片名《触不可及》有好几个不同的翻译版本,有叫“无法触碰”的,有叫“闪亮人生”的,也有叫“无法触及”的。但我觉得都没有“触不可及”的翻译更准确、更到位、更有深度的表达着这部影片的整体。

经上记着说:“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参弗2:10)。经上又记着说:“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参林前4:9)。如果上帝是导演,我们都是祂的角儿,我一定相信祂的刻画细致入微、祂的编排精彩非常。
这部影片由真实故事改编。白人菲利普是一位相当富有(洋房别墅、高级跑车,拥有挥金如土的实力,标配个人管家、厨师、护工、保洁等)的人,也是一位经历深深的苦难(自己深爱的妻子因车祸意外死亡,自己也在一次跳伞中发生意外导致全身瘫痪,头部以下毫无任何反应)的人。他需要一名私人护理,在一群前来应聘的人群中,他遇见了德希斯。德希斯是一位贫穷困难户,人生遭遇可以说比较悲惨(打小被姑姑领养,不曾享受过父母、家庭的爱与温馨,人生没有方向),却有对生活的一份勇敢(敢爱敢恨,直接不矫情,不被虚假的人性束缚,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完全不同的身份地位,相差悬殊的贫富差距,因着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交织到了一起。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充满乐趣、温馨、刺激、感人、生动又极具力量的故事。

我想,生命真的令人琢磨不透。人们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出现的是灾难还是惊喜,亦或者是“幸福的”灾难,亦或者是“可怕的”惊喜。生命无常,使人畏惧。人们就像手无缚鸡之力的婴孩,既参不透生命,在生命面前又不能做什么。
菲利普和德希斯之间,彼此原本是触不可及的,而这个故事美就美在:这两个本该触不可及的生命个体,因着各自不同的人生处境却是一样的迷茫人生而走到了一起,更是彼此的成全。对于菲利普而言,在德希斯的帮助下,他重获了爱情、婚姻,更拥有了自己的儿女,可以说他得到了他以往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一个完整、美满、幸福的家庭。他再富有也换不来这一切,这美好的结局对他而言是曾经的他触不可及的。
对于德希斯来说,在菲利普的影响下,迈向成熟性格的他,坐上了公司的高管,摆脱了贫穷、低趣味的生活,也有了家庭、儿女。这何尝不是德希斯过往所不曾想过、触不可及的呢。在他们的人生中,触不可及都成为了现实,也就无憾了。
我喜欢“触不可及”,因为它反应了人的生命的真实现状。它可以有许多内容:已逝去的亲人,触不可及;过往的遗憾,触不可及;迟迟未实现的梦想,触不可及;曾经的美好时光,如今已触不可及;心仪已久的某公司的职位招聘,触不可及。
触不可及有可能是在对别人美好幸福生活的羡慕里;触不可及也有可能是在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某个已经永远无法达到的关系里;触不可及更是一个人、一辈子大大小小,说不清道不明的各种各样的不满足里。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停下来思想:有什么是我们生命深处极其渴望却触不可及的呢?钱吗?很显然,不是;房子、车子吗?也不是;身边之人的尊重、认可吗?环游世界吗?长生不老吗?甚至“特异功能”吗?我想,我只有一件事:亲眼见主。我的喜乐就满足了,人生就圆满了、无憾了!
有一首个人蛮喜欢的诗歌和大家分享:《晨星天韵》。特别喜欢其中的一段歌词:忽现晨星,启迪我年轻生命,引领我出离旷野,出离旷野之境。

歌词:

祢是晨星,照亮我勇敢前行,
祢是晨星,永远把我环绕。
曾经迷茫黑夜,我独自徘徊,
曾经寂寞旷野,我不知归处。
忽现晨星,启迪我年轻生命,引领我出离旷野,出离旷野之境。
啦啦啦哈里路。
曾经迷茫黑夜,我独自徘徊,
曾经寂寞旷野,我不知归处。
是主爱的光辉,照亮我们前途,
是主爱的激励,让我们彼此相爱,
主祢是明亮晨星光华灿烂,照亮我们勇敢前行。
是主爱的光辉,照亮我们前途,
是主爱的激励,让我们彼此相爱,
主祢是明亮晨星光华灿烂,永永远远把我们环绕。
主祢是明亮晨星,
我们相聚祢座前,切望那公义日头,
公义日头显现,公义日头显现,公义日头显现。

从此,我的人生不再触不可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