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灵的守护二十七则(隐士以赛亚)

隐士以赛亚

译/Timothy

作者简介:

对于《论心灵的守护27则》的作者,我们并不是十分确定。根据阿托斯的尼哥底母所做的判断,隐士以赛亚生活在大约公元370年,是与埃及的大师马加略同时代的人(大师马加略为《沙漠教父言行录》中的马加略)。大多数历史学者认为他可能要稍晚于之前估计的年代,现在也被认为是修士以赛亚,在埃及的瑟格提斯过简朴生活,后移居到巴勒斯坦(431年),晚年隐居。最后以高龄于491年8月11日在加沙离开世界(也有一说是489年)。无论何时离世,作者见证了4到5世纪在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沙漠教父时期的灵修真谛。尼哥底母特别赞扬他关于抵挡魔鬼和觉察顺服良心的建议。

尼哥底母在这里是从一部还未翻译为英文的长篇著作中摘录了一些内容。

第一则:

在各种激情中,有一种心灵的愤怒,这种愤怒是符合本性的。没有愤怒,人就不能达至纯洁:他必须对仇敌撒在他心里的一切感到愤怒。当约伯感到这种愤怒时,他辱骂他的仇敌,称他们是“没有名誉的人,缺乏一切美好的东西,我认为他们不配与看守我羊群的狗一起生活。”(约伯记 30:1,4 七十士译本) 于那些想要获得本性中的愤怒之人,其必需摒弃自我之意念,直到在他里面建立心灵的本性状态。

第二则

你若发觉自己对弟兄有恨意,并开始抵挡这恨意,当见它渐渐削弱并败退时,心里不要欢喜,因为这是恶灵的诡计。牠们正准备第二次更糟糕攻击。牠们成群结队的躲在城后,随时待命。若你出城回击牠们,牠们必软弱无力的溃逃。但若你的心因为将牠们赶走而欢喜快乐,然后你离了城,其中一些将从后方攻击你,其余的则在你前方坚守牠们的阵地,你那可怜的灵魂将被夹在中间无处可逃。这城就是祷告!抵挡是透过基督的争辩,其根基乃是愤恨之能力(注:θύμοστικος 英译为 incensive power,中译为愤恨之能力。俄利根引入三元人论并极端化为二次创造和万物复原论为第五次大公教会会议弃绝。教父们在具体对灵魂功用的阐述上会有所不同,亦会借用柏拉图的一些词汇,但具体的内涵不同)。

第三则:

让我们坚定的敬畏上帝,严格的践行美德,不让我们的良心跌倒。敬畏上帝,并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直到我们的良心获得自由。然后良心就会与我们联合,成为我们心灵的守护者,向我们展示我们必须对付的每一样东西。若我们不顺服我们的良心,他会将我们抛弃并交付于仇敌手中,他们永不会放过我们。这就是我们的主教导我们说:“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太 5:25)”良心被称呼为“敌人”,因为当我们想要做我们肉体欲求之事时,他会反对我们。如果我们不顺从良心的话,他会将我们交到仇敌手中。

第四则:

上帝若见心灵将自己完全交托于祂,并只盼望于祂,祂就刚强他说:“我儿雅各,小以色列,不要害怕!(赛 41:14 七十士译本)”,并说:“你不要害怕!因为我救赎了你。我曾因自己的名召你,你是属我的。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你趟过江河,水必不漫过你;你从火中行过,必不被烧,火焰也不着在你身上。因为我是耶和华你的 神,是以色列的圣者你的救主。(赛 43:1-3 七十士译本)”。

第五则:

当心灵听到这些安慰的言语,就大声向仇敌宣告说:“谁与我争战?让他站在我对面。谁与我争论?让他近于我面前。看哪!耶和华是我的帮助,谁能害我呢?看哪!你们都似虫蛀的旧衣服一般!。(赛 50:8-9 七十士译本)”

第六则:

若你的心灵开始产生本性中对罪的恨恶,其实际治死了罪根并将自己从罪中得释放。要常将地狱的折磨记在心中,又知道你的帮助者与你同在。不要做让祂忧伤之事,却要向祂流泪哀求说:“开恩拯救我,哦主,若没有你的帮助我就不能脱离仇敌之手”。留意你的心灵,祂必救你脱离一切罪恶。

第七则:

修士需关闭他所有的灵魂之门,意思乃是指感官,如此他就不会误入歧途。当心灵看到自己不被任何东西辖制时,他已经为永生做好预备,才可将心灵的感受聚集并融于一个整体。

第八则:

若心灵已经不再对可见之物抱有盼望,这是一个罪在你里面已死的迹象。

第九则:

若你的心灵已经得释放,他与上帝之间的裂痕亦就消除了。

第十则:

若你的心灵已经从一切仇敌得释放,得到安息,他生活在一个新的纪元。在那他可以思想新的不朽坏的事物。因为“尸首在哪里,鹰也必聚在那里。(太 24:28)”

第十一则:

魔鬼狡猾地暂时离开,希望我们不再保守自己的心,以为我们已经获得平安。然后牠们突然攻击我们可悲的灵魂,像网罗雀鸟一样抓住他。一旦占有了他,牠们就无情地把他拖入各种罪中,比我们已经犯过的和请求赦免的还要严重。因此,我们应当敬畏神,谨守自己的心,行能够拦阻仇敌邪恶的德行之事。

第十二则:

我们的拉比耶稣基督,因怜恤世人,又知道魔鬼是毫无怜悯的,就严厉的嘱咐我们说:“要时刻警醒,因你们不知道贼何时来到,不可叫他来时见你睡着了(比较 太 24:42-43)”。他还说:“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路 21:34)”。所以,保守你的心,警惕你的思想;若你心里存有对上帝的思念,盗贼要来抢夺时,你必定将其擒获。当一个人对思想的本性有丰富的认知后,他可以认出那些想要进入并玷污他,并给心灵带来许多困扰让其懒惰的思想。那些人能够认出这些恶念,是因其心灵的释然与持续在上帝中的祷告。

第十三则:

人若不恨恶属世的一切活动,就不能敬拜上帝。那么,敬拜上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乃是当我们在祷告时,我们的心灵没有任何外来之物:没有敬拜祂时的肉体享受,没有赞美祂时邪恶意念,没有高举祂时的心中仇恨,没有向祂说话时的阻碍,亦没有向祂呼求时的嫉妒。因这一切都充满了黑暗,它们是囚禁我们可怜灵魂的一堵高墙。当它们侵入我们的灵魂,其就无法纯一清洁的敬拜上帝。它们阻止他升到宝座遇见上帝;它们阻碍了他内心的敬拜;它们亦阻碍了以甜蜜之心向祂祷告从而领受祂的光照。以至于心灵总是笼罩在黑暗之中,不能在圣洁中长进,因他不能有效的以属灵的知识来对付这些恶念。

第十四则:

当心灵将灵魂的感官从情欲中拯救出来,并以冷静来浸润时,情欲就无耻的攻击灵魂,妄图将灵魂的感官牢牢锁在罪恶之中。若此时心灵在暗中不断地呼求上帝,上帝垂看这一切,就会赐下祂的帮助并立刻除灭一切的情欲。

第十五则:

我恳求你,倘若你还在肉身之中,就不要忽略保守心灵。如同一个农民不能对他田里生长的庄稼充满信心,因为他不知道它们在被收进谷仓之前会发生什么。同样,一个人只要鼻中仍有气息,就不可使他的心灵毫无防备。直至生命末了之时,他都不知道自己会受到何样的情欲的攻击,因此,只要他还活着,就不能让自己的心灵毫无防备,应该时刻祈求上帝的帮助和怜悯。

第十六则:

在争战中得不着帮助的人,在平安时也会感到没有信心。

第十七则:

当一个人远离罪恶时,他就得着了对那些抵挡上帝的罪的丰富认知。因人除非以心中的厌恶将自己从罪中逃离,否则就无法看到自己的罪。那些达至此阶段的人以眼泪向上帝祷告,当回忆起自己对情欲的邪情时,心中充满了羞耻。因此让我们竭力的追求属灵道路吧!上帝会施以极大的怜悯帮助我们。如果我们不像我们的属灵先辈那样谨守心灵,至少在对上帝的顺服中,能够使我们的身体不在罪中,相信在这灵性至暗的时刻,祂会施以怜悯以使我们与众圣徒连合为一。

第十八则:

当你开始全心全意的寻求上帝,然后你几乎不能想到你已经在遵行祂的旨意。只要你的良心还在为一切违背本性的事责备你,你还未得自由:责备意味着你还在审判之下,还没有被宣告无罪。但若当发现当你祷告时,没有一件事情告你有恶,那么你就自由了,并且照祂的旨意进入祂的平安里。

若你发现自己里面长着一棵好作物,不再被粗俗作物的稗子所扼住。如果你发现魔鬼已经不情愿的退去了,深信再攻击你的感官已经无用,如果“一片云彩遮盖你的帐幕(比较 出 40:34)”,并且“白日,太阳必不伤你;夜间,月亮必不害你。(诗 121:6)”,如果你有足够的装备来支搭你的帐幕,并且按照上帝的心意来看守他 —— 若这一切都发生了,那么你就已经在上帝的帮助下得胜了。从今以后,祂必亲自遮蔽你的帐幕,因为这是祂的帐幕。

只要争竞还在继续,人就会充满恐惧与战栗,想着今天是赢是输,明天是赢是输,争竞与压力压伤他的心。但是当他得着平静安稳,争竞就结束了。他得着了得胜的赏赐,不必忧心三者的分离,因他们如今靠着上帝彼此和好了。此三者就是魂、体、灵。当他们靠着圣灵的能力合而为一后,他们就再也不能分开。不要认为你已经向罪死了,无论是醒着或睡着,你还在遭受对手的强暴攻击。因只要人还在竞技场上,他就没有得胜的确据。

第十九则:

当心灵变得健壮,他就预备去追求一种爱。这爱能熄灭一切肉体的情欲,并防止任何违背本性的东西控制心灵。然后心灵再与违背本性的东西作斗争,就将它从本性中分辨出来。

第二十则:

每日在上帝面前省察自己,发现心中还有哪些情欲。赶走它们,就可逃离祂的审判。

第二十一则:

留意你的心,留心你的仇敌,因为牠们恶毒狡猾。你们当心里深信:人作恶以成善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何我们的救主告诉我们要警醒,说:“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太 7:14)”。

第二十二则:

要谨慎自己,这样就没有任何毁坏之物能够使你与上帝的爱隔绝。要保守你的心,不要懈怠说:“我既是罪人,如何能保守自己的心呢?”,因为当一个人悔改归向上帝时,他的悔改重生了他并全然更新了他。

第二十三则:

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 ,圣经上到处教导说要保守己心。大卫在诗篇中说:“世人哪,你们的心沉重要到几时呢?(诗 4:2 七十士译本)”,又说:“他们的心灵虚空(诗 5:9 七十士译本)”,然后论到虚妄之人,他说:“他心里说,他必不动摇(诗 10:6)”,接着说:“他心里说,神竟忘记了(诗 10:11)”。

一个修士需要考察圣经中每处经文的目的,是对谁讲的,又是在何样的场合讲。他应持守朴修争战,警惕仇敌的挑衅。就像舵手在波涛中掌舵,他也要在恩典的引导下持守自己的航线。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内心,他应在静默中与上帝交通,保护自己的思想不分心,保守自己的心灵免受好奇心干扰。

第二十四则:

在狂风暴雨中,我们需要引导者;在今世,我们需要祷告。因为我们极容易受到思想的刺激,或好或坏。若我们的思想充满了对上帝的敬虔与爱,那么它就会统管一切的激情。正如静默,我们应能小心警醒的分辨美德与邪恶;我们亦应能当在长老与弟兄面前是应操练何种美德,在独处时又应操练何种美德。我们应该知晓何种美德是第一的,何种是第二或第三的;那些情欲攻击我们的魂(注:教会所指的魂基本与灵魂通用,与华人传统的灵魂体三元论中的魂意义不同),哪些攻击我们的身体;哪些美德与灵魂有关,哪些与身体有关。我们应能分辨那种美德被骄傲利用来攻击心灵,何种美德导致虚荣、愤怒或贪食。因此我们应当洁净自己的思想,除去“拦阻人认识 神的那些自高之事(林后 10:5)”。

第二十五则:

第一种美德是舍己,也就是对任何人或物都死。如此将生发对上帝的渴慕,并对应的将提升本性中的愤恨,因此对一切仇敌所为都深恶痛绝。然后对上帝的敬畏将在我们心中建立起来,并且通过此敬畏,爱就会显明出来。

第二十六则:

祷告的时候,我们应将恶念的攻击从心里赶出去,用敬畏的灵驳斥。如此我们不再心里思想恶念,嘴唇却向上帝说话。上帝不会接受糊涂且漫不经心的静默祷告。因圣经告诉我们要处处保守灵魂的知觉器官。如果一个修士将自己的意念臣服于上帝的律法,那么他的心灵将以此律法来支配他心中的一切。他(心灵)将照自己的意愿来引导灵魂所有的搅动,特别是他的愤恨之能力与欲望,因为这些都是属于心灵的。

我们已经建立德行,做正确的事,渴慕转向上帝和祂的心意,并且引导我们愤恨之能力来抵挡恶者与罪。那我们还缺乏什么?就是内在的静默。

第二十七则:

当你在斗室(斗室是指修士所住的小房子,材料迥异。因早期旷野教父的描写多注重该房子的属灵争战的功能,所以译为斗室:战斗的居室)之中,若有可耻的思想撒在你心里,要警醒!务要抵挡恶者,如此牠就不能辖制你。尽心尽意的呼求上帝,因祂注视着你,无论你心里想什么,祂都清楚地看见。对你的灵魂说:“如果你害怕像你一样的罪人看到你的罪,难道更不应该害怕那知晓一切的上帝吗?”这个警告的果子就是你的灵里会生发对上帝的敬畏,如果你忠于祂你就不会被各种情欲所动摇,因为经上记着说:“倚靠耶和华的人好像锡安山,永不动摇(诗 125:1)”。无论你做什么,要记住上帝知道你所有的想法,这样你就不会犯罪。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阿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