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召奉献盼望

作为一个基督徒,从人的自然性来说,最不希望的就是跟随基督跟随的很软弱,所以我们在教会当中往往表现的就是特别的刚强,特别的属灵,特别的能够帮助人。。。而当我们回到家或者自己独自面对的环境中,却无法像教会中表现的那样能够刚强壮胆。这是为什么呢?

巴刻的这本小册子其实各个章节并没有非常明显的逻辑性,我想这本书可能是他的随笔吧,记录他在思想“软弱”这个问题的一些心得。

其实就像这本所言的,软弱是一个基督徒常常经历的状态,这是受限于我们被造的自然性,我们的有限,我们老我的秉性,而作为基督徒在这样一个状态里,该怎么样的能够靠着基督去得胜,是这本小册子需要探讨和思考的。

使徒保罗,神所使用来传福音到外邦的器皿。他在面对哥林多教会对他的轻视的时候,也是心中多有软弱,自己建立的教会的弟兄姊妹,不再承认其牧养的权柄的时候,他的心是何等的软弱呢!所以保罗先后写了四封信给哥林多教会,这个让他心中常常挂念,常常流泪的教会。而歌林多前书和歌林多后书是其中的两封书信。

读着歌林多后书中那牧者的心肠的文字,看到了保罗做了一件一般的牧者不敢做的事情,就是对歌林多教会坦言了自己各样的软弱,包括身体的软弱,包括在患难当中的软弱,也包括歌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对保罗是否接纳的软弱,他的坦言,却是成为了歌林多教会回转的祝福。

我们知道,一般的人总是希望能够在别人的面前表现的刚强一些,厉害一些,这是堕落后的人的常态。而最不希望别人看到的就是自己各式各样的软弱和问题,无论是身体的疾病、性格的懦弱、金钱上的软弱、各类人际关系中的软弱大家都是想法设法的去遮盖去回避,甚至用各样的罪恶去“弥补”这些软弱。如同现今的世代中,整个世俗的价值观所体现的,就是极力的去回避人生中的所有软弱,为的乃是让别人看到自己是一个刚强的人。

但巴刻在书中提到,我们的主耶稣他所做的,特别是他的道成肉身和钉十字架,在这两个内容上,特别看到了作为人子的耶稣基督所有的软弱。因为有了肉身,他也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为有了肉身,他也必须承受精力体力的疲乏,所以所看到的就是那位以赛亚先知所预言的受苦的耶和华的仆人,如根出于干地一般。

为此,我心中献上极大的赞美,因为主耶稣真的能够体恤作为人的软弱,因为他曾经来过,曾经活过,曾经死过,更是为我们复活过且活到永永远远。耶稣他从马利亚腹中生产后,如同一般的人类的后裔一般,要吃奶,要换尿布(如果那个时候以色列地的传统是用尿布的话),他需要学习走路,学习说话,学习与人相处,学习孝敬肉身的父母。等等之类的,不易而足,他是真真的人,且真正的经历了软弱。

回望主耶稣所经历的,也成为保罗站起来的力量,如同我自己所认知的,也成为我继续跟随的力量。所以当耶稣呼召一个人的时候,他是呼召一个罪人,来悔改。当他在一个特别的事上呼召一个人的时候,他是呼召一个蒙恩的罪人,来做器皿,只是一个瓦器,却因为有着主耶稣基督自己在里面,而成为贵重。

我自己也坦言,信主到现在经历了太多的软弱,曾经在床前的流泪,但对于对主耶稣的跟随,跌跌碰碰仍然持守。

巴刻还特别提到了金钱奉献的问题,的确这个几乎是衡量一个自称的爱主的人到底是否真的爱主的试金石。但巴刻给的挑战乃是,奉献到“心疼”,因为这会使得生命有更多的机会经历软弱,而去经历基督的更新大能。特别是当十一奉献成为一种习惯或者宗教意义上的交税的时候,特别需要主耶稣基督的怜悯。

我们常常不愿意奉献金钱,是因为金钱给人一种非常虚假的安全感,当人在基督里没有盼望的时候,这种安全感成为替代基督里的平安的赝品,作为赝品就是假的,但是非常像。很多时候,就是这样。

但要在金钱的奉献上有突破,不再因为金钱而软弱,我们需要再一次的去思考“盼望”到底是什么?

“所见的盼望是暂时的,所不见的盼望才是永远的”。这段我们非常熟悉的经文,让我们对基督徒的盼望有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看似摸的着,却如影子一般,但我们需要凭着基督里的信心去支取。

如同巴刻在歌林多后书的经文解释中,非常明确的告知了这个盼望的确定性和其具体内容的不可知性,我们现在真的不同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直到那个时候,就可以与主面对面了。作为神的儿女,是要操练自己有确信和经历这份活泼的盼望。这份盼望是我们能够轻看这世界给的羞辱,家庭的环境,金钱的软弱,身体的软弱,人际关系的软弱的核心,因为我们直到这世上的一切都要过去,唯有在基督里的基业永远存留到天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