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生平简介

英国伦敦宣道会宣教士。第一位从西方来华的基督教新教宣教士,中国基督教的先驱和奠基者。在华历二十七载,主要贡献为翻译圣经,编纂英华字典,创办英华书院,开设医疗诊所,以及创办中文报刊等。

生命预备

马礼逊祖籍苏格兰,父辈移居英格兰。1782年1月5日,马礼逊出生于英国北部,父亲名叫雅各,母亲名叫哈拿。雅各原务农,因脚疾改做鞋匠。他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是当地教会中的长老。夫妇俩共育有八个子女,马礼逊是他们最小的儿子。

马礼逊13岁时,即能背诵圣经《诗篇》中最长的一篇,即第119篇。
他曾述及自己的得救经历: “大约在五年前,我认识到自己有罪。在那段时间,我曾经与一些坏孩子交往,生活变得放纵和世俗化。当我自我反省时,知道这是错误的行为,我的内心感到不安,我也开始关注灵魂的问题。我害怕会因自己犯罪而被罚下地狱,我也惧怕死亡。所以我向上帝祷告,祈求祂赦免我的罪过,引导我归向基督。从那时起,我的生活改变了,心灵也更新了”。信主之后的马礼逊,积极参加教会的查经、祷告和团契活动。除认真研读圣经外,他最喜欢阅读的是海外宣教士的传记。他还经常借阅《海外宣道杂志》和《福音杂志》,关注那些在海外异域传道的宣教士消息。他在日记中特别提到几位在西太平洋传道的宣教士,被当地土人杀害的事情。可见,长大后要到海外传福音的种子,已悄然撒入少年马礼逊的心田。

1801年,年仅19岁的马礼逊受到圣灵感动,决志成为一名宣教士,到异国他邦传福音。他写道: “在遭受耻辱、逼迫、饥饿、衣不蔽体,甚至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时,我要以喜悦的心情结束生命,决不动摇。我宁愿与基督同生死,而决不接受帝王的支配;我要在上帝面前说实话,决不撒谎。我要传播上帝的真理,决不宣扬我个人,所传扬的乃是基督。我愿为基督做教会的仆人,为要彰显基督的救赎,引领人们来到祂面前”。

1802年11月,马礼逊递交了入学申请书,马礼逊如愿以偿,入学申请获准。1803年的1月6日,就是他21岁生日的第二天,马礼逊到达伦敦,开始他在霍士敦学院两年的神学生涯。弗莱彻牧师在回忆马礼逊的在校生活时,如此评价说:“他有极严谨的灵修生活和毫不炫耀的敬虔,他从来不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而是真诚地与上帝深交。同时,他对海外传教事工的兴趣已非常明显”。马礼逊的同窗好友克罗尼牧师,回忆中述说: “当时在校内没有任何一位同学,能够与马礼逊的三项最伟大的特质相比,那就是: 对上帝纯真的敬虔,坚持不懈的勤奋精神,以及处事的认真与热诚”。

1804年5月,马礼逊正式向伦敦宣道会提出申请,希望成为一个宣教士。马礼逊的申请很快被伦敦宣道会所接受,差派马礼逊前往中国宣教。其后在两年多时间里,马礼逊为赴中国宣教做了精心的准备。

1805年,他前往伦敦,学习医学、天文学和中国语言。他的中文启蒙老师容三德是中国广东人,时在伦敦学习英文。他对马礼逊的要求非常严格。

前往中国

1807年1月8日,刚刚年届25岁的马礼逊,和两位准备前赴印度的宣教士一起,在伦敦的一所苏格兰教会被按立为牧师。他在日记中记下了这一庄严时刻及自己的心愿: “这是一个令我终身难忘的日子!今晚我庄严地被按立为牧师,准备到异教徒中去传福音。……愿圣灵把我的传道工作分别为圣,愿今晚我所领受的告诫能铭刻于心中。我愿舍弃一切,背起十字架,全心全意紧紧跟随基督”。

三个星期后,1807年1月28日,马礼逊肩负着宣教使命,启程前往中国。由于东印度公司拒绝他搭乘该公司的轮船直航中国,他只好从伦敦搭乘“雷米敦茨号”货船,绕道美国纽约前往中国。经过三个多月的海上航程,马礼逊于同年4月12日抵达纽约。在美国各地逗留三个星期后,马礼逊转乘货轮再次出发。在办理出境手续时,船长得知他要去中国宣教,即以怀疑的口吻对马礼逊说:“马礼逊先生,你真的期望自己可以改变中国人崇拜偶像的陋习吗?”马礼逊毫不犹疑地回答说:“我不能,但我相信上帝能做成这一切”。

在太平洋上颠簸了近四个月之后,马礼逊于1807年9月4日,抵达中国的澳门,9月8日到达广州。人虽然安全到达了,但他所面临的却是重重困难与挑战。首先的难处是居住问题,他在写给伦敦宣道会的信中写道:“现在不仅是中国人禁止我这样的英国人住在广州,连澳门的葡萄牙人也禁止我住在这里,但我坚信上帝会安排我住在中国人中间。”

生活上的适应更非易事。他开始尝试进食中国菜肴,并与他的中文老师一起用膳。他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晚上只用一盏瓦制的油灯,又把一本书竖立在灯旁来挡风。……他学中国人留长指甲,脑后垂辫,用筷子进食;他穿中国式的长袍和厚底鞋,在洋行区的街道上行走……”。

但最大的困难和挑战莫过于学习中文,因为当时清廷严禁中国人教外国人学中文,违者处死。所以随时带着毒药,万一被抓就服毒自尽,免受酷刑。

1809年2月20日,马礼逊在澳门与玛丽•莫顿小姐结婚,同时收到东印度公司的聘书,被聘为英国商行的翻译员。玛丽是爱尔兰人,在马礼逊眼中,她是个温柔端庄的女性。在写给父亲的信中,马礼逊对自己的婚姻有如此描述:“由于我已和一位我所爱的女子结婚,她又是那么真诚地依恋着我,所以你不必再为我独自一人生活而感到担忧。我心中一直牢记上帝呼召我传福音的使命。我坚信自己不会因结婚而妨碍了上帝给我的使命,相反地,我亲爱的妻子玛丽会帮助我”。

不幸的是,玛丽身体孱弱,常受疾病缠扰。加之马礼逊因工作上的需要,每年差不多有半年时间需居住在广州。碍于当时的法例,他又不能携眷同行。因此,夫妇俩饱受分离之苦。马礼逊在日记中,经常流露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更为不幸的是,他们的头生男婴夭折了,这使他们的精神受到很大打击。

同时,马礼逊因接受东印度公司的聘用,也招致其本国的人们的误解与批评,以为他已经放弃了传福音的神圣使命。因此,马礼逊不得不为此向差会做出详细解释。

翻译圣经

马礼逊抵达中国后最首要的任务是学好中文,然后从事圣经翻译。他着手翻译圣经的日期比他先前预期的要早,抵华后第二年就开始了。他的中文进步神速主要得益于几位中文老师,再加上当年在伦敦教他中文的容三德也已返回广州,在语言和圣经翻译上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从事圣经翻译对于初步掌握中文的马礼逊绝非易事。马礼逊的中文圣经,主要译自于英文译本,但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参考了希伯来和希腊文原文。在中文方面,他很大程度上参考了那份巴设译稿。他最早译成的书卷是《使徒行传》,于1810年面世;随后在1811年出版了《路加福音》; 1812年出版了《保罗书信》。1813年9月20日,马礼逊写信向伦敦宣道会报告已经完成新约圣经的翻译,而且会很快印行出版。分析马礼逊的中文译本,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词汇是从巴设译本吸纳过来的,如生命、先知、罪、洗等字词,这些词汇直沿用到今天。

在翻译圣经的过程中,马礼逊的助手米怜博士功不可没。米怜比马礼逊小两岁, 1813年7月,受伦敦会派遣,米怜携新婚妻子丽切尔来华协助马礼逊。对于米怜夫妇的到来,马礼逊夫妇备感欣慰。在他们抵达澳门的当天,马礼逊在日记中表达了欣喜之情: “这一位同工和他配偶的到来,是我七年来所渴望的,如今竟然成为事实了,真令我乐不可支。我的妻子也有相同的愿望,并且经常为此事祷告。她希望能有一位敬虔的女伴到来,除去她的寂寞,与她一起忠诚地生活。因此,我相信她必会因米怜夫人的到来而喜出望外”。

由于葡萄牙总督不准米怜夫妇在澳门居住,他们只好转往广州。无奈在广州也不被准许长久居留,六个月之后即离开中国,前往爪哇、马六甲和槟榔屿,寻找合适地方作为永久性宣教基地。虽然米怜在一年多时间裡漂泊于澳门、广州和南洋群岛之间,但他一直在努力学习中文。从其1817年8月9日的日记中可知,米怜已经为马礼逊修订新约至《希伯来书》第八章,也完成了《约书亚记》和《士师记》的翻译,并且计划在1818年完成他所负责的旧约十二卷书。1819年10月,米怜完成了由《撒母耳记上》至《约伯记》等十卷书的翻译初稿。同年11月,他宣布完成了全部的翻译工作。
旧约其他经卷的翻译,都是由马礼逊本人完成的。1819年的11月25日,马礼逊写信给伦敦宣道会,报告圣经的翻译工作已经完成用了12年3个月。其中一段话可以让我们感觉出他如释重负般的欣喜与感恩:“藉着上帝的恩典,旧约新约全部圣经的中文译本,在今天完成了……。为了完成这项重大的任务,我不仅长时间工作和谢绝社交,还保持耐心、毅力、镇静与不偏颇的判断。既不会因为这是新的工作而执迷于偏爱的情感,也不会因为它是古代的经籍而固执于私人的成见。惟希望以正确的思想,恭敬的态度,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以免误传上帝的圣言。”圣经译完后,手稿送往马六甲英华书院,最后的修订和印刷工作又耗时四年,直到1823年,整本圣经才以传统木刻雕版的方式印刷出版,名为《神天圣书》

1824年,该圣经译本由马礼逊亲自带回英国,呈献在英国圣经公会的年会上。可惜米怜在1822年病逝,未及见到这本中文圣经的出版。他在离世前几个星期写信给马礼逊,赞誉说:“藉上帝之助,你已完成一件大事!将必扫荡他们的庙宇,毁坏他们的偶像,改变他们的生命,拯救许多人的灵魂”。

英华字典

马礼逊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不但将全本圣经译成中文,还编纂出一部大规模的汉英、英汉字典,为后来的学习中文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亦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大贡献。

在给友人的信中,他又如此说:“我现在致力于翻译及编纂中文字典,这是一件艰苦的工作。我的勇气与毅力几乎支持不住了。我的手已极疲倦,执笔不易。假使我可以耡犁换掉笔杆,我的健康会更好些”。

除了《英华字典》外,马礼逊还编著有《通用汉言之法》,是第一本有关中文文法的专书;《广东省土话字汇》,是一本广东话的字典。这些都是他对中国语文和方言的重大贡献。

在其它文字事业方面,马礼逊于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了中国第一份现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833年,他在澳门出版了《杂文编》周刊。

英华书院

马礼逊极富远见,当他在广州、澳门等地埋首于翻译圣经、编纂字典之时,就已经设想在东南亚设立一个宣教基地,在等候中国大门打开之日的同时,致力于文字出版工作,并计划建立基督教书院,培养人才。米怜的到来使他的构想得以实现。

1814年,米怜成功地在马六甲建立了宣教基地。当时统治马六甲的荷兰殖民地政府支持基督教的海外宣道事工,拨地给他们兴建宣教总部。从1815年4月开始,米怜夫妇就移居马六甲开拓宣教工场。1818年11月11日,英华书院在米怜的主持下举行了奠基典礼。从马礼逊草拟的“英华书院计划书”中,可知该校设立的目标:“本校实行双轨教育制,既教授中文,也教授欧洲文学。一方面可让来自欧洲的学生有机会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字,另方面也可让恒河以东的学生学习英文、欧洲文学和科学。本校将会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基督教的真理,也教导学生东半球的一般文化知识,务求能够给予学生深远的影响”。此外,马礼逊在为英华书院签订的契约书中,更直接表明,该院的学生“在学成之后,将会被派往恒河以东的亚洲各国,引领人们归依基督教的信仰”。

书院中除教学设备外,还有印刷出版部门。包括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以及马礼逊、米怜译的中文圣经《神天圣书》,皆印自于英华书院。

医疗诊所

在医疗事业方面,马礼逊也作出不少的贡献。早在马礼逊来华之前,曾在伦敦的圣巴多罗买医院习医两年,故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诊治能力。1820年,他与李文斯敦医生在澳门开设了一间诊所,并聘请华人医生专为贫苦民众医病。李文斯敦医生在同年9月写给米怜的信中,如此描述诊所说: “我很高兴地报告,马礼逊博士开始的诊所,已经做了很多好事,不少中国病人已经得到医治。有300个经已康复的病人,更向他致以衷心的谢意”。

1827年,马礼逊在东印度公司的郭雷枢医生的大力支持下,在澳门又开设了一所眼科医馆。由于求诊人数众多,连中国内地的眼病患者也前去求医,所以在1833年,马礼逊在广州再开设另一眼科医馆,以解决当地病人之需。因受马礼逊的影响,美国公理会海外传道会差派伯驾医生到中国,于1835年开设博济医院于广州,此为中国第一所西式医院。

福音收成

第一位中国基督徒——蔡高。是一个印刷工人,协助马礼逊工作,1814年中国第一个受洗归主的人,成为中国第一名基督徒,不久蔡高的两个兄弟相继归主。

第一位由马礼逊培养的华人牧师——梁发。1816年11.3在马六甲由米怜受洗。 1820年他的妻子受洗归主是更正教第一个女信徒。 1823年12月被安立为更正教第一个牧师。 传道40年,被囚受刑,1832年出版劝世良言。

1821年马礼逊教堂在澳门建立,中国最早的基督教教堂。

在华27年是中国基督教最艰难的开拓期,只有10个中国人受洗。离世1年后长子马儒汉与碑志文写信通报,第一间华人基督教会在广州建立,共有华人12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米怜夫妇离开中国前往马六甲后不久,马礼逊的妻子玛丽因体弱多病,携同子女回国休养。在既无天伦之乐,亦无朋友相随的生活中,马礼逊时感孤单苦闷。其后一连串的打击更使他备感忧伤。1819年3月20日,米怜的妻子因患热病和痢疾而去世,年仅35岁,遗下四个年幼的子女。米怜本人亦患有严重的肺结核,时常吐血,于1822年3月不得不暂时放下工作,前往新加坡旅行休息。同年5月31日,米怜回到马六甲准备继续工作,未料想两天后便离开了世界,年仅37岁。马礼逊的妻子玛丽,从英国返回澳门之后便染上霍乱,于1821年6月10日辞世。去世时年仅29岁的马丽腹中正怀着孩子。从马礼逊1822年10月5日的日记中,可见他内心的痛苦与坚韧: “九年前的昨日,我和妻子一起欢迎米怜夫妇来到澳门,但如今四人中的三人,皆不到四十岁便离世了,留下我孤苦伶仃的独自生活。然而,主的旨意总是好的,因为他们都是在福音的应许和盼望中去世的,而且都是死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忠心地把骸骨留在战场上,他们尽忠于救主的大业,直到最后一天。他们没有一个是临阵退缩的,甚至连最不幸的玛丽也是回到中国之后才死亡,这令我心感欣慰”。

1823年12月,也就是在中文圣经问世后不久,马礼逊回到英国述职,这是他在中国工作了16年之后,第一次回国述职和休息。期间,马礼逊续娶伊丽莎白为妻。1825年,携妻和两名前妻所生的子女重返中国,继续从事宣教、教育、写作和翻译等工作。因马礼逊的请求,很多教会为他祷告,延长这个唯一精通中文的宣教士的寿命。

1832年9月4日,马礼逊与裨治文联名致信给欧美和其它地区教会,报告二十五年来福音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信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二十五年前的今日,第一位基督教的宣教士独自来到人地生疏的中国,在只有几个朋友,却有很多敌人的情况下传福音。然而靠着上帝的恩典,他觅得一处安静的住所,一直工作到如今。起初,他以为学好中文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这困难终究被克服了。我已学懂中文,并且知道可以继续研习,务要精益求精。字典、文法书、单词汇编和其它译作,都已完成面世。……中国人再不会被遗弃了”。

马礼逊自青年时期即已立定心志,要忠心于主的宣教使命,至死不渝。他做到了,在中国事奉二十七载,他未负所托,未虚度寸阴,把自己的青春、才智与爱完全献给了中国人,为基督教在中国的宣教事业开创了良好的开端,奠下了坚实的基础。1834年8月1日,身患热病和其他复杂病症的马礼逊,在广州息了他在地上的劳苦,回返天家,在世享年52岁。全体派驻广州的欧美人士,都出席了葬礼,并亲自护送灵柩到码头,将马礼逊安葬在他的前妻玛丽的墓旁。

撰刻在马礼逊墓碑上的一段话,概括了马礼逊的一生: “马礼逊,道学博士,首位被派往中国的新教传教士。他在中国服务了二十七年,编纂和出版了《华英字典》,创办了在马六甲的华英书院,完成了中文版的圣经,并于生前亲见其完成的译稿出版,和大量派发给中国人。如今他在耶稣里安睡了。他是在1782年1月5日在英国诺森伯兰出生,1807年由伦敦传道会派往中国传教。他在澳门东印度公司任中文翻译员长达二十五年之久,1834年8月1日在广州逝世。从今以后,那在主里面死去的人有福了。这是圣灵说的,他们将在工作之后得到安息,而他们所作之工将由后人延续下去”。

《马礼逊生平简介》有2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